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之石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漸漸之石原文

漸漸之石,維其高矣。山川悠遠,維其勞矣。武人東征,不遑朝矣。

漸漸之石,維其卒矣。山川悠遠,曷其沒矣?武人東征,不遑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武人東征,不皇他矣。

詩詞問答

問:漸漸之石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漸漸之石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漸漸之石是什麼體裁?答:詩經·小雅·魚藻之什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山峰險峻層岩峭,高高上聳入雲霄。山重重來水迢迢,日夜行軍多辛勞。將帥士兵去東征,趕路不論夕或朝。
山峰險峻層岩險,高峻陡峭難登攀。山川逶迤又遙遠,不知何時到終點。將帥士兵去東征,一直向前不顧險。
白蹄子的大小豬,成群涉水踏波過。月亮靠近天畢星,大雨滂沱匯成河。將帥士兵去東征,其他事情無暇做。

注釋
漸(chán)漸:借為“巉(chán)巉”,險峭的樣子。
維其:猶“何其”。
勞:勞苦。一說讀為“遼”,指遼遠。
武人:指東征將士。
皇:同“遑”,閒暇。朝(zhāo):早上。
卒(cuì):借為“崒”,高峻而危險貌。
曷(hé)其沒:言何時是個盡頭。曷,何。沒,盡。
出:出險。朱熹《詩集傳):“謂但知深入不暇謀出也。”
蹢(dí):蹄子。
烝(zhēng):眾多。一說“進”。
離:借作“麗”,依附,此指靠近。畢: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又叫“天畢”。
俾(bǐ):使。滂(pāng)沱(tuó):大雨貌。
不皇他:無暇顧及其他。

詩文賞析

這首詩的情調酷似《詩經》中的“國風”,重在敘述行軍艱難而緊張,並沒有《毛詩序》所說“役久”的意思。全詩三章,以賦敘事抒情,頭兩章疊唱,意思相仿,詩人在急行軍途中,迎面映入眼的是陡崖峭壁,擋住隊伍的去路,忍不住驚呼道“維其高矣”、“維其卒矣”。頭兩句寫所見,中間兩句寫所感,嘆惋山川遙遠,跋涉攀援,步步維艱,疲勞不堪,十分盼望抵達目的地。然而“山川悠遠”,不知道何日才能走到。最後兩句點題,交代急行軍。“武人東征”一句貫穿全詩,三章都有,點明抒情主體與事件。首章“不皇朝矣”句,說明行軍緊急,起早摸黑,天不亮就上路。第二段“不皇出矣”句蘊藏著更多難言的痛苦,行軍緊迫,不斷深入,無暇顧及以後能否脫險。也就是說至此生命已全置之度外。

第三章詩人筆鋒一轉,突然伸向天空,描寫星空氣象,與首章“朝矣”句相應,暗示是夜晚行軍。朱熹說前四句“豕涉波,月離畢,將雨之驗也”(《詩集傳》)。這可能是詩人引用已有的氣象民諺。近人聞一多指出:“豕涉波與月離畢並舉,似涉波之豕亦屬天象,《述異記》曰:‘夜半天漢中有黑氣相連,俗謂之黑豬渡河,雨候也。’《御覽》引黃子發《相雨書》曰:‘四方北斗中無雲,惟河中有雲,三枚相連,如浴豬狶,三日大雨。’與《詩》之傳說吻合,是其證驗。《史記·天官書》曰:‘奎為封豕,為溝瀆。’《正義》曰:‘奎……一日天豕,亦曰封豕,主溝瀆……熒惑星守之,則有水之憂,連以三年。’《易林·履之豫》詩曰:‘封豕溝瀆,水潦空谷,客止舍宿,泥塗至腹。’此與《詩》所言亦極相似,是《詩》所謂豕白蹢者,即星中之天豕,明矣。”(《周易義證類纂》)依聞一多的說法,天豕為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星,奎由十六顆星組成,所以說“烝涉波”。楊慎《古今諺》中“諺語有文理”條也說:“天河中有黑雲,謂之黑豬渡河,主雨。”可與此相參證。“月離畢”說的是月亮靠近畢宿,古人同樣視為下雨的徵兆,《尚書·洪範》說:“月之從星,則以風雨。”此星即指畢星。應劭《風俗通義》說:“雨師者,畢星也。”其下即引用此詩“月離”兩句為證。《晉書·天文志》也說“月行入畢多雨”。所以這首詩前四句是引氣象民諺,預兆將有滂沱大雨。“俾”字點明尚未發生,姚際恆《詩經通論》引姚炳的說法“將雨、既雨,諸說紛如”,實際上詩中原本是說“將雨”,而不是“既雨”,這個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正因為詩人擔心遭遇滂沱大雨,行軍難上加難,一心一意只想加速行進,無暇顧及其他,所以才說“不皇他矣”。三個段落的末句意思遞進,旅途的苦情、憂慮一層深過一層。

標籤:詩經敘事戰爭

詩詞推薦

  • 采芑

    佚名先秦〕薄言采芑,於彼新田,呈此菑畝。方叔涖止,其車三千。師乾之試,方叔率止。乘其四騏,四騏翼翼。路車有奭,
  • 凱風

    佚名先秦〕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 孟冬篇

    曹植魏晉〕孟冬十月。陰氣厲清。武官誡田。講旅統兵。元龜襲吉。元光著明。蚩尤蹕路。風弭雨停。乘輿啟行。鸞鳴幽軋。
  • 永王東巡歌·其三

    李白唐代〕雷鼓嘈嘈喧武昌,雲旗獵獵過尋陽。秋毫不犯三吳悅,春日遙看五色光。
    漸漸之石原文_漸漸之石的賞析_古詩文
  • 輕薄篇

    張華魏晉〕末世多輕薄,驕代好浮華。志意既放逸,貲財亦豐奢。被服極纖麗,餚膳盡柔嘉。僮僕余粱肉,婢妾蹈綾羅。文軒
  • 好事近 汴京賜宴聞教坊樂有感

    韓元吉宋代〕凝碧舊池頭,一聽管弦淒切。多少梨園聲在,總不堪華發。杏花無處避春愁,也傍野煙發。惟有御溝聲斷,似知人
    漸漸之石原文_漸漸之石的賞析_古詩文
  • 綠衣

    佚名先秦〕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黃里 一作:黃裹)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 蜉蝣

    佚名先秦〕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蜉蝣掘閱, * 如雪。
  • 出其東門

    佚名先秦〕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出其闉闍,有女如荼。雖則如荼,匪我思且。
  • 早朝大明宮

    賈至唐代〕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繞建章。劍佩聲隨玉墀步,衣冠自惹御爐香。共沐
  • 車攻

    佚名先秦〕我車既攻,我馬既同。四牡龐龐,駕言徂東。田車既好,田牡孔阜。東有甫草,駕言行狩。之子於苗,選徒囂囂。
  • 溱洧

    佚名先秦〕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
  • 有瞽

    佚名先秦〕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設業設虡,崇牙樹羽。應田縣鼓,鞉磬柷圉。既備乃奏,簫管備舉。喤喤厥聲,肅雍和鳴,
  • 江行無題一百首·其四

    錢珝唐代〕兵火有餘燼,貧村才數家。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 守睢陽作

    張巡唐代〕接戰春來苦,孤城日漸危。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揮。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忠信
  • 井底引銀瓶·止淫奔也

    白居易唐代〕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憶昔在家為女
  • 歲暮

    杜甫唐代〕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漸漸之石原文_漸漸之石的賞析_古詩文
  • 菁菁者莪

    佚名先秦〕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見君子,我心則喜。菁菁者莪,在彼中陵。
  • 兔爰

    佚名先秦〕有兔爰爰,雉離於羅。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尚寐無吪!有兔爰爰,雉離於罦。我生之初,尚
  • 桑柔

    佚名先秦〕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劉,瘼此下民。不殄心憂,倉兄填兮。倬彼昊天,寧不我矜?四牡騤騤,旟旐有翩。
漸漸之石原文_漸漸之石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