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路

作者:鄒浩 朝代:宋代

詠路原文

赤路如龍蛇,不知幾千丈。
出沒出水間,一下復一上。
伊予獨何為,與之同俯仰。

詩詞問答

問:詠路的作者是誰?答:鄒浩
問:詠路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鄒浩詠路書法欣賞

鄒浩詠路書法作品欣賞
詠路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赤色的道路如像龍蛇,蜿蜒曲折不知有幾千丈。
出沒在山水之間,一會兒向下一會兒又朝上。
我到底是為了什麼,跟這險惡的道路時俯時仰?

注釋
“赤路”二句:南方稱“赤”,又多紅土,廣西多赤土,道路蜿蜒曲折,故云。
伊予:即“予”,我。伊:語助詞,無義。何為:為何,為什麼。

詩文賞析

首句點題,“赤路”即炎荒之路。南方稱“赤”,又多紅土,鮑照《代苦熱行》:“赤坂橫西阻,火山赫南威。”即效“赤”字形容炎熱之地。“赤”字還兼有空盡無物之意。此處只寫一條空蕩蕩的赤土路,則路途的漫長寂寞、燥熱荒涼均在言外。因而以龍蛇為比,就不僅是取其曲折蜿蜒之狀,而且照應了“深山大澤,實生龍蛇”(《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的典故,令人想到沿途險惡的自然環境。以下寫路的形貌,處處扣住龍蛇之喻。“不知幾千丈”以寫龍蛇長度的量詞寫路之綿長,“出沒山水間”用龍蛇出沒不定的特點形容路之曲折,“一下復一上”以龍蛇上下低昂的動態寫路之起伏,便生動地描畫出路在山水間屈曲延伸、忽隱忽現的態勢。在此漫漫長途上踽踽獨行的作者問自己:這一生為什麼偏偏要隨著這條龍蛇般的赤路俯仰上下呢?這一問含意複雜:首先試問,究竟做了什麼才會踏上這條貶謫遠荒的道路?聯繫他在《憤古賦》中為屈原“以忠不容而卒葬於魚龍之腹”而“憤然傷之”的心情來看,有痛憤自己無罪遭忌見放的言外之意在,因此這一問是對朝中權奸和讒人的責問。其次,“獨何為”又含有“何苦來”的感嘆。走上這條遷謫之路是他一生追求功名的結局,不肯隨俗俯仰,便要隨貶謫之路上下俯仰。道路的一下一上,不能不令他聯想到仕途的上下、命運的起伏,因此這一問又是他對自己所走的人生道路的疑問。儘管如北,聯繫鄒浩在其他詩中一再表白的“俯仰無愧作”、“俯仰不愧何繽紛”來看,可知他即使是在遷謫流離、屢瀕於死的境遇中,也仍是以諍諍直骨、俯仰無愧而自豪的。 詩中所詠之路,還可以令人想到言路。諫官倘要打開閉塞的言路,就要有敢於直犯龍顏、逆批龍鱗的勇氣。古人向來將皇帝的反覆無常比作“龍性誰能馴”,那么鄒浩所走的這條路,正是與龍蛇相俯仰的一條險路。李綱在鄒浩《道鄉集》序中說,當時台諫大都敷衍塞責,甚至變亂黑白、顛倒是非,“獨公奮不顧身,犯顏逆鱗,論國事之大者於言路閉塞之時,號鳳鳴朝陽。”可見此詩以赤路比龍蛇,圍繞著鄒浩被謫在途一事,啟發人關於貶謫之路、人生之路、朝廷言路的多種聯想,就有較為深廣的意蘊。

應當指出的是:鄒浩畢竟是一位道學先生,雖能以氣節自勵,但也有他迂腐的一面,他的《移居昭州》等詩同是寫貶謫之感,卻滿篇都是“自新有路君恩重,猶冀他時不愧天”之類的話。《詠路》一詩雖含意較廣,而終究缺乏強烈的憤激之情,其根源正在此處。王士禎稱鄒浩古詩似白居易,這首詩語言的平直通俗便很有代表性,好在淺而能深,顯而能隱,尚不失為佳構。

標籤:詠物抒懷感慨

詩詞推薦

  •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蘇軾宋代〕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
    詠路原文_詠路的賞析_古詩文
  • 詠鄰女東窗海石榴

    李白唐代〕魯女東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清香隨風發,落日好鳥歸。願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無由
    詠路原文_詠路的賞析_古詩文
  • 燕歸梁·鳳蓮

    蔣捷宋代〕我夢唐宮春晝遲。正舞到、曳裾時。翠雲隊仗絳霞衣。慢騰騰、手雙垂。忽然急鼓催將起,似彩鳳、亂驚飛。夢回
    詠路原文_詠路的賞析_古詩文
  • 詠壁魚

    李遠唐代〕鱗細粉光鮮,開書亂眼前。透窗疑漏網,落硯似流泉。潛穴河圖內,吞鉤乙字邊。莫言鬐鬣小,食盡白蘋篇。
  • 香菱詠月·其一

    曹雪芹清代〕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 * 冰盤。良宵
    詠路原文_詠路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幾股湘江龍骨瘦

    完顏璟金代〕幾股湘江龍骨瘦,巧樣翻騰,疊作湘波皺。金縷小鈿花草斗,翠條更結同心扣。金殿珠花閒永晝,一握清風,暫喜
  • 詠螢詩

    蕭綱南北朝〕本將秋草並,今與夕風輕。騰空類星隕,拂樹若生花。屏疑神火照,簾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輕。
    詠路原文_詠路的賞析_古詩文
  • 減字木蘭花·立春

    蘇軾宋代〕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
    詠路原文_詠路的賞析_古詩文
  • 洞仙歌·詠柳

    蘇軾宋代〕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 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
    詠路原文_詠路的賞析_古詩文
  • 詠雁

    李遠唐代〕早晚辭沙漠,南來處處飛。關山多雨雪,風水損毛衣。碧海魂應斷,紅樓信自稀。不知矰繳外,留得幾行歸。
    詠路原文_詠路的賞析_古詩文
  • 普天樂 詠世

    張鳴善元代〕洛陽花,梁園月,好花須買,皓月須賒。花倚欄乾看爛熳開,月曾把酒問團圓夜。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
  • 滿江紅·劉朔齋賦菊和韻

    吳文英宋代〕露浥初英,早遺恨、參差九日。還卻笑、萸隨節過,桂凋無色。杯麵寒香蜂共泛,籬根秋訊蛩催織。愛玲瓏、篩月
  • 詠槐

    馮清〔明代〕行台階下原植三槐,故巡撫張紀常正德壬申正月剪伐其一,寸乾無存。閏五月初十日,予適撫臨。越旬日,前槐茁
  • 庭前菊

    韋莊唐代〕為憶長安爛熳開,我今移爾滿庭栽。紅蘭莫笑青青色,曾向龍山泛酒來。
  • 詠甘蔗

    佚名清代〕綠陣連煙垠,風雨化精節。玉露含青紫,沁徹哲人心。
    詠路原文_詠路的賞析_古詩文
  • 九字梅花詠

    明本元代〕昨夜西風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滾入沙灘坳。野橋古梅獨臥寒屋角,疏影橫斜暗上書窗敲。半枯半活幾個擫蓓蕾,
    詠路原文_詠路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

    夏言明代〕庭院沉沉白日斜,綠陰滿地又飛花。瞢騰春夢繞天涯。簾幕受風低乳燕,池塘過雨急鳴蛙。酒醒明月照窗紗。
  • 詠歸堂隱鱗洞

    王汝舟〔宋代〕先生名利比塵灰,綠竹青鬆手自栽。擬把一竿盤石上,幅巾閒過峽山來。清時通退一何忙,撫志山西漢仲長。靜覺
  • 同蔡孚起居詠鸚鵡(一作裴漼詩)

    胡皓唐代〕鸚鵡殊姿致,鸞皇得比肩。常尋金殿里,每話玉階前。賈誼才方達,揚雄老未遷。能言既有地,何惜為聞天。
  • 聲聲慢·詠桂花

    吳文英宋代〕藍雲籠曉,玉樹懸秋,交加金釧霞枝。人起昭陽,禁寒粉粟生肌。濃香最無著處,漸冷香、風露成霏。繡茵展,怕
    詠路原文_詠路的賞析_古詩文
詠路原文_詠路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