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女冠暢師

作者:秦觀 朝代:宋代

贈女冠暢師原文

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烏紗裹寒玉。
飄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塵俗。
霧合雲窗人莫窺,門前車馬任東西。
禮罷曉壇春日靜,落紅滿地乳鴉啼。

詩詞問答

問:贈女冠暢師的作者是誰?答:秦觀
問:贈女冠暢師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贈女冠暢師是什麼體裁?答:七古
問:秦觀的名句有哪些?答:秦觀名句大全

秦觀贈女冠暢師書法欣賞

秦觀贈女冠暢師書法作品欣賞
贈女冠暢師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暢師的眼睛明亮如秋水,纖腰細如束素帛,頭上一幅青布道巾,包裹著猶如冰肌玉骨的美人。
她翩翩儀態就仿佛藐姑射山上神仙的姿容,回頭再看人間粉黛都像塵土般庸俗。
她清幽的住處雲霧繚繞有如仙境,別人輕易看不見她;門前遊春公子車水馬龍,但她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早晨她做完齋戒功課後即顯得心境安寧,縱然在這樣的春日裡,落紅滿地,乳鴉鳴囀,她也始終不為所動,真誠奉道。

注釋
①女冠:女道士。《舊唐書·則 * 後紀》:“僧尼處道士女冠之前。”《宋史·徽宗紀》:“宣和元年,詔改女冠為女道。”師:對道士的尊稱。
②瞳人:瞳孔。唐李賀《唐兒歌》:“骨重神寒天廟器,一雙瞳人剪秋水。”腰如束:戰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腰如束素,齒如含貝。”謂腰細如束素帛。
③寒玉:玉質清涼。五代僧貫休《題淮南惠照寺律師院》詩:“儀冠凝寒玉,端居似沃州。”此喻美人形象之清俊,猶冰肌玉骨。
④姑射姿:即神仙姿。語出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
⑤“回看”句:唐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此用其意。粉黛:借指美女。
⑥霧閣雲窗:喻居處之深幽。唐韓愈《華山女》詩:“雲窗霧閣事恍惚,重重翠幔深金屏。”這裡“雲窗”指暢道姑住所。
⑦“門前”句:唐白居易《琵琶行》:“門前冷下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⑧禮罷曉壇:指道教之齋戒儀式。據《洞玄靈寶五感文》云:“齋戒前須築壇三層。”《隋書·經籍志》則謂先要齋戒沐浴,斷葷腥,然後入壇。
⑨乳鴉:幼鴉。宋趙長卿(一說秦觀)《昭君怨》詞:“隔葉乳鴉聲軟,號斷日斜陰轉。”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七言古詩。同《淮海詞》相比,秦觀詩中的愛情題材顯得太少,百不二三。此詩是其中重要的一首。也許詩人仍信守詩詞嚴分畛域的觀點,因此將愛情題材寫入詞中,而用詩來表現其他的內容。即使在詩中寫到愛情,也是格調高雅,風格清新。
一二句實寫暢道姑的美貌。她眼波清澈,身段窈窕,容貌清俊,這三者能顯示一個青年女性的美,卻沒有表現出多少特色;而當詩人為她配置上一幅青布道巾,暢道姑頓時顯得別具風韻。“烏紗”是道姑特有的裝束,於是其道姑身份就不言自明。而且由“烏紗”“寒玉”這類形象構成的冷色調的意境,表現出這位女道士既和一般粉白黛綠的美女不同,也和韓愈《華山女》所寫的“洗妝拭面著冠帔,白咽紅頰長眉青”的風流女道士有異。刻畫人物能寫出這種不可移易的特點,表現了藝術家的匠心。
“飄然自有姑射姿”,其意思頗近於白居易《長恨歌》描寫楊貴妃時所說的“天生麗質”,但不說“麗質”而說“姑射姿”,又著以“飄然”二字;所表現的意境便大不相同:一凡俗,而一有仙氣。此處為讀者展開一片虛無縹緲的神仙世界,正切合此女子的道姑身份。這樣,暢道姑就不再立身人間,而是超然立於神仙之境了。惟其如此,下句的“回看”就是來自神仙世界的對整個人間的掃視;而所見人間粉黛,是“皆塵俗”的。一個“皆”字表明毫無例外,同時也顯示出,只有暢道姑的美,才達到了超凡脫俗的境地。詩到這裡,她的美貌、她的仙氣,栩栩如生,作者無須再贊以他詞了。
下半首轉向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畫。“霧閣雲窗人莫窺”,其實只是說她居於深院,別人輕易看不見她,但出之以暗喻,既藉此造成一種迷離惝恍的意境,又顯得含蓄有味。這一句是從客觀環境表現人物不與紅塵相接的一面。“門前”句則從其心境超脫上進一步寫,她即使身近紅塵,亦可心游其外。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其五說:“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秦觀化用其意。說“門前”,可見距離之近;說“東西”,可見往返之頻。“門前車馬”,“東西”往返,其中有許多遊春的公子。而這些,恰恰是暢道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至於她的反應,詩中的回答是:“任東西。”“任”字下得有力。喧者自喧,寂者自寂,暢道姑不為所動。這正是“心遠地自偏”。
暢道姑既如此真心誠意地忘情塵俗,潛心奉道,詩人就按照這一邏輯,點出她“禮曉壇”的細節;但不再展開,而是著一“罷”字,跳了過去,然後集中筆墨描寫暢道姑活動的背景——“春日靜”。這是別具深意的。
這是一個寧靜的春日。落紅滿地,啼鳥鳴囀。而暢道姑不為所動,任其自落自啼,人物與景物的這種關係是很值得尋味的。秦觀《千秋歲·水邊沙外》說:“花影亂,鶯聲碎。……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花落鳥啼的暮春景色總易觸發流光易逝的悲慨,尤其是青年女子,更易產生青春虛度的痛苦和嘆息。但暢道姑卻別具一種情懷。她真誠奉道,從未因韶華的凋零而產生過惆悵之情,她坦然,寧靜,所以花落鳥啼在她眼裡不過是尋常景色,引不起感情的波瀾。她照常全神貫注地焚香祭禱。暮春尚且如此,其他季節更不言而喻了。“落紅滿地乳鴉啼”,以景結情,雋永有味。《桐江詩話》以此道姑為神仙中人,殆不虛也。

標籤:寫人女子

詩詞推薦

  • 採蓮子·菡萏香蓮十頃陂

    皇甫松唐代〕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採蓮遲。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
  • 菩薩蠻·夜來皓月才當午

    溫庭筠唐代〕夜來皓月才當午,重簾悄悄無人語。深處麝煙長,臥時留薄妝。當年還自惜,往事那堪憶。花露月明殘,錦衾知曉
    贈女冠暢師原文_贈女冠暢師的賞析_古詩文
  • 不見(近無李白訊息)

    杜甫唐代〕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贈女冠暢師原文_贈女冠暢師的賞析_古詩文
  • 廣謫仙怨·胡塵犯闕沖關

    竇弘余唐代〕天寶十五載正月,安祿山反,陷沒洛陽。王師敗績,關門不守。車駕幸蜀,途次馬嵬驛,六軍不發,賜貴妃自盡,
  • 塞下曲

    李益唐代〕伏波惟願裹屍還,定遠何鬚生入關。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贈女冠暢師原文_贈女冠暢師的賞析_古詩文
  • 宮中行樂詞其一

    李白唐代〕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每出深宮裡,常隨步輦歸。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贈女冠暢師原文_贈女冠暢師的賞析_古詩文
  • 齊國佐不辱命

    左丘明先秦〕晉師從齊師,入自丘輿,擊馬陘。  齊侯使賓媚人賂以紀甗、玉磬與地。“不可,則聽客之所為。”  賓媚人
  • 澤陂

    佚名先秦〕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彼澤之陂,有蒲與蕳。有美一人,碩大且卷。
  • 酬丁柴桑

    陶淵明魏晉〕有客有客,爰來宦止。秉直司聰,惠於百里。飱勝如歸,聆善若始。匪惟諧也,屢有良游。載言載眺,以寫我憂。
  • 破陣子·春景

    晏殊宋代〕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里逢迎。
    贈女冠暢師原文_贈女冠暢師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天台僧

    賈島唐代〕遠夢歸華頂,扁舟背岳陽。寒蔬修淨食,夜浪動禪床。雁過孤峰曉,猿啼一樹霜。身心無別念,余習在詩章。
    贈女冠暢師原文_贈女冠暢師的賞析_古詩文
  • 釣雪亭

    姜夔宋代〕闌乾風冷雪漫漫,惆悵無人把釣竿。時有官船橋畔過,白鷗飛去落前灘。
    贈女冠暢師原文_贈女冠暢師的賞析_古詩文
  • 荷葉杯·弱柳好花盡拆

    顧敻五代〕弱柳好花盡拆,晴陌。陌上少年郎,滿身蘭麝撲人香。狂么狂,狂么狂?
  • 戰城南

    吳均南北朝〕躞蹀青驪馬,往戰城南畿。五歷魚麗陣,三入九重圍。名懾武安將,血污秦王衣。為君意氣重,無功終不歸。
  • 採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

    吳文英宋代〕水亭花上三更月,扇與人閒。弄影闌乾。玉燕重抽攏墜簪。心期偷卜新蓮子,秋入眉山。翠破紅殘。半簟湘波生曉
    贈女冠暢師原文_贈女冠暢師的賞析_古詩文
  • 綿蠻

    佚名先秦〕綿蠻黃鳥,止於丘阿。道之雲遠,我勞如何。飲之食之,教之誨之。命彼後車,謂之載之。綿蠻黃鳥,止於丘隅。
    贈女冠暢師原文_贈女冠暢師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李白唐代〕廓落青雲心,結交黃金盡。富貴翻相忘,令人忽自曬。蹭蹬鬢毛斑,盛時難再還。巨源咄石生,何事馬蹄間?綠蘿
    贈女冠暢師原文_贈女冠暢師的賞析_古詩文
  • 紅樓夢十二曲——聰明累

    曹雪芹清代〕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
    贈女冠暢師原文_贈女冠暢師的賞析_古詩文
  • 采樵作①

    孟浩然唐代〕采樵入深山,山深樹重疊。②橋崩臥查擁,路險垂藤接。③日落伴將稀,山風拂薜衣。③長歌負輕策,平野望煙歸
    贈女冠暢師原文_贈女冠暢師的賞析_古詩文
  • 採蓮曲

    吳均南北朝〕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贈女冠暢師原文_贈女冠暢師的賞析_古詩文
贈女冠暢師原文_贈女冠暢師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