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原文

薊門天北畔,銅柱日南端。
出守聲彌遠,投荒法未寬。
側身聊倚望,攜手莫同歡。
白璧無瑕玷,青松有歲寒。
府中丞相閣,江上使君灘。
興盡回舟去,方知行路難。

詩詞問答

問:《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的作者是誰?答:孟浩然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孟浩然的名句有哪些?答:孟浩然名句大全

注釋

孟浩然詩集校注全唐詩:卷160_141

詩詞推薦

  • 贈華州鄭大夫

    王建唐代〕此官出入鳳池頭,通化門前第一州。少華山雲當驛起,小敷溪水入城流。空閒地內人初滿,詞訟牌前草漸稠。報狀
    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原文_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的賞析_古詩文
  • 紅窗聽(仙呂調)

    柳永宋代〕如削肌膚紅玉瑩。舉措有、許多端正。二年三歲同鴛寢。表溫柔心性。別後無非良夜永。如何向、名牽利役,歸期
    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原文_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的賞析_古詩文
  • 別墅

    沈說宋代〕野舍清溪曲,連茅接樹陰。呼童鄰錯應,貰酒婦同斟。落照收殘雨,寒煙出寸岑。江湖成夢事,投老屬山林。
  • 元夕

    葉茵宋代〕一簇蓮燈亦可觀,隔牆簫鼓二更殘。平生未識繁華事,旋借宣和國史看。
    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原文_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的賞析_古詩文
  • 仲冬冬至後

    張嵲宋代〕仲冬冬至後,春從九地回。去年逢春在此寺,今年復向此寺逢。春來春去無復見花草,但有東風颳地如驚雷。人生
  • 送新酒糟蟹與賈之奇五首

    曹勛宋代〕企詠公才綠漲醅,我方破器不成罍。詞源端並流三峽,薪火何能救一杯。
  • 桂枝香(楊山甫席上賦)

    陳允平宋代〕殘蟬乍歇。又亂葉打窗,蛩韻淒切。寂寞天香院宇,露涼時節。乘鸞扇底婆娑影,幻清虛、廣寒宮闕。小山秋重,
  • 頌古十七首

    釋宗演宋代〕大藏教文為切腳,缽囉娘義最深幽。孔門弟子無人識,碧眼胡僧暗點頭。
  • 散句

    佚名唐代〕亡國空流水,孤祠掩落花。山魅隔窗舞,鵩鳥入簾飛。萬里 * 月,一身西北風。磴危攀薜荔,石滑疏莓苔。日落
  • 【雙調】折桂今

    張可久元代〕小金山拂闌乾仙袂飄飄,堂占波心,纜解松腰。露滿螺杯,風香翠袖,月冷鸞簫。比江上金山小小,望天邊銀海迢
  • 江州

    蔡肇宋代〕潯陽江上陶彭澤,五株楊柳青山宅。元和之中白司馬,送客江頭明月下。當時盡作廬山客,林下題詩石上眠。
    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原文_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的賞析_古詩文
  • 木蘭花(即春曉曲)

    溫庭筠唐代〕家臨長信往來道,乳燕雙雙拂菸草。油壁車輕金犢肥,流蘇帳曉春雞早。籠中嬌鳥暖猶睡,簾外落花閒不掃。衰桃
    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原文_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強甫赴惠安六言十首

    劉克莊宋代〕古雲若保赤子,亦曰如烹小鮮。雉馴萬物遂性,犬吠一村廢眠。
    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原文_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的賞析_古詩文
  • 金雞叫 化李仲達

    馬鈺元代〕撞著鯨鯢須索釣。拋香餌、時時引調。洋洋不顧迷波淼。休要相趨,與你如膠鰾。擲下金釣常攪擾。如回首、牽歸
  • 望九疑

    朱慶餘唐代〕浮生猶役役,未得便尋真。白日如無路,青山豈有人。煙收遙岫小,雨過晚川新。倚杖何凝望,中宵夢往頻。
    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原文_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

    元好問金代〕壽菊才開□□□。秋光著意主人家。清香未許人間識,先占重陽□□□。兒綬綠,母金花。斑衣庭下樂無涯。要知
  • 小重山

    曹組宋代〕簾卷東風日射窗。小山庭院靜,接迴廊。疏疏晴雨弄斜陽。憑欄久,牆外杏花香。時節好尋芳。多情懷酒伴,憶歡
    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原文_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的賞析_古詩文
  • 古風其十三

    李白唐代〕君平既棄世。世亦棄君平。觀變窮太易。探元化群生。寂寞綴道論。空簾閉幽情。騶虞不虛來。鸑鷟有時鳴。安知
  • 正月五日出郊至金石台

    陸游宋代〕漸老惜時節,斯游那可忘。雪晴天淺碧,春動柳輕黃。笑語寬衰疾,登臨到夕陽。未須催野渡,聊欲據胡床。
    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原文_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的賞析_古詩文
  • 古詞

    李群玉唐代〕一合相思淚,臨江灑素秋。碧波如會意,卻與向西流。
    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原文_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的賞析_古詩文
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原文_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