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陽三首

作者:元好問 朝代:金代

岐陽三首原文

突騎連營鳥不飛,北風浩浩發陰機。
三秦形勝無今古,千里傳聞果是非;
偃蹇鯨鯢人海涸,分明蛇犬鐵山圍。
窮途老阮無奇策,空望岐陽淚滿衣。

百二關河草不橫,十年戎馬暗秦京。
岐陽西望無來信,隴水東流聞哭聲;
野蔓有情縈戰骨,殘陽何意照空城!
從誰細向蒼蒼問,爭遣蚩尤作五兵?

眈眈九虎護秦關,懦楚孱齊機上看。
禹貢土田推陸海,漢家封徼盡天山。
北風獵獵悲笳發,渭水瀟瀟戰骨寒。
三十六峰長劍在,倚天仙掌惜空閒。

詩詞問答

問:岐陽三首的作者是誰?答:元好問
問:岐陽三首寫於哪個朝代?答:金代
問:元好問的名句有哪些?答:元好問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兇猛的敵騎營寨相連,天上的禽鳥也難偷飛;呼號的北風席捲大地,迷茫的天空大雪霏霏。
號稱形勝的三秦啊,山河的險要古今未改;千里傳來的噩訊啊,怎知道究竟是真是非!
龐大的鯨鯢是那么凶暴——似海的人群盡被吞食;毒蛇和惡狗是那么猖獗——分明像鐵山把孤城緊圍。
就像是走到窮途的阮籍啊,我面對國難苦無良策——徒然悵望著失陷的岐陽,紛飛的悲淚濺滿了裳衣!

號稱“百二關河”的三秦啊,如今已不見雜草縱橫;十年的戰火燃燒在這裡,烽煙遮暗了舊時的秦京。
西望著岐陽啊,全沒有半點同胞的音信;東流的隴水啊,只聽到一片慘痛的哭聲!
荒野里, * 的蔓草情深意厚,在悄悄縈繞著戰士的屍骨;藍天下,慘澹的殘陽究竟為啥,卻偏偏照射著死寂的空城?
我能夠從什麼地方啊,向蒼天細細地責問——為何讓兇殘的蚩尤啊,製造這 * 的刀兵?

遙想當年,九虎猛將們目光炯炯,凜然守衛在巍巍秦關——孱懦的齊楚何曾在眼,直看它好似肥肉在砧!
《禹貢》記述的土田啊,要推那“陸海”最是肥沃;漢朝當年的邊界啊,蜿蜒著伸過遙遠的天山。
慨嘆今日,獵獵的北風呼嘯不已,悲壯的胡笳隨風遠傳;瀟瀟的渭水嗚咽難撫,河邊的戰士屍骨正寒。
空自有華山的三十六峰啊,仍然像長劍屹立——只可惜倚天的雄奇仙掌啊,只落得徒自空閒!

注釋

其一
公元1231年(正大八年)正月,蒙古軍圍岐陽(今陝西鳳翔),四月城破。
從這三首詩起,以下大部分是喪亂詩。這些詩,感情真摯,言辭淒切,“悲憤從血性中流出”,因而引起了歷代詩人強烈的共鳴。清人趙翼在《題元遺山集》里說:“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就是指的這一類詩。
三秦:項羽滅秦,分關內地為三,封秦降將章邯為雍王、董翳為翟王、司馬欣為塞王,號三秦。
 偃蹇(yǎn jiǎn):傲慢,高盛。
鯨鯢(ní):大魚。此處比喻蒙古軍之暴。
百二關河:秦地險固,二萬人足當諸侯百萬人(《史記·高祖本紀·蘇林注》)。
蒼蒼:天。
 “眈眈”句:公元1218年(金宣宗興定二年),置秦關等處九個守御史。
“懦楚”句:以虛弱的齊國楚國比喻金王朝的衰敗。
禹貢:《尚書》中的一篇,記敘了我國上古的疆域。
陸海:指地勢高平、物產豐饒的地區,古代以陝西為“天下陸海之地”(《漢書·東方朔傳》)。
徼(jiǎo):邊境,邊界。此兩句說,關中地勢如此雄壯,漢憑它擴大疆土,直至天山,而金竟不能守。
獵獵:風聲。
“三十六峰”句:嵩山三十六峰,可以做防堵敵人的屏障。
仙掌:華山有仙掌峰。這兩句是說,大好的天然屏障,不予利用,太可惜了。

詩文賞析

第一首

“突騎連營鳥不飛,北風浩浩發陰機”。詩作一開始就渲染出一種陰冷、低沉、壓抑的氛圍:北風勁吹,強敵壓境。詩人似乎看到了生靈塗炭,百姓遭殃,也似乎更深一層看出了社稷傾危,江山難保。突騎:突人對方陣地的精銳騎兵。

“三秦形勝無古今,千里傳聞果是非”。緊承上兩句,詩人的這種擔憂還是真的表現出來了。在一聲反問中引出了自己內心的沉鬱隱痛,悲憤、沉痛、失望的心情溢於言表。

“偃蹇鯨鯢人海涸,分明蛇犬鐵山圍”。這兩句是作者在得知岐陽陷落之後的構想。句中幾處地方用了比喻、誇張的手法,表現出入侵者的兇狠、 * 、野蠻,同時也流露出元好問同情老百姓,心憂國難的思想感情。

“窮途老阮無奇策,空望岐陽淚滿衣”。這兩句直抒胸臆,悲慨沉痛,語短情長,感人肺腑。

第二首

“百二關河草不橫,十年戎馬暗秦京”。元好問身在南陽,卻心繫失陷的岐陽,寫岐陽失陷,又回顧了十年戰亂帶來的慘狀,可謂思緒悠長。“暗”字巧妙渲染出戰地暗無天日的場面。

“岐陽西望無來信,隴水東流聞哭聲”。詩句從“望”字生髮開去,望中已知音訊斷絕,望中如聞隴水嗚咽,望中懸想淪陷中的岐陽,從而為下面對岐陽空城的描述作了鋪墊。

“野蔓有情縈戰骨,殘陽何意照空城”。這兩句情感極其低沉悲痛。江淹《恨賦》:“試望平原,蔓草縈骨。”元好問在本詩中加入“有情”二字,使自在生長的野蔓草也變得靈動起來,而且還注入了感情的力度,可謂力透紙背。接下來,面對夕陽殘照的空城,作者呼天搶地,責問蒙古軍屠城罪行。人們讀後,不禁一陲魂顫。

“從誰細向蒼蒼問,爭遣蚩尤作五兵”。如果說上一句的質問還比較籠統,這一句的質問就落到實處了。詩人責問上蒼,痛恨蚩尤,表現出對黎民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對慘無人道戰爭的極端憎恨。

第三首

“眈眈九虎護秦關,懦楚孱齊機上看”。面對積弱不振的現狀,詩人痛苦地反思過去,回顧歷史,希望從中找出重振國家的良方妙策。

“禹貢土田推陸海,漢家封徼盡天山”。這兩句和前兩句都是描述金朝全盛時的景況。詩人有好幾處運用典故,意在說明往日的繁盛與強大。

“北風獵獵悲笳發,渭水瀟瀟戰骨寒”。獵獵是風吹的聲音,瀟瀟是水流的聲音,詩人連用兩個象聲詞,極其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岐陽城的荒涼與冷清,與往日的繁盛熱鬧人聲鼎沸的景象形成強烈對比。

“三十六峰長劍在,倚天仙掌惜空閒”。全詩在悲愴的抒寫中,陡然引入了對險峻華山的描繪,頗能讓人產生幾分突兀之感,其實這樣寫不僅是慨嘆由於人為的防備不足,使險要的山川、天然的屏障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而且也隱含著元好問憤憤不平的書生意氣。宋玉《大言賦》有“長劍耿耿倚天外”之句,元好問在本詩中以倚天長劍比喻險峻的華山。意在提醒金朝統治者要加強防務,可謂在沉痛中見警策。

標籤:地方,戰爭抒懷悲憤

詩詞推薦

  • 湖心亭看雪

    張岱明代〕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
  • 與東吳生相遇(及第後出關作)

    韋莊唐代〕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滿纓。老去不知花有態,亂來唯覺酒多情。貧疑陋巷春偏少,貴想豪家月最明。且對
    岐陽三首原文_岐陽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瀟湘神

    劉禹錫唐代〕湘水流,湘水流,九疑雲物至今秋。若問二妃何處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岐陽三首原文_岐陽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秦晉崤之戰

    左丘明先秦〕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於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
  • 千秋歲·次韻少游

    蘇軾宋代〕島邊天外, 未老身先退。 珠淚濺, 丹衷碎。 聲搖蒼玉佩、色重黃金帶。一萬里,斜陽正與長安對。道遠誰
  • 金縷曲·悶欲呼天說

    吳藻清代〕悶欲呼天說。問蒼蒼、生人在世,忍偏磨滅?從古難消豪氣,也只書空咄咄。正自檢、斷腸詩閱。看到傷心翻天笑
    岐陽三首原文_岐陽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八

    杜甫唐代〕聞道尋源使,從天此路回。牽牛去幾許,宛馬至今來。一望幽燕隔,何時郡國開。東征健兒盡,羌笛暮吹哀。
    岐陽三首原文_岐陽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從軍詩五首·其二

    王粲兩漢〕涼風厲秋節,司典告詳刑。我君順時發,桓桓東南征。泛舟蓋長川,陳卒被隰埛。征夫懷親戚,誰能無戀情。拊衿
  • 南歌子·寓意

    蘇軾宋代〕雨暗初疑夜,風回忽報晴。淡雲斜照著山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卯酒醒還困,仙材夢不成。藍橋何處覓雲英
    岐陽三首原文_岐陽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天香·煙絡橫林

    賀鑄宋代〕煙絡橫林,山沈遠照,迤邐黃昏鐘鼓。燭映簾櫳,蛩催機杼,共苦清秋風露。不眠思婦,齊應和、幾聲砧杵。驚動
  • 大麥行

    杜甫唐代〕大麥乾枯小麥黃,婦女行泣夫走藏。東至集壁西梁洋,問誰腰鐮胡與羌。豈無蜀兵三千人,部領辛苦江山長。安得
    岐陽三首原文_岐陽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柳梢青·過何郎石見早梅

    趙長卿宋代〕雲暗天低。楓林凋翠,寒雁聲悲。茅店兒前,竹籬笆後,初見橫枝。盈盈粉面香肌。記月榭、當年見伊。有恨難傳
    岐陽三首原文_岐陽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歸堂隱鱗洞

    王汝舟〔宋代〕先生名利比塵灰,綠竹青鬆手自栽。擬把一竿盤石上,幅巾閒過峽山來。清時通退一何忙,撫志山西漢仲長。靜覺
  • 曹劌論戰

    左丘明先秦〕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 贈別前蔚州契苾使君

    李商隱唐代〕何年部落到陰陵,奕世勤王國史稱。夜卷牙旗千帳雪,朝飛羽騎一河冰。蕃兒襁負來青冢,狄女壺漿出白登。日晚
  • 望岳三首

    杜甫唐代〕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西嶽
  • 經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

    李白唐代〕雙鵝飛洛陽,五馬渡江徼。何意上東門,胡雛更長嘯。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廟。太白晝經天,頹陽掩餘照。王城
  • 菩薩蠻·春風試手先梅蕊

    趙令畤宋代〕春風試手先梅蕊,頩姿冷艷明沙水。不客群芳知,端須月與期。清香閒自遠,先向釵頭見。雪後燕瑤池,人間第一
  • 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蘇轍宋代〕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
  • 洞庭阻風

    許棠唐代〕空江浩蕩景蕭然,盡日菰蒲泊釣船。青草浪高三月渡,綠楊花撲一溪煙。情多莫舉傷春目,愁極兼無買酒錢。猶有
    岐陽三首原文_岐陽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岐陽三首原文_岐陽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