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原文

山暝聞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詩詞問答

問: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作者是誰?答:孟浩然
問: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孟浩然的名句有哪些?答:孟浩然名句大全

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書法欣賞

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書法作品欣賞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山色昏暗聽到猿聲使人生愁,桐江蒼茫夜以繼日向東奔流。
兩岸風吹樹動枝葉沙沙作響,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葉孤舟。
建德風光雖好卻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懷念揚州的故交老友。
相憶相思我抑不住涕淚兩行,遙望海西頭把愁思寄去揚州。

注釋
桐廬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廬縣境。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舊遊:指故交。
暝:指黃昏。
滄江:指桐廬江。滄同“蒼”,因江色蒼青,故稱。
建德:唐時郡名,今浙江省建德縣一帶。非吾土:不是我的故鄉。王粲《登樓賦》:“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維揚:即揚州。《洞書·禹貢》:“淮海維揚州。”
遙寄:遠寄。海西頭:指揚州。隋煬帝《泛龍舟歌》:“借問揚州在何處,淮南江北海西頭。”因古揚州幅員遼闊,東臨大海,故稱。

詩文賞析

這首詩在意境上顯得清寂或清峭,情緒上則帶著比較重的孤獨感。

詩題點明是乘舟停宿桐廬江的時候,懷念揚州(即廣陵)友人之作。桐廬江為錢塘江流經桐廬縣一帶的別稱。“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首句寫日暮、山深、猿啼。詩人佇立而聽,感覺猿啼似乎聲聲都帶著愁情。環境的清寥,情緒的黯淡,於一開始就顯露了出來。次句滄江夜流,本來已給舟宿之人一種不平靜的感受,再加上一個“急”字,這種不平靜的感情,便簡直要激盪起來了,它似乎無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樣急於尋找它的歸宿。接下去“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語勢趨向自然平緩了。但風不是徐吹輕拂,而是吹得木葉發出鳴聲,其急也應該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說也還是一種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滄江中之一葉孤舟,詩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觸動得厲害了。如果將後兩句和前兩句聯繫起來,則可以進一步想像風聲伴著猿聲是作用於聽覺的,月涌江流不僅作用於視覺,同時還有置身於舟上的動盪不定之感。這就構成了一個深遠清峭的意境,而一種孤獨感和情緒的動盪不寧,都蘊含其中了。

詩人之所以在宿桐廬江時會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建德當時為桐廬鄰縣,這裡即指桐廬江流境。維揚,揚州的古稱。按照詩人的訴說,一方面是因為此地不是他自己的故鄉,“雖信美而非吾士”,有獨客異鄉的惆悵;另一方面,是懷念揚州的老朋友。這種思鄉懷友的情緒,在眼前這特定的環境下,相當強烈,不由得潸然淚下。他幻想憑著滄江夜流,把他的兩行熱淚帶向大海,帶給在大海西頭的揚州舊友。

這種悽惻的感情,如果說只是為了思鄉和懷友,那是不夠的。孟浩然出遊吳越,是他四十歲去長安應試失敗後,為了排遣苦悶而作長途跋涉的。“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自洛之越》),這種漫遊,就被罩上一種悒悒不歡的情緒。然而在詩中,詩人只淡淡地把“愁”說成是懷友之愁,而沒有往更深處去揭示。這可以看作孟浩然寫詩“淡”的地方。孟浩然作詩,原是“遇思入詠”,不習慣於攻苦著力的。然而,這樣淡一點著筆,對於這首詩卻是有好處的。一方面,對於他的老朋友,只要點到這個地步,朋友自會了解。另一方面,如果把那種求仕失敗的心情,說得過於刻露,反而會帶來塵俗乃至寒傖的氣息,破壞詩所給人的清遠的印象。

除了感情的表達值得讀者注意以外,詩人在用筆上也有輕而淡的一面。全詩讀起來只有開頭兩句“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中的“愁”、“急”二字給人以經營錘鍊的感覺,其餘即不見有這樣的痕跡。特別是後半抒情,更像是脫口而出,跟朋友談心。但即使是開頭的經營,也不是追求強刺激,而是為了讓後面發展得更自然一些,減少文字上的用力。因為這首詩,根據詩題“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寫不好可能使上下分離,前面是“宿”,下面是“寄”,前後容易失去自然的過渡和聯繫。而如果在開頭不顧及後面,單靠後面來彌補這種聯繫,會分外顯得吃力。現在頭一句著一個“愁”字,便為下面作了張本。第二句寫滄江夜流,著一“急”字,就暗含“客心悲未央”的感情,並給傳淚到揚州的想法提供了根據。同時,從環境寫起,寫到第四句,出現了“月照一孤舟”,這舟上作客的詩人所面臨的環境既然是那樣孤寂和清峭,從而生出“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的想法便非常自然了。因此,可以說這首詩後面用筆的輕和淡,跟開頭稍稍用了一點力氣,是有關係的。沒有開頭這點代價,後面說不定就要失去渾成和自然。

孟浩然寫詩,“遇思入詠”,是在真正有所感時才下筆的。詩興到時,他也不屑於去深深挖掘,只是用淡淡的筆調把它表現出來。那種不過分衝動的感情,和渾然而就的淡淡詩筆,正好吻合,韻味彌長。這首詩也表現了這一特色。

標籤:寫水唐詩三百首懷人

詩詞推薦

  •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杜甫唐代〕大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宅,見臨潁李十二娘 舞劍器,壯其蔚跂,問其所師,曰:“余公孫大娘弟子
  • 夜行船 聞賣杏花

    史達祖宋代〕不剪春衫愁意態。過收燈、有些寒在。小雨空簾,無人深巷,已早杏花先賣。白髮潘郎寬沈帶。怕看山、憶它眉黛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原文_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賞析_古詩文
  • 午日觀競渡

    邊貢明代〕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江亭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原文_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賞析_古詩文
  • 塞上曲·其一

    王昌齡唐代〕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從來幽并客,皆共沙塵老。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原文_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江花月夜二首

    楊廣隋代〕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漢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原文_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賞析_古詩文
  • 寄左省杜拾遺

    岑參唐代〕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曉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白髮悲花落,青雲羨鳥飛。聖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原文_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賞析_古詩文
  •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杜甫唐代〕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朝罷香菸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欲知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原文_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賞析_古詩文
  • 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

    李商隱唐代〕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劉郎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原文_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劉長卿唐代〕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原文_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賞析_古詩文
  • 青溪 / 過青溪水作

    王維唐代〕言入黃花川,每逐清溪水。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原文_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賞析_古詩文
  • 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李隆基唐代〕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 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
  • 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錢起唐代〕泉壑帶茅茨,雲霞生薜帷。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閒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家童掃蘿徑,昨與故人期。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原文_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賞析_古詩文
  • 月夜 / 夜月

    劉方平唐代〕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乾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原文_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賞析_古詩文
  • 韓碑

    李商隱唐代〕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軒與羲。誓將上雪列聖恥,坐法宮中朝四夷。淮西有賊五十載,封狼生貙貙生羆。不據
  • 詠懷古蹟五首·其一

    杜甫唐代〕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三峽樓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庾信
  • 憶秦娥·秋蕭索

    黃機宋代〕秋蕭索。梧桐落盡西風惡。西風惡。數聲新雁,數聲殘角。離愁不管人飄泊。年年孤負黃花約。黃花約。幾重庭院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原文_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賞析_古詩文
  •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杜甫唐代〕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老去詩篇渾漫興,春來花鳥莫深愁。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原文_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賞析_古詩文
  • 別詩三首·其一

    佚名兩漢〕有鳥西南飛,熠熠似蒼鷹。朝發天北隅,暮聞日南陵。欲寄一言去,托之箋彩繒。因風附輕翼,以遺心蘊蒸。鳥辭
  • 歸嵩山作

    王維唐代〕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原文_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賞析_古詩文
  • 贈闕下裴舍人

    錢起唐代〕二月黃鶯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懷捧日新。獻賦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原文_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賞析_古詩文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原文_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