鵫雉

拼音:zhuó zhì

鵫雉的解釋

鳥名。即白鷳。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二·雉》《禽經》:“雉,介鳥也。素質五采備曰翬雉,青質五采備曰鷂雉,朱黃曰鷩雉,白曰鵫雉(音罩),玄曰海雉。”今本《禽經》作“雗雉”。《鏡花緣》第八四回:“ 玉芝 道:‘我用禽名:青雀、金雞、灰雞、灰鶴、魚鷹、野鴨、鵫雉。’”參見“ 白鷴 ”。

詞語分解

  • 鵫的解釋 鵫 ó 白鷳。 筆畫數:; 部首:鳥; 筆順編號:
  • 雉的解釋 雉 ì 鳥,雄的羽毛很美,尾長;雌的淡黃褐色,尾較短。善走,不能久飛。肉可食,羽毛可做裝飾品。通稱“野雞”。 古代計算城牆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 城牆:雉堞。 筆畫數:; 部首:隹; 筆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