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原文

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
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
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
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
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
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
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裂素寫遠意,因之汶陽川。

詩詞問答

問: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的作者是誰?答:李白
問: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李白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白名句大全

李白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書法欣賞

李白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書法作品欣賞
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吳地的桑葉已經碧綠,吳地的蠶兒已經三眠。我的家室遠寄東魯,我家的田地誰人勞作?我欲春日耕種已經趕不上了,能否乘船江行而返也心感茫然。南方來風吹著我的思鄉之心,飛墮在家鄉的酒樓門前。樓的東邊有一株桃樹,枝條高聳被青煙籠罩。這株桃樹是我臨行時所栽,一別至今已是三年。桃樹如今與酒樓一樣高了,我出行在外仍未回返。我的嬌女名叫平陽,手摺花朵倚在桃樹邊盼我回家。折下桃花不見父親的面,眼淚嘩嘩如同泉水流淌。我的小兒名叫伯禽,已經與姐姐一樣高了。他倆並肩雙行在桃樹之下,誰能撫背憐愛他倆?想到這裡心中不定七上八下,肝腸憂煎日甚一日。撕片素帛寫下遠別的心懷,藉此我仿佛也回到了漢陽之川。

注釋
東魯:即今山東一帶,春秋時此地屬魯國。
吳地:即今江蘇一帶,春秋時此地屬吳國。
三眠:蠶蛻皮時,不食不動,其狀如眠;蠶歷經三眠,方能吐絲結繭。
龜陰田:《左傳·哀公十年》:齊國歸還魯國龜陰田。杜預註:“泰山博縣北有龜山,陰田在其北也。”這裡藉此指李白在山東的田地。
春事:春日耕種之事。
酒樓:據《太平廣記》所載,李白在山東寓所曾修建酒樓。
拂青煙:拂動的青煙,形容枝繁葉茂狀。
向三年:快到三年了。向:近。
旋:還,歸。
“嬌女字平陽”:此句下一作“嬌女字平陽,有弟與齊肩。雙行桃樹下,折花倚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撫背:撫摩肩背;長輩對晚輩的撫愛舉動。
之失次第:失去了常態,指心緒不定,七上八下。次第,常態,次序。
裂素:指準備書寫工具之意。素,絹素,古代作書畫的白絹。
之:到。汶陽川:指汶水,因汶陽靠近汶水故稱。

詩文賞析


  天寶三載(744),李白因在朝中受權貴排擠,懷著抑鬱不平之氣離開長安,開始了生平第二次漫遊時期,歷時十一年。這一時期,他以梁園(今河南開封)、東魯為中心,廣泛地遊覽了大江南北的許多地方。這首詩,就是他在遊覽金陵(今南京)期間寫的,可能是作於天寶七載。
  這是一首情深意切的寄懷詩,詩人以生動真切的筆觸,抒發了思念兒女的骨肉深情。詩以景發端,在我們面前展示了“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的江南春色,把自己所在的“吳地”(這裡指南京)桑葉一片碧綠,春蠶快要結繭的情景,描繪得清新如畫。接著,即景生情,想到東魯家中春天的農事,感到自己浪跡江湖,茫無定止,那龜山北面的田園由誰來耕種呢?思念及此,不禁心憂如煎,焦慮萬分。詩人對離別了將近三年的遠在山東的家庭,田地,酒樓,桃樹,兒女,等等一切,無不一往情深,尤其是對自己的兒女更傾注了最深摯的感情。“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他想像到了自己一雙小兒女在桃樹下玩耍的情景,他們失去了母親(李白的第一個妻子許氏此時已經去世),現在有誰來撫摩其背,愛憐他們呢?想到這裡,又不由得心煩意亂,肝腸憂煎。怎么辦呢?那就取出一塊潔白的絹素,寫上自己無盡的懷念,寄給遠在汶陽川(今山東泰安西南一帶)的家人吧!詩篇洋溢著一個慈父對兒女所特有的撫愛、思念之情。
  這首詩一個最引人注目的藝術特色,就是充滿了奇警華贍的想像。
  “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詩人的心一下子飛到了千里之外的虛幻境界,想像出一連串生動的景象,猶如運用電影鏡頭,在我們眼前依次展現出一組優美、生動的畫面:山東任城的酒樓;酒樓東邊一棵枝葉蔥蘢的桃樹;女兒平陽在桃樹下折花;折花時忽然想念起父親,淚如泉湧;小兒子伯禽,和姐姐平陽一起在桃樹下玩耍。
  詩人把所要表現的事物的形象和神態都想像得細緻入微,栩栩如生。“折花倚桃邊”,小女嬌嬈嫻雅的神態維妙維肖;“淚下如流泉”,女兒思父傷感的情狀活現眼前;“與姊亦齊肩”,竟連小兒子的身長也未忽略;“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一片思念之情,自然流瀉。其中最妙的是“折花不見我”一句,詩人不僅想像到兒女的體態、容貌、動作、神情,甚至連女兒的心理活動都一一想到,一一摹寫,可見想像之細密,思念之深切。
  緊接下來,詩人又從幻境回到了現實。於是,在藝術畫面上我們又重新看到詩人自己的形象,看到他“肝腸日憂煎”的模樣和“裂素寫遠意”的動作。誠摯而急切的懷鄉土之心、思兒女之情躍然紙上,淒楚動人。
  毋庸置疑,詩人情景並茂的奇麗想像,是這首詩神韻飛動、感人至深的重要原因。過去有人說:“想像必須是熱的”(艾迪生《旁觀者》),意思大概是說,藝術想像必須含有熾熱的感情。我們重溫這一連串生動逼真、情韻盎然的想像,就不難體會到其中充溢著怎樣熾熱的感情了。如果說,“真正的創造就是藝術想像的活動”(黑格爾語),那么,李白這首充滿奇妙想像的作品,是無愧於真正的藝術創造的。
(賈文昭)

詩詞推薦

  • 好事近

    晁補之宋代〕歸路苦無多,正值早秋時節。應是畫簾靈鵲,把歸期先說。就中風送馬蹄輕,人意漸歡悅。此夜醉眠無夢,任西樓
    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原文_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的賞析_古詩文
  • 錫杖歌,送明楚上人歸佛川(一作權德輿詩)

    皇甫曾唐代〕上人遠自西天至,頭陀行遍南朝寺。口翻貝葉古字經,手持金策聲泠泠。護法護身惟振錫,石瀨雲溪深寂寂。乍來
  • 游玲瓏山因訪朱氏草堂

    沈與求宋代〕平生丘壑心,餘事不掛目。藜杖南山來,要使富幽矚。異哉小玲瓏,蟠峙蒼弁腹。修藤結懸崖,飛溜響空曲。伏石
  • 曉晴(一作晚晴)

    李白唐代〕野涼疏雨歇,春色遍萋萋。魚躍青池滿,鶯吟綠樹低。野花妝面濕,山草紐斜齊。零落殘雲片,風吹掛竹谿。
  • 越中

    杜牧唐代〕石城花暖鷓鴣飛,征客春帆秋不歸。猶自保郎心似石,綾梭夜夜織寒衣。
    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原文_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的賞析_古詩文
  • 憶梅

    曹勛宋代〕江雲暗江路,曾向玉川家。冷入參差玉,香隨的皪花。照溪回夜色,冒雪冠春華。猶記西窗伴,寒枝片月斜。
  • 三次韻答江西美

    周必大宋代〕菲飲簞壺食與漿,淡交非復世炎涼。佳名誰合戎州綠,妙語端由太史黃。無怨不須移孔議,有情未可老徐娘。荷香
  • 上張察使老山

    何夢桂宋代〕玉節星軺浙水邊,好將疾苦問愚黔。十羊九牧鞭俱斃,一鼠群鴞肉未饜。地處覆盆遮日月,天教持斧拯閭閻。吳山
  • 歲暮懷崔峒耿湋

    司空曙唐代〕臘月江天見春色,白花青柳疑寒食。洛陽舊社各東西,楚國遊人不相識。
  • 阮郎歸

    王同祖宋代〕一簾疏雨細於塵。春寒愁 * 。桐花庭院近清明。新煙浮舊城。尋蝶夢,怯鶯聲。柳絲如妾情。丙丁帖子畫教成。
    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原文_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天目吳君實館越

    方回宋代〕試問推潮鬼定知,幾吳幾越幾西施。八千又見陰陵散,十九終存曲水之。我輩不當爭外物,如君可用要人詩。勉哉
    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原文_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的賞析_古詩文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一

    汪元量宋代〕可憐河畔草青青,錦纜牽江且緩行。愛此淮南山水好,問天乞得片時晴。
    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原文_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日詠梅花二首

    王初唐代〕靚妝才罷粉痕新,遞曉風回散玉塵。若遣有情應悵望,已兼殘雪又兼春。青帝來時值遠芳,殘花殘雪尚交光。隔年
    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原文_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的賞析_古詩文
  • 長思仙

    侯善淵元代〕虎龍調。坎離交。神水涓涓注玉瓢。雲濤雪浪漂。寶池澆。溉靈苗。初綻瓊梅翠嫩搖。芳菲物外飄。
    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原文_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的賞析_古詩文
  • 哭趙吏部

    胡仲弓宋代〕篇詩曾送恥齋行,豈料存亡隔此生。早控危衷敷鯁論,晚留遺愛在羊城。惜無金輅封同性,空有玉棺歸九京。篋笥
  • 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丘處機宋代〕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
    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原文_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的賞析_古詩文
  • 考古

    陸游宋代〕考古無長晝,憂時少熟眠。偷生迫鐘漏,戰死媿兜鞬。莫報乾坤施,空驚歲月遷。藜羹安用糝,吾事本蕭然。
  • 送杜挺之郎中知虔州

    梅堯臣宋代〕大庾嶺邊無臘雪,惟有梅花與明月。月光如水來向人,太守得閒杯耳熱。吹香入酒望梁宋,正是苦寒綿可折。亦當
  • 和尹從事懋泛洞庭

    張說唐代〕平湖一望上連天,林景千尋下洞泉。忽驚水上光華滿,疑是乘舟到日邊。
  • 寄從叔

    杜荀鶴唐代〕三族不當路,長年猶布衣。苦吟天與性,直道世將非。雁夜愁痴坐,漁鄉老憶歸。為儒皆可立,自是拙時機。
    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原文_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的賞析_古詩文
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原文_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