氈毼

拼音:zhān hé

氈毼的解釋

(1).用動物毛織成的布。

(2).指用此毛布所制之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阿耆尼國》:“文字取則 印度 ,微有增損。服飾氈毼,斷髮無巾。”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跋祿迦國》:“氣序風寒,人衣氈毼。”毼,一本作“ 褐 ”。

詞語分解

  • 氈的解釋 氈 (氊) ā 用獸毛或化學纖維製成的片狀物,可做防寒用品和工業上的墊襯材料:氈子。氈帽。氈靴。氈包(a.氈制的圓頂篷帳;b.氈制的包兒)。氈裘。 筆畫數:; 部首:毛; 筆順編號:
  • 毼的解釋 毼 é 毯一類的毛織品:“庚午減陝西織造絨毼之半。” 古同“鶡”。 筆畫數:; 部首:毛; 筆順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