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

作者:汪藻 朝代:宋代

桃源行原文

祖龍門外神傳璧,方士猶言仙可得。
東行欲與羨門親,咫尺蓬萊滄海隔。
那知平地有青雲,只屬尋常避世人。
關中日月空千古,花下山川長一身。
中原別後無訊息,聞說胡塵因感昔。
誰教晉鼎判東西,卻愧秦城限南北。
人間萬事愈堪憐,此地當時亦偶然。
何事區區漢天子,種桃辛苦求長年。

詩詞問答

問:桃源行的作者是誰?答:汪藻
問:桃源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汪藻桃源行書法欣賞

汪藻桃源行書法作品欣賞
桃源行書法作品

詩詞推薦

  • 和劉後村雜興

    胡仲弓宋代〕當日曾彈貢禹冠,懸知出處獨今難。寧將退翮翔千仞,誰肯模稜持兩端。風雨筆頭猶老健,江湖吟鬢未凋殘。十篇
  • 白公草堂

    孔武仲宋代〕朝貴偶謫宦,郡侯真好賢。吏事不到門,身與白雲閒。堂下有流水,堂前俱青山。時攜孟光來,冷語夕陽間。登覽
    桃源行原文_桃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初秋寄友人

    羅隱唐代〕九華曾屏跡,罹亂與心違。是處堪終老,新秋又未歸。病中芳草歇,愁裏白雲飛。樵侶兼同志,音書近亦稀。
    桃源行原文_桃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頌古三十一首

    釋原妙宋代〕吞而復吐冷煙浮,月落寒山猶未休。重把絲綸輕一掣,豈知元只在鉤頭。
    桃源行原文_桃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次望喜驛始見嘉陵江得予友天章張文裕西使日

    宋祁宋代〕江流東去各西行,江水無情客有情。此地懷歸心自苦,不應空枉夜灘聲。
    桃源行原文_桃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得道陽

    王哲元代〕五月炎蒸陽氣嘉。正堪端坐問南華。這個不能夸肝木,那人偏愛放心花。煩惱俱無遠嘆嗟。日當舊竿不教斜。玉兔
    桃源行原文_桃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雨過

    趙文宋代〕雨過山田物物穰,齋庖煮豆喜初嘗。茸茸綠莢牛毛淺,戢戢明珠蚌蛤長。不直畫堂擎玉腕,只宜吟客飽藜腸。食餘
  • 春望雜詠遠樹

    宋祁宋代〕如帷復如薺,歷歷映滄洲。故障千里目,剩作一重愁。
    桃源行原文_桃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公辟州宅月夜偶成

    秦觀宋代〕新秋過雨月如霜,緩足蓬萊徹上方。翠木玲瓏藏寶界,白煙濃淡鎖華堂。書名越艷誰興發,角動單于自感傷。山似
    桃源行原文_桃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堯山冬雪

    劉志行宋代〕洪濛一判天地曉,萬古茲山青未了。朔南聲教本一源,大地圖輿古無考。玄冥此來事遊戲,剪水作花南到地。臘前
  • 和開之社日

    洪咨夔宋代〕久要來新燕,檐花泫曉霏。治聾憨舅醉,廢讀惰孫歸。鶻突輸贏局,醒鬆脫著及。一簾春寂寂,誰解識吾機。
  • 頌古十五首

    釋慧遠宋代〕換捶胸明哭老爺,棺材未出死屍斜。不如掘地深埋卻,管取來年吃嫩茄。
  • 和陶飲酒二十首

    蘇軾宋代〕籃輿兀醉守,路轉古城隅。酒力如過雨,清風消半途。前山正可數,後騎且勿驅。我緣在東南,往寄白髮余。遙知
    桃源行原文_桃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官滿趨朝留滯吳門即事書懷十首

    仲並宋代〕春服何當詠舞雩,鳳池今是魯真儒。向令未解邊城戍,能對東風一笑無。
  • 晚次江上

    文同宋代〕宛轉下江岸,霜風繞人衣。翩翩渚鴻墮,冉冉林鴉歸。前壑已重靄,遠峰猶落暉。孤舟欲何處,劃浪去如飛。
    桃源行原文_桃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塘閘

    楊萬里宋代〕山逢塘閘冠南中,小大高低十九峰。東畔連尖尤秀絕,一雙銅綠翠鋪茸。
    桃源行原文_桃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祝壽

    甄良友宋代〕希夷本是儒先祖。雲仍來自神仙所。前日一陽生。德星今夜明。靈椿殊未老。仙桂雙雙好。好是百花魁。年年稱壽
    桃源行原文_桃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九日

    強至宋代〕霜淨乾坤闊,登高極古台。秋聲楓幾落,客眼菊三開。短髮頻看帽,寒吟間引杯。籬邊空意緒,難得白衣來。
    桃源行原文_桃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文顯和答旦字韻詩再用前韻寄文顯

    趙蕃宋代〕憶昔追隨昏復旦,負郭雖賒足忘倦。別之未覺夢魂疏,但恨有時音信斷。世間變化何不有,深谷寧須問高岸。我今
  • 定齋

    鄭會宋代〕亂葉不停風袞袞,狂瀾既倒浪滔滔。碧潭深處無人見,歸盡浮雲月正高。
    桃源行原文_桃源行的賞析_古詩文
桃源行原文_桃源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