痱子

拼音:fèi zǐ

痱子怎么寫好看

痱子怎么寫好看

痱子的解釋

(1) [prickly heat]∶皮膚的一種紅色粟樣粒丘疹,伴有強烈的瘙癢和麻刺感,常見於濕熱氣候時,由汗腺導管阻塞或排泄障礙引起

(2) [miliaria]∶即痱瘡

詳細解釋

亦作“疿子”。一種夏令常見的皮膚病。由於皮膚不潔、出汗不暢引起。表現為密集的紅色或白色小疹。易發於額、頸、上胸、肘窩等多汗部位。有刺癢和灼熱感。 宋 周密 《志雅堂雜鈔·醫藥》:“暑天疿子,用王瓜摩之,即消。” 老舍 駱駝祥子》十一:“身上癢剌剌的像小孩兒在夏天炸了痱子似的。”

詞語分解

  • 痱的解釋 痱 è 〔痱子〕由於暑天出汗過多,引起汗腺發炎,皮膚表面生出來的小紅疹,很癢。 痱 é 古代稱偏癱症:風痱。 筆畫數:; 部首:疒; 筆順編號:
  • 子的解釋 子 ǐ 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後輩人,年輕人)。 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 動物的卵:魚子。蠶子。 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