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

作者:張說 朝代:唐代

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原文

寒山上半空,臨眺盡寰中。
是日巡遊處,晴光遠近同。
川明分渭水,樹暗辨新豐。
岩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風。

詩詞問答

問: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的作者是誰?答:張說
問: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張說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書法欣賞

張說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書法作品欣賞
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書法作品

注釋

全唐詩:卷87_1

詩詞推薦

  • 惜芳時 友索說陰陽

    王哲元代〕未分混沌何方有。直待定、天高地厚。乾坤一判三光秀。在身中、沖和奔走。水中火起頻頻*。又 * 、青龍 *
  • 翟使君輓歌

    王禹偁宋代〕未滿三年政,何妨五月期。理言歸葬速,遺愛出山遲。檣翣穿雲過,銘旌著雨垂。洛陽多故吏,號泣住靈輀。
  • 郡齋暇日憶廬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韻多敘…出處之意

    白居易唐代〕諫諍知無補,遷移分所當。不堪匡聖主,只合事空王。龍象投新社,鵷鸞失故行。沉吟辭北闕,誘引向西方。便住
  • 寧宗郊祀二十九首

    學士院宋代〕帝鄉於郊,一精二純。紫觚陟降,嘉玉妥陳。神方留娭,瑞貺紛綸。申錫無疆,螽斯振振。
  • 哭崔兒

    白居易唐代〕掌珠一顆兒三歲,鬢雪千莖父六旬。豈料汝先為異物,常憂吾不見成人。悲腸自斷非因劍,啼眼加昏不是塵。懷抱
    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原文_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的賞析_古詩文
  • 冬至

    馬廷鸞宋代〕山寒律琯又飛灰,萬壑松風冬起雷。風景不殊雲黯淡,雪霜初霽日徘徊。無人獻襪拋塵屨,有客傳觴醱凍醅。天地
  • 李翬知縣作亭西湖上,余用東坡語名之曰飲綠

    范成大宋代〕芷葺蓮巢喚客游,蘆鞭席帽為君留。未論吹水堪添酒,且要移床學枕流。乍霽卻陰梅釀雨,暫暄還冷麥催秋。石湖
  • 寄題王才臣南山隱居六首竹亭

    魏了翁宋代〕西山抱孤潔,淇水凝寒綠。古來長安道,多少閒草木。
  • 秋思

    陸游宋代〕門巷蕭條秋色深,黃花始欲慰孤斟。久貧自笑不妨樂,過足固知非所欽。琴調已忘還漸省,詩聯未穩更長吟。吾兒
    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原文_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的賞析_古詩文
  • 記夢

    蘇轍宋代〕長魚三尺困橫盆,送入清流喜欲奔。報我金匙僅盈寸,擲還聊喜不貪存。
    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原文_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的賞析_古詩文
  • 驪山道中

    唐彥謙唐代〕月殿真妃下彩煙,漁陽追虜及湯泉。君王指點新豐樹,幾不親留七寶鞭。
    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原文_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的賞析_古詩文
  • 留別叔通元弼坦夫

    蘇軾宋代〕田三昔同寮,向我每傾倒。當年或齟齬,反覆看愈好。寇三我部民,孝悌化鄰保。有如袁伯業,苦學到衰老。石生
  • 舒岳祥宋代〕誰傳易水廷珪制,繅藉珍藏二百年。進御近聞翁與葉,琴形帶{左革右夸}逐時妍。
  • 幽居

    王銍宋代〕幽居寂無事,晨起伴僧禪。曉澹岩前月,秋明水底天。望鄉書斷雁,問路客回船。阻絕平生友,清游有夢傳。
  • 漢宮春

    趙時奚宋代〕霜皎千林,正石橋人靜,春滿橫塘。寒花自開自落,曉色昏黃。明沙暗草,對東風、深鎖閒堂。金漏短,江南路遠
    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原文_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的賞析_古詩文
  • 九日次定國韻

    蘇軾宋代〕朝菌無晦朔,蟪蛄疑春秋。南柯已一世,我眠未轉頭。仙人視吾曹,何異蜂蟻稠。不知蠻觸氏,自有兩國憂。我觀
  • 始晴至城東別墅二首

    方回宋代〕逾月黃梅雨,河流屢溢涯。蟻宮危智伯,螢燭困欒巴。忽喜迎初日,猶嫌見早霞。淡晴城外路,緩馬過荷花。
    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原文_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的賞析_古詩文
  • 人月圓

    楊無咎宋代〕風和日蒲余煙嫩,測測透鮫綃。相逢且喜,人圓玳席,月滿丹霄。爛游勝賞,高低燈火,鼎沸笙簫。一年三百六十
    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原文_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的賞析_古詩文
  • 重次臞軒韻二首

    劉克莊宋代〕憶昔抽毫白玉堂,奏篇字字谷年荒。內人久已呼才子,明主今方記寢郎。駑豆未應堪秣驥,鶉籠誰道可容皇。何當
    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原文_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的賞析_古詩文
  • 醉吟軒

    鄧肅宋代〕淵明句法古無有,頭上幅巾供漉酒。李白豪篇驚倒人,舉目望天不計斗。二子風流不可追,公作幽軒為喚回。長鯨
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原文_奉和聖制登驪山矚眺應制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