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道懷古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代

荊門道懷古原文

南國山川舊帝畿,宋台梁館尚依稀。
馬嘶古道行人歇,麥秀空城野雉飛。
風吹落葉填宮井,火入荒陵化寶衣。
徒使詞臣庾開府,鹹陽終日苦思歸。

詩詞問答

問:荊門道懷古的作者是誰?答:劉禹錫
問:荊門道懷古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荊門道懷古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劉禹錫的名句有哪些?答:劉禹錫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荊州的山川過去曾經是京畿,梁元帝時代的各種建築物只留下模糊不清的遺蹟。
古道上馬兒嘶鳴,行人小憩,空城中長滿了莊稼,野雞亂飛。
寒風吹落樹葉填平宮井,野火燒進荒陵焚毀寶衣。
徒使留居北方的詞臣庾信,在鹹陽一天到晚苦苦地思歸。

注釋
荊州:古地名。唐代改荊州為江陵府,治所在今湖北省江陵縣。
帝畿(jī):都城附近的地方叫畿,也叫京畿。江陵是楚國的郢都,南朝梁元帝蕭繹也定都在這裡,所以詩人稱荊州附近為舊帝畿。
宋台梁館:指梁元帝時代的各種建築物。
依稀:模糊不清。
麥秀:即麥秀之詩。《史記·宋微子世家》載:“箕子朝周,過故殷虛,感宮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其詩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予我好兮!’所謂狡童者,紂也。殷民聞之,皆為流涕。”
澤雉(zhì):野雞。
寶衣:玉衣。
詞臣:文學侍從之臣,宮廷詩人。庾(yǔ)開府:庾信(513~581),字子山,北周著名文學家。是重要的“宮體詩”詩人,後世稱其為庾開府。庾信仕西魏後所作的《擬詠懷》和《哀江南賦》充滿了故國淪亡(始為梁朝官吏,後被扣居北方)的隱痛和思念鄉關的深情,所以說他“思歸”。
鹹陽:地名,秦朝的國都,即今陝西省鹹陽縣。這裡代指西魏和北周的都城長安。

詩文賞析

公元805年(唐德宗貞元二十一年)正月,王叔文、王伾、劉禹錫、柳宗元等人輔佐唐順宗李誦實行政治改革,史稱“永貞革新”。這場具有進步意義的革新,因德宗接班人順宗被迫內禪而失敗。是年九月十三日,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十一月十四日,再貶為朗州司馬。《子劉子自傳》說:“予出為連州,途次荊南,又貶朗州司馬。”他得知再貶朗州的訊息時已經走到了江陵。這首詩即作於被貶途中。

詩詞推薦

荊門道懷古原文_荊門道懷古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