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原文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詩詞問答

問:《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的作者是誰?答:孟浩然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孟浩然的名句有哪些?答:孟浩然名句大全

書法欣賞

孟浩然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書法作品欣賞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這樣寂寞還等待著什麼?天天都是懷著失望而歸。
我想尋找幽靜山林隱去,又可惜要與老朋友分離。
當權者有誰肯能援引我,知音人在世間實在稀微。
只應該守寂寞了此一生,關閉上柴門與人世隔離。

韻譯
這樣寂寞無聊還有什麼可待?
天天碌碌無為獨自空手而歸。
我想歸隱山林去尋芳馨花卉,
但又珍惜友情不願分手相違。
如今當權者們誰肯提攜我輩,
世上要尋知音實在寥寥無幾。
或許今生今世命合空守寂寞,
還是回家關閉我的故園門扉。

注釋
寂寂:落寞。竟何待:要等什麼。
空自:獨自。
欲尋芳草去:意思是想歸隱。芳草:香草,常用來比喻有美德的人。
違:分離。
當路:當權者。假:提攜。
扉:門扇。

詩文賞析

這首詩是孟浩然回襄陽臨行前留給王維的。詩人抒發出由於沒人引薦,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懷。這首詩表達直率,語言淺顯,怨懟之中,又帶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摯動人,耐人尋味。

第一聯寫落第後的景象:門前冷落,車馬稀疏。“寂寂”兩字,既是寫實,又是寫虛,既表現了門庭的景象,又表現了作者的心情。一個落第士子,沒有人來理睬,更沒有人來陪伴。只有孤單單地“空自歸”了。在這種情形下,長安雖好,也沒有什麼可留戀的。他考慮到返回故鄉了,“竟何待”正是他考試不中必然的想法。

第二聯寫惜別之情。“芳草”一詞,來自《離騷》,王逸認為用以比喻忠貞,而孟浩然則用以代表自己歸隱的理想。“欲尋芳草去”,表明他又考慮歸隱了。“惜與故人違”,表明了他同王維友情的深厚。一個“欲”字,一個“惜”字,充分地顯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與鬥爭,從這個思想活動里,卻深刻地反映出作者的惜別之情。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兩句,說明歸去的原因。語氣沉痛,充滿了怨懟之情,辛酸之淚。一個“誰”字,反詰得頗為有力,表明他切身體會到世態炎涼、人情如水的滋味。能了解自己心事,賞識自己才能的人,只有王維,這的確是太少了!一個“稀”字,準確地表達出知音難遇的社會現實。這在封建社會裡是具有典型意義的。

這一聯是全詩的重點,就是由於這兩句,使得全詩才具有一種強烈的怨懟、憤懣的氣氛。真摯的感情,深刻的體驗,是頗能感動讀者的,特別是對於那些有類似遭遇的人,更容易引起共鳴。如果再從結構上考慮,這一聯正是全詩的樞紐。由落第而思歸,由思歸而惜別,從而在感情上產生了矛盾,這都是順理成章的。只是由於體驗到“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這一冷酷的現實,自知功名無望,才下定決心再回襄陽隱居。這一聯正是第四聯的依據。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表明了歸隱的堅決。“只應”二字,是耐人尋味的,它表明了在作者看來歸隱是唯一應該走的道路。也就是說,赴都應舉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場誤會,所以決然地“還掩故園扉”了。

綜觀全詩,既沒有優美的畫面,又沒有華麗辭藻,語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語。對偶也不求工整,卻極其自然,毫無斧鑿痕跡。然而卻把落第後的心境,表現得頗為深刻。言淺意深,頗有餘味,耐人咀嚼。

這首詩是作者科舉落第離開長安時贈別友人王維的作品。首聯直接說出“自歸”,頷聯則寫題意“惜別”,頸聯說明“自歸”之故——乃是知音既少,當道不用,此時不走,更待何時。尾聯敘寫決心隱居不仕,歸隱田園。詩以失意後的牢騷貫穿全詩。語言平淡樸實,近於口語,不講究對偶,順其自然。

在京求仕不成, 詩中便充溢著對“當路誰相假”的憤懣,並用“獨尋芳草去”自我解嘲。

綜觀全詩,既沒有優美的畫面,又沒有華麗辭藻,語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語。對偶也不求工整,卻極其自然,毫無斧鑿痕跡。然而卻把落第後的心境,表現得頗為深刻。言淺意深,頗有餘味,耐人咀嚼。

標籤:感懷唐詩三百首離別友情哀怨

詩詞推薦

  • 蜀國弦

    李賀唐代〕楓香晚花靜,錦水南山影。驚石墜猿哀,竹雲愁半嶺。涼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原文_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的賞析_古詩文
  • 李端公 / 送李端

    盧綸唐代〕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自堪悲 一作:正堪悲)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淚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原文_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春來秋去

    晏殊宋代〕春來秋去,往事知何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酒闌人散忡忡。閒階獨倚梧桐。記得去年今日,依前黃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原文_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的賞析_古詩文
  • 醉題劉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唐代〕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
  • 送鄭侍御謫閩中

    高適唐代〕謫去君無恨,閩中我舊過。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東路雲山合,南天瘴癘和。自當逢雨露,行矣慎風波。
  • 哀王孫

    杜甫唐代〕長安城頭頭白烏,夜飛延秋門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達官走避胡。金鞭斷折九馬死。骨肉不待同馳驅。腰下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唐代〕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原文_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的賞析_古詩文
  • 感遇十二首·其四

    張九齡唐代〕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側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 * 患人指,高明逼神惡。今我
  • 漫成三首

    李商隱唐代〕不妨何范盡詩家,未解當年重物華。遠把龍山千里雪,將來擬並洛陽花。沈約憐何遜,延年毀謝莊。清新俱有得,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原文_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的賞析_古詩文
  • 別舍弟宗一

    柳宗元唐代〕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欲知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原文_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的賞析_古詩文
  • 至鴨欄驛上白馬磯贈裴侍御

    李白唐代〕側疊萬古石,橫為白馬磯。亂流若電轉,舉棹揚珠輝。臨驛卷緹幕,升常接繡衣。情親不避馬,為我解霜威。
  • 已涼

    韓偓唐代〕碧闌乾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八尺龍鬚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 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

    晏殊宋代〕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索禁菸中。魚書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原文_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的賞析_古詩文
  • 荀巨伯探病友 / 荀巨伯探友

    劉義慶南北朝〕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原文_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的賞析_古詩文
  • 別韋少府

    李白唐代〕西出蒼龍門,南登白鹿原。欲尋商山皓,猶戀漢皇恩。水國遠行邁,仙經深討論。洗心向溪月,清耳敬亭猿。築室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原文_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的賞析_古詩文
  • 重別夢得

    柳宗元唐代〕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原文_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的賞析_古詩文
  • 早寒江上有懷 / 早寒有懷 / 江上思歸

    孟浩然唐代〕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上,遙隔楚雲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原文_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的賞析_古詩文
  • 賈生

    李商隱唐代〕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原文_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

    晏殊宋代〕楊柳陰中駐彩旌。芰荷香里勸金觥。小詞流入管弦聲。只有醉飲寬別恨,不須朝暮促歸程。雨條菸葉系人情。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原文_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的賞析_古詩文
  • 憶王孫·短長亭子短長

    錢枚〔清代〕短長亭子短長橋,橋外垂楊一萬條。那回臨別兩魂銷,恨迢迢,雙槳春風打暮潮。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原文_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的賞析_古詩文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原文_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