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舞詩

作者:王暕 朝代:南北朝

詠舞詩原文

從風回綺袖,映日轉花鈿。
同情依促柱,共影赴危弦。

詩詞問答

問:詠舞詩的作者是誰?答:王暕
問:詠舞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南北朝

詩文賞析

南朝文士,多有戲美姬、詠歌舞之作,此類詩作,大抵都以穠麗的詞藻,描寫女子的顏色、服飾、歌姿、舞態,往往流於浮艷輕靡。梁代詩人王暕,雖未能免俗,也有《詠舞》之作,但在藝術表現上,這首小詩卻別出機杼,不落窠臼。

擯棄人物的外形摹寫,著重從動態中傳其神,達其情,是此詩構思上的創新之處。詩的一二兩句,以極簡煉的筆墨,運實入虛,烘托出舞者的精湛舞技。古諺云:長袖善舞。作者只從綺袖入手,著一“回”字,則雙臂的舒展自如,軀體的迴旋若飛,已宛然可見。高堂華屋之中本無風,是輕捷蹁躚的舞步,是急速飄舞的裙裾,使平地竟自生風。“從風回綺袖”,讀者似乎聽到那忽忽的風聲,看到那長袖交橫、綺羅煥彩的婀娜舞姿。花鈿(tián田),是用金玉珠翠製成花朵形的頭飾。花鈿之轉,在於雲鬟之轉,雲鬟之轉又在於頭部和全身之轉。“映日轉花鈿”,燦爛的陽光透過玉戶綺窗,映照著忽左忽右、忽高忽低的花鈿,珠璣生輝,光彩奪目。只須稍加想像,即生眼花繚亂之感。二句無一字正面描寫如何舉手投足,只從袖、鈿等處著墨,而舞者之神氣已畢現。另外,十個字中連用四個動詞,亦造就了強烈的急速的律動感,使畫面真有“歌舞場”之生氣。

如果說前二句著重從動態中傳神,那么,後兩句便是通過舞蹈與音樂的協調相應來達情。柱,是瑟箏等弦樂器上賴以支弦的木製碼子。柱近則弦緊,故稱促柱。危,本為高峻貌,此處用以形容音節急促,故危弦意同急弦。“同情依促柱,共影赴危弦。”前一句謂舞女之情與樂曲所表達的情感相應相通,用現代術語說,即是舞蹈語彙與音樂語彙和諧一致,揉為一體。後一句謂舞女的舞姿充滿了樂曲中的激越感,連她地上的影子似乎也受了感染,有了活躍的生命,隨著她一起昂揚激奮。“依”,見出女子隨著樂曲的情感起伏、節奏變化而改變舞姿,調整動作,一字中包蘊了變化無窮的萬千舞態。“赴”,則舞者輕盈優美、飄飄欲仙的美好身影,使讀者可觸可見。這二字凝鍊精警,皆從虛處傳神。至此,一個丰姿綽約、舞技高超而又感情豐富、善解音律的舞女形象,遂栩栩如生地出現在讀者眼前了。

此詩在表現手法上遺貌取神,無所藻飾,一洗脂粉香和珠寶氣,表現出了可貴的創造精神。與那些靡靡之聲相比,詩此可算得上清音雅曲了。

標籤:詠物

詩詞推薦

  • 詠牡丹

    陳與義宋代〕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詠舞詩原文_詠舞詩的賞析_古詩文
  • 墨梅

    王冕元代〕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版本一)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
    詠舞詩原文_詠舞詩的賞析_古詩文
  • 白蓮

    陸龜蒙唐代〕素蘤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 金陵五題·石頭城

    劉禹錫唐代〕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詠舞詩原文_詠舞詩的賞析_古詩文
  • 趙昌寒菊

    蘇軾宋代〕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詠舞詩原文_詠舞詩的賞析_古詩文
  • 念奴嬌·鬧紅一舸

    姜夔宋代〕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翠葉吹涼,玉容銷酒,更灑菰蒲雨。嫣然搖
  • 寒松賦

    李紳唐代〕  松之生也,於岩之側。流俗不顧,匠人未識。無地勢以炫容,有天機而作色。徒觀其貞枝肅矗,直乾芊眠,倚
  • 牡丹芳

    白居易唐代〕牡丹芳,牡丹芳,黃金蕊綻紅玉房。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照地初開錦繡段,當風不結蘭麝囊。仙人
  • 望江南·江南蝶

    歐陽修宋代〕江南蝶,斜日一雙雙。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韓壽愛偷香。天賦與輕狂。微雨後,薄翅膩煙光。才伴遊蜂來小院,
    詠舞詩原文_詠舞詩的賞析_古詩文
  • 詠雁

    李遠唐代〕早晚辭沙漠,南來處處飛。關山多雨雪,風水損毛衣。碧海魂應斷,紅樓信自稀。不知矰繳外,留得幾行歸。
    詠舞詩原文_詠舞詩的賞析_古詩文
  • 梅花

    宸濠翠妃〔明代〕銹針刺破紙糊窗,引透寒梅一線香。螻蟻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東牆。
  • 溪上遇雨二首

    崔道融唐代〕回塘雨腳如繅絲,野禽不起沈魚飛。耕蓑釣笠取未暇,秋田有望從淋漓。坐看黑雲銜猛雨,噴灑前山此獨晴。忽驚
  • 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三首

    杜甫唐代〕簡易高人意,匡床竹火爐。寒天留遠客,碧海掛新圖。雖對連山好,貪看絕島孤。群仙不愁思,冉冉下蓬壺。方丈
    詠舞詩原文_詠舞詩的賞析_古詩文
  • 春夜喜雨

    杜甫唐代〕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詠舞詩原文_詠舞詩的賞析_古詩文
  • 杏花

    王安石宋代〕石樑度空曠,茅屋臨清炯。俯窺嬌饒杏,未覺身勝影。嫣如景陽妃,含笑墮宮井。怊悵有微波,殘妝壞難整。
  • 六醜·楊花

    彭元遜宋代〕似東風老大,那復有、當時風氣。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蕩何世。但憶臨官道,暫來不住,便出門千里。痴心
  • 曉過鴛湖

    查慎行清代〕曉風催我掛帆行,綠漲春蕪岸欲平。長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過秀州城。
    詠舞詩原文_詠舞詩的賞析_古詩文
  • 定風波·兩兩輕紅半暈腮

    蘇軾宋代〕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雙拒霜,獨向君猷而開,坐客喜笑,以為非使君莫可當此花,故作是篇。兩兩輕
    詠舞詩原文_詠舞詩的賞析_古詩文
  • 霜天曉角·桂花

    謝懋宋代〕綠雲剪葉,低護黃金屑。占斷花中聲譽,香與韻、兩清潔。勝絕,君聽說。是他來處別。試看仙衣猶帶,金庭露、
  • 菩薩蠻·春風試手先梅蕊

    趙令畤宋代〕春風試手先梅蕊,頩姿冷艷明沙水。不客群芳知,端須月與期。清香閒自遠,先向釵頭見。雪後燕瑤池,人間第一
詠舞詩原文_詠舞詩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