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作者:劉長卿 朝代:唐代

原文

流落征南將,曾驅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詩詞問答

問:《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的作者是誰?答:劉長卿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劉長卿的名句有哪些?答:劉長卿名句大全

書法欣賞

劉長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書法作品欣賞
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這位漂泊流離的征南老將,當年曾經指揮過十萬雄師。
後來他罷職回鄉沒有產業,到老年他還留戀賢明之時。
少壯時獨立功勳三邊平靜,為國輕生只有隨身佩劍知。
在茫茫的漢江上飄來盪去,日到黃昏你還想要去哪裡?

注釋
李中丞:生平不詳。中丞:官職名,御史中丞的簡稱,唐時為宰相以下的要職。
流落:漂泊失所。征南將:指李中丞。
師:軍隊。
舊業:在家鄉的產業。
明時:對當時朝代的美稱。
三邊:指漢代幽、並、涼三州,其地皆在邊疆。此處泛指邊疆。
輕生:不畏死亡。
江漢:指漢陽,漢水注入長江之處。
日暮:天晚,語意雙關,暗指朝廷不公。何之:何往,何處去。

詩文賞析

久歷沙場征戰,年老罷歸,不免有蒼涼之感。“老去戀明時”既是對當朝的溢美,也是對“曾驅十萬師”的依戀;而“日暮欲何之”,則又是對當局婉轉的諷刺。

此詩抒發作者對主人公被斥退罷歸的惋惜不滿與感慨之情。起句以浩嘆發出,“征南將”點明歸者以前身份,就是這位南征北戰的將軍,如今卻被朝廷罷斥遣歸,投老江頭,蕭條南歸,恓惶而去。“流落”二字融注情感,突發領起,總冒全首,含裹通體,撞心觸眼,是為一篇主意所在,一起手即與別者連綴紐結,開出下文若大天地。此句從眼前事寫起,次句敘其人先前軍職顯要,重兵在握。“驅”意為統率,下得有力。“十萬師”而能驅遣自如,表現其叱吒風雲的才幹,足見其人的不凡。不過這些都成為過去,一個“曾”字,深深地盪入雄壯的歲月,飽含唏噓惋嘆。首聯今昔對比,敘其身世處境,感慨難以名狀。

頷聯寫友人困頓坎坷,仍眷戀朝廷。“罷歸”“老去”指出將軍“流落”之因,“歸無舊業”說明題目的“襄州”,僅家徒四壁而已。也暗示其人一心戎馬,為國征戰不解營生。在“古木蒼蒼離亂後,幾家同住一孤城”(《新息道中作》)的時代,老去投歸,景況可想。兩句上二下三,前後轉折,意義上中間含個“而”字在,頓挫而沉鬱,有杜詩風神。所謂“明時”,實則為作者對時局的微詞。戎馬一生、屢樹戰功的將軍,卻被罷斥,足見朝廷之“不明”。兩句為對文,作互文看更有慨觸。次句語由直尋,羌無故實,但“老去”猶“戀”,則使人不能不想起廉頗老矣還希重用的史實,而同情這位被迫退職的軍人。

頸聯兩句又盪回過去,承“曾驅”來,追憶將軍昔日獨鎮“三邊”(泛指邊防),敵寇生畏,關塞晏然,有功於國。次句為“一劍知輕生”的倒句。“一劍知”,意謂奔勇沙場,忠心可鑑,此外,出生入死,效命疆場,也只有隨身夥伴——佩劍知道。有感於時局不明,焉得逢人而語,這是感慨系之的話。兩句字斟句酌,句凝字穩。謂語“靜”“知”殿在句後,以示其人的功業與赤心。獨靜三邊,為國輕生,以示“罷歸”,尚非其時。

以上六句都可視為揮手別後所思,尾聯“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結到眼前,以實景束住,念及其故居舊業無存,因此有“欲何之”的憂問。既罷歸而無所可去,傷其恓惶流落,老而不遇。這末尾回首一問,既關合“罷歸”句,又與起手“流落”語意連成一片。日暮蒼蒼,漢水茫茫,老將白髮,歸去何方。沉沉暮色吞去了一片孤帆,茫茫漢江也似乎吞沒了詩人關照的疑問,“欲何之”的關注之情,也使人思緒波盪,觸動讀者深切的尋思和懸念。

標籤:送別同情離別

詩詞推薦

  • 送魏十六還蘇州

    皇甫冉唐代〕秋夜深深北送君,陰蟲切切不堪聞。歸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蘇是白雲。
  • 西江月·送朱泮英

    謝逸宋代〕青錦纏條佩劍,紫絲絡轡飛驄。入關意氣喜生風。年少胸吞雲夢。 金闕日高露泣,東華塵軟香紅。爭看荀氏第三
  • 送金山鄉僧歸蜀開堂

    蘇軾宋代〕撞鐘浮玉山,迎我三千指。眾中聞謦欬,未語知鄉里。我非箇中人,何以默識子。振衣忽歸去,隻影千山里。涪江
  • 眼兒媚·愁雲淡淡雨蕭蕭

    石孝友宋代〕愁雲淡淡雨蕭蕭,暮暮復朝朝。別來應是,眉峰翠減,腕玉香銷。小軒獨坐相思處,情緒好無聊。一叢萱草,數竿
    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原文_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的賞析_古詩文
  • 送人游塞

    王建唐代〕初晴天墮絲,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處,邊頭人去時。停車數行日,勸酒問回期。亦是茫茫客,還從此別離。
    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原文_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的賞析_古詩文
  • 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

    李白唐代〕魏都接燕趙,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車日奔沖。青樓夾兩岸,萬室喧歌鐘。天下稱豪貴,游此每相逢。洛陽
  • 別董大二首

    高適唐代〕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丈夫
  • 憑欄人·閨怨

    王元鼎元代〕垂柳依依惹暮煙,素魄娟娟當繡軒。妾身獨自眠,月圓人未圓。啼得花殘聲更悲,叫得春歸郎未知。杜鵑奴倩伊,
    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原文_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的賞析_古詩文
  • 臨江仙·送王緘

    蘇軾宋代〕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
    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原文_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高適唐代〕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新地
    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原文_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蔡山人

    李白唐代〕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一乘無倪舟,八極縱遠舵。燕客期躍馬,唐生安敢譏。採珠勿驚龍,大道可暗歸。故山
    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原文_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韋整尉長沙

    張祜唐代〕遠遠長沙去,憐君利一官。風帆彭蠡疾,雲水洞庭寬。木客提蔬束,江烏接飯丸。莫言卑濕地,未必乏新歡。
  • 古蟾宮·元宵

    王磐明代〕聽元宵,往歲喧譁,歌也千家,舞也千家。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裡有鬧紅塵香車寶馬?祗
    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原文_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的賞析_古詩文
  • 烝民

    佚名先秦〕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監有周,昭假於下。保茲天子,生仲山甫。仲山甫之德,柔嘉維則
  • 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

    舒亶宋代〕畫船捶鼓催君去。高樓把酒留君住。去住若為情。西江潮欲平。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尊空。知君何日
  • 卜運算元·席上送王彥猷

    周紫芝宋代〕江北上歸舟,再見江南岸。江北江南幾度秋,夢裡朱顏換。人是嶺頭雲,聚散天誰管。君似孤云何處歸,我似離群
    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原文_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的賞析_古詩文
  • 彩雲歸·蘅皋向晚艤輕航

    柳永宋代〕蘅皋向晚艤輕航。卸雲帆、水驛魚鄉。當暮天、霽色如晴晝,江練靜、皎月飛光。那堪聽、遠村羌管,引離人斷腸
  • 鳳銜杯(二之二·大石調)

    柳永宋代〕追悔當初孤深願。經年價、兩成幽怨。任越水吳山,似屏如障堪遊玩。奈獨自、慵抬眼。賞煙花,聽弦管。圖歡笑
    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原文_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的賞析_古詩文
  • 冬夜送人

    賈島唐代〕平明走馬上村橋,花落梅溪雪未消。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無限路迢迢。
    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原文_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的賞析_古詩文
  • 卜運算元·見也如何暮

    石孝友宋代〕見也如何暮。別也如何遽。別也應難見也難,後會難憑據。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應難去也難,此際難分
    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原文_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的賞析_古詩文
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原文_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