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政頌示鑒禪者

作者:釋曇華 朝代:宋代

和李政頌示鑒禪者原文

清源居士頂門者,從本已來自寥廓。
更透吾家向上關,活鱍鱍地難收捉。
風塵草動鑒來端,臨機八面初無作。
才起分毫取與心,即被邪師籠罩卻。

詩詞問答

問:和李政頌示鑒禪者的作者是誰?答:釋曇華
問:和李政頌示鑒禪者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詩詞推薦

  • 甘州遍

    毛文錫唐代〕春光好,公子愛閒遊。足風流。金鞍白馬,雕弓寶劍,紅纓錦襜出長楸。花蔽膝,玉銜頭。尋芳逐勝歡宴,絲竹不
  • 部兵之秋丘道中懷寄彭城社友

    賀鑄宋代〕駕馬出北門,徒御何遲遲。日氣方洶湧,霜陰亦紛披。役夫前驅行,少婦痛不隨。分攜仰天哭,聲盡有餘悲。雖非
    和李政頌示鑒禪者原文_和李政頌示鑒禪者的賞析_古詩文
  • 吳正仲遺蛤蜊

    梅堯臣宋代〕紫緣常為海錯珍,吳鄉傳入楚鄉新。樽前已奪蟹螫味,當日蓴羹枉對人。
  • 香港感懷十首

    黃遵憲清代〕彈指樓台現,飛來何處峰?為誰劉黎藋,遍地出蕪蓉。方丈三神地,諸侯百里封。居然成重鎮,高壘矗狼烽。
  • 定光南安岩

    鄭弼宋代〕石聳靈岩接太虛,百千年稱定光居。未知天上何方有,應是人間別地無。
    和李政頌示鑒禪者原文_和李政頌示鑒禪者的賞析_古詩文
  • 郡齋西亭夜坐

    楊億宋代〕涼颸初拂衽,皓魄正當軒。宿鳥林間定,流螢草際翻。蒼茫迷野色,嘲{左口右哲}辯方言。角罷重城掩,漁歸別
  • 寄向伯恭

    朱翌宋代〕天竺山前昔據鞍,帽峨高屋古袍寬。發雖經舊十分白,心有憂時一寸丹。雲路正看鳴劍履,君門可早掛衣冠。為公
  • 水調歌頭

    佚名宋代〕八蠻朝鳳闕,四境絕狼煙。太平無事,超烘聚哨效梨園。笛弄崑崙上品,篩動雲陽妙選,畫鼓可人憐。亂撒真珠迸
  • 翁森宋代〕妻出叮嚀夫轉聽,採薪須束擔頭輕。夜來雨過蒼苔滑,莫向巉岩險處行。
  • 達磨在師贊

    釋慧開宋代〕賊布告水露罪全彰,攬得西乾沸似湯。頂上鐵枷無計脫,卻來東土強攤贓。
  • 哀夏孝女

    鄭大惠宋代〕射生戶,北山有虎何不射。豈不聞夏家有女年十五,隨父樵薪入山塢,父行在前忽遭虎。女見父傷奮不懼,號泣逐
  • 病中

    方岳宋代〕折鐺破釜底堪修,縱使修成已不侔。誰與吾身自珍重,暮年藥籠漫勞收。
  • 山腳散步由舍北歸

    陸游宋代〕空碧升團月,江郊弄夕霏。生涯今始是,年事古猶稀。冰解魚初躍,風和雁欲歸。興來忘遠近,草露已沾衣。
    和李政頌示鑒禪者原文_和李政頌示鑒禪者的賞析_古詩文
  • 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

    盧從願唐代〕上將發文昌,中軍靜朔方。占星引旌節,擇日拜壇場。禮樂臨軒送,威聲出塞揚。安邊俟帷幄,制勝在岩廊。作鼓
  • 翰苑薦為應奉文字二十韻謝大司徒並呈諸學士

    陳孚元代〕天上金鑾客,人間第一流。贄為唐內相,禹拜漢元侯。鯤海三千水,龜峰十二樓。月寒紅燭夜,風淡紫薇秋。鳳誥
  • 已亥雜詩 48

    龔自珍清代〕萬事源頭必正名,非同綜核漢公卿。時流不沮狂生議,側立東華儜佩聲。
  • 瑞鷓鴣

    王哲元代〕春季裁量十四郎。風流玉貌好輕狂。每夜房中憐美婦,常時腹內痛飢腸。以此街前來背箱。利多撲入采帛行。刀尺
    和李政頌示鑒禪者原文_和李政頌示鑒禪者的賞析_古詩文
  • 月上海棠

    趙佶宋代〕孟婆且與我、做些方便。
    和李政頌示鑒禪者原文_和李政頌示鑒禪者的賞析_古詩文
  • 雪中尋梅

    陸游宋代〕莫遣扁舟興盡回,正須沖雪看江梅。楚人原未知真色,施粉何曾太白來!
    和李政頌示鑒禪者原文_和李政頌示鑒禪者的賞析_古詩文
  • 生查子

    陳亞宋代〕朝庭數擢賢,旋占凌霄路。自是鬱陶人,險難無移處。也知沒藥療饑寒,食薄何相誤。大幅紙連粘,甘草歸田賦。
和李政頌示鑒禪者原文_和李政頌示鑒禪者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