惛惛

拼音:hūn hūn

惛惛的解釋

亦作“惽惽”。1.精神昏暗;神志不清。《莊子·至樂》:“人之生也,與憂俱生,壽者惛惛,久憂不死,何苦也!”一本作“惽惽”。《漢書·酷吏傳·王溫舒》:“為人少文,居它惛惛不辯,至於中尉則心開。” 顏師古 註:“言為餘官則心意蒙蔽,職事不舉。”《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原來 功父 身子眠在床上,惛惛不知人事,叫問不應,飲食不進,不死不活,已經七晝夜了。”

(2).指晦昧不明。《管子·四時》:“五漫漫,六惛惛,孰知之哉?”一本作“惽惽”。 尹知章 註:“惛惛,微暗貌……六,謂陰陽四時,其理微暗。”

(3).專一;專心致志《荀子·勸學:“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清 朱仕琇 《贈黃君序》:“ 黃君 昇玉 ,技於畫者也。其急於其技之工也,其用心也,恆惛惛焉,孑孑焉。”

亦作“惽惽”。沉悶。《楚辭·九辯》:“邅翼翼而無終兮,忳惛惛而愁約。” 王逸 註:“憂心悶瞀自約束也。”

詞語分解

  • 惛的解釋 惛 ū 古同“昏”,迷亂;糊塗:“心以利傾,智以勢惛。” 惛 è 古通“悶”,鬱悶:“上為天子而不驕,下為匹夫而不惛。”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 惛的解釋 惛 ū 古同“昏”,迷亂;糊塗:“心以利傾,智以勢惛。” 惛 è 古通“悶”,鬱悶:“上為天子而不驕,下為匹夫而不惛。”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