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

作者:蘇軾 朝代:宋代

原文

春風嶺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斷魂。
(予昔赴黃州,春風嶺上見梅花,有兩絕句。
明年正月往岐亭,道中賦詩云: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
)豈知流落復相見,蠻風蜒雨愁黃昏。
長條半落荔支浦,臥樹獨秀桄榔園。
豈惟幽光留夜色,直恐泠艷排冬溫。
松風亭下荊棘里,兩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雲嬌墮砌,月下縞衣來扣門。
酒醒夢覺起繞樹,妙意有在終無言。
先生獨飲勿嘆息,幸有落月窺清樽。

詩詞問答

問:《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的作者是誰?答:蘇軾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蘇軾的名句有哪些?答:蘇軾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往年我到過春風嶺上淮南村,凋殘的梅花令人傷心斷魂。
豈料我流落天涯,在這愁人的黃昏里,在這蠻荒的淒風苦雨中,在這松風亭下又重睹它的芳容。
荔枝浦里果樹枝條上果葉已半落;那繁茂的桄榔園中,依然樹色秀麗,枝斜木臥。
她的綠葉閃爍著點點幽光,難道是想挽留這夜 * 人的微明?只恐她花容冷艷,會懾退這南國冬天的溫馨。
在這松風亭下,在荒雜的荊棘叢里,兩株寒梅俏然開放,花蕊潔白如玉似冰。朝輝映耀它的艷容,顯得分外明麗晶瑩。
莫不是海南嬌娜神女駕著仙雲,深夜降臨在寂靜階庭?聽,正是這位白衣仙子,正在月下輕輕敲門。
我酣夢已覺酒也醒,起身徘徊梅樹邊;花姿在目,妙意存心,然而唯有長嘆,終無一言。
花兒說,先生還自飲美酒,不要再為我連連嘆息;幸好在你的酒杯里還有探看你的天邊落月。

注釋
松風亭:在惠州嘉祐寺附近,這時作者已從合江樓遷居嘉祐寺。
春風嶺:在湖北麻城縣東,嶺上方多種梅花。
蠻風:吹上蠻地的海風。蠻,舊時惠州少數民族盼鄙稱。
蜑(dàn)雨:泛指南方海上的暴雨。蜑,惠州有蜑戶,以船為家,捕魚為生。這裡的蠻蜑指惠州少數民族地區。
荔支:即荔枝。
玉蕊:指“梅花”。
朝暾(tūn):朝陽。
仙云:同縞(gǎo)衣皆比喻梅花。墮:凋落。
砌(qì):台階。
樽:酒杯。

詩文賞析

這是蘇軾於公元1094年(紹聖元年)六十歲時在惠州貶所寫的詩。這年六月,蘇軾在南遷途中再次接到謫令,責授建昌軍司馬,惠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八月,再貶寧遠軍節度副使,仍惠州安置。十月三日,終於到達惠州貶所。最初寓居合江樓,十八日遷居嘉祐寺(見《後集》卷五《遷居》詩序)。松風亭在嘉祐寺側近,蘇軾《松風亭記》說:“仰望亭宇,尚在木末。”又《題嘉祐寺》說:“始寓嘉祐寺松風亭,杖履所及,雞犬皆相識。”是亭與寺都在半山坡上。這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詩人興會濃厚,寫了這首詩。

標籤:詠物寫花梅花

詩詞推薦

  • 詠舞詩

    王暕〔南北朝〕從風回綺袖,映日轉花鈿。同情依促柱,共影赴危弦。
  • 【雙調】殿前歡·對菊自嘆

    張養浩元代〕對菊自嘆可憐秋,一簾疏雨暗西樓。黃花零落重陽後,減盡風流。對黃花人自羞,花依舊,人比黃花瘦。問花不語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原文_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六醜·薔薇謝後作

    周邦彥宋代〕正單衣試酒,恨客里、光陰虛擲。願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釵鈿
  • 慶清朝·禁幄低張

    李清照宋代〕禁幄低張,彤闌巧護,就中獨占殘春。容華淡佇,綽約俱見天真。待得群花過後,一番風露曉妝新。妖嬈艷態,妒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原文_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一剪梅/一翦梅

    周邦彥宋代〕一剪梅花萬樣嬌。斜插梅枝,略點眉梢。輕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誤招。夜漸寒深酒漸消。袖裡時聞玉釧敲。
  • 楊柳八首(一作楊柳枝)

    溫庭筠唐代〕宜春苑外最長條,閒裊春風伴舞腰。正是玉人腸斷處,一渠春水赤闌橋。南內牆東御路旁,預知春色柳絲黃。杏花
  • 吁嗟篇

    曹植魏晉〕吁嗟此轉蓬,居世何獨然。長去本根逝,夙夜無休閒。東西經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迴風起,吹我入雲間。自謂
  • 西江月(詠梅)

    蘇軾宋代〕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渡波清徹映妍華。倒綠枝寒鳳掛。掛鳳寒枝綠倒,華妍映徹清波。渡斜煙淡月籠沙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原文_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九字梅花詠

    明本元代〕昨夜西風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滾入沙灘坳。野橋古梅獨臥寒屋角,疏影橫斜暗上書窗敲。半枯半活幾個擫蓓蕾,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原文_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雙調】水仙子_依山傍水蓋茅齋

    楊朝英元代〕依山傍水蓋茅齋,旋買奇花賃地栽。深耕淺種無災害,學劉伶死便埋,促光陰曉角時牌。新酒在槽頭醉,活魚向湖
  • 水龍吟 落葉

    王沂孫宋代〕曉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國淒涼早。蕭蕭漸積,紛紛猶墜,門荒徑悄。渭水風生,洞庭波起,幾番秋杪。想重崖半沒
  • 詠檐前竹

    沈約南北朝〕萌開籜已垂,結葉始成枝。繁蔭上蓊茸,促節下離離。風動露滴瀝,月照影參差。得生君戶牖,不願夾華池。
  • 蘇幕遮·草

    梅堯臣宋代〕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原文_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點絳唇·詠梅月

    陳亮宋代〕一夜相思,水邊清淺橫枝瘦。小窗如晝。情共香俱透。清入夢魂,千里人長久。君知否。雨孱雲愁。格調還依舊。
  • 念奴嬌·插天翠柳

    朱敦儒宋代〕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輪明月。照我藤床涼似水,飛入瑤台瓊闕。霧冷笙簫,風輕環佩,玉鎖無人掣。閒雲收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原文_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詠雪

    吳均南北朝〕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零淚無人道,相思空何益。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原文_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唐代〕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
  • 早梅

    張謂唐代〕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原文_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吳山圖記

    歸有光明代〕吳、長洲二縣,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諸山,皆在吳縣。其最高者,穹窿、陽山、鄧尉、西脊、銅井。而靈
  • 訴衷情(海棠)

    晏殊宋代〕海棠珠綴一重重。清曉近簾櫳。胭脂誰與勻淡,偏向臉邊濃。看葉嫩,惜花紅。意無窮。如花似葉,歲歲年年,共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原文_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