駒支不屈於晉

作者:左丘明 朝代:先秦

駒支不屈於晉原文

會於向,將執戎子駒支。范宣子親數諸朝。曰:“來,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於瓜州,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與女剖分而食之。今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蓋言語漏泄,則職女之由。詰朝之事,爾無與焉!與,將執女。”

對曰:“昔秦人負恃其眾,貪於土地,逐我諸戎。惠公蠲其大德,謂我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棄。賜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我諸戎除翦其荊棘,驅其狐狸豺狼,以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於今不貳。昔文公與秦伐鄭,秦人竊與鄭盟而舍戍焉,於是乎有餚之師。晉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師不復,我諸戎實然。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與晉踣之,戎何以不免?自是以來,晉之百役,與我諸戎相繼於時,以從執政,猶餚志也,豈敢離逷?令官之師旅,無乃實有所闕,以攜諸侯,而罪我諸戎。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何惡之能為?不與於會,亦無瞢焉。”賦《青蠅》而退。

宣子辭焉,使即事於會,成愷悌也。

詩詞問答

問:駒支不屈於晉的作者是誰?答:左丘明
問:駒支不屈於晉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駒支不屈於晉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問:左丘明的名句有哪些?答:左丘明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一
  晉國范宣子同各國大夫在向地會晤。會晤時準備拘捕姜戎首領駒支。范宣子親自在殿上指責他,說:“來!姜戎氏!從前秦國人在瓜州追逐你的祖父吾離,你祖父吾離身披白茅,頭戴荊條,前來歸附我們先君。我們先君惠公僅有不多的田地,還與你們平分了,以供給食用。現在諸侯事奉我們國君不如從前了,大概是言語泄漏了出去,主要是由於你的緣故。明早會晤的事,你不要參加了。參加,就拘捕你。”駒支回答說:“從前秦國人倚仗他們人多,對土地貪得無厭,驅逐我們戎人。惠公表示了大恩大德,說我們戎人,是四岳的後代,不要拋棄這些人。賜給我們南部邊境的田地,那裡是狐狸居住,豺狼吼叫的地方。我們戎人剷除了那裡的荊棘,驅逐了那裡的狐狸豺狼,成為先君不侵擾不背叛的臣屬,直到現在沒有二心。”
  “從前文公與秦國討伐鄭國,秦國人偷偷與鄭國訂盟,並在鄭國安置了戍守的人,於是就發生了餚山之戰。晉軍在前面迎擊,戎人在後面抵抗,秦軍有來無回,實在是我們戎人使他陷入這個境地的。譬如捕鹿,晉國人抓住它的角,戎人拖住它的腿,與晉國人一起將它摔倒。戎人為什麼不能免於罪?從這次戰役以來,晉國的所有戰役,我們戎人都是相繼按時參加,前來追隨執政,同餚山之戰時的心意一樣,豈敢背離疏遠?現在執政下面的大夫們恐怕的確有不足的地方,而使諸侯離心,卻歸咎我們戎人!我們戎人的飲食衣服與華夏之族不同,貨幣不通,言語不同,怎能去做壞事?不到會參加,也沒有什麼可煩惱的。”
  於是朗誦了《青蠅》一詩,然後退出。宣子表示道歉,並讓他到會參與事務,以便成全自己平易近人的君子的聲名。

譯文二
  晉國和諸侯各國在向地集會,準備拘捕姜戎族的首領駒支。晉國大夫范宣子在朝會上親自指責他,說:“過來,姜戎氏!從前秦國人把你祖父吾離從瓜州趕走,你祖父吾離披著茅草衣、戴著荊條帽前來投奔我國先君。我先君惠公當時有不多的田地,卻與你們平分來養活你們。如今諸侯侍奉我們寡君不如從前,大概說話泄漏了什麼機密,這主要是你造成的。明天的會議,你不要參加了!你要是參加,就把你抓起來!”
  駒支回答說:“從前秦國人仗著他們人多,貪婪地掠奪土地,把我們各部落戎人從祖居地趕走。貴國君惠公顯示他崇高的品德,認為我們各部戎人都是四岳的後代,不該這樣拋棄滅絕。他賜給我們南部邊疆的土地,那裡是狐狸居住、豺狼嗥叫的地方。我們各部戎人砍除了那裡的荊棘,趕走了那裡的狐狸、豺狼,從此成了貴國先君既不內侵也不外叛的臣屬,直到如今忠誠不二。從前文公與秦國攻打鄭國,秦國人私下裡同鄭國人訂立盟約,留下軍隊在那裡駐守,因此而發生餚地戰役。當時晉軍在前面抵抗,我們戎人在後面進擊,秦軍全軍覆沒,實在是我們戎人出了大力。這就如同捕鹿,晉國人抓住它的角,戎人拖住它的後腿,和晉國人一起把它掀倒。戎人為什麼不能免於罪責呢?從那時以來,晉國多次出兵征戰,我戎人各部從來緊跟其後,時時追隨貴國執政,還是像餚之戰時那樣心志如一,豈敢疏遠背離?如今貴國軍旅中的長官可能真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夠,使得諸侯叛離,你們卻怪罪我們戎人!我們各部戎人服飾飲食(習俗)不與華夏相同,禮儀使者不相往來,言語不通,能做什麼對貴國不利的壞事?不參加盟會的事務,我也不會慚愧。”
  駒支朗讀了《青蠅》詩退了下去,范宣子連忙道歉,請他參加會議事務,同時也成全了自己和藹可親的君子美名。

注釋
向:吳地,在今安徽懷遠縣西南。
戎子駒支:姜戎族的首領,名駒支。姜戎,戎族的一個部落。
數:音鼠,歷數其罪。
乃祖:你的祖父。瓜州:地名,在今甘肅敦煌西。
苫(shān)蓋:用草編成的覆蓋物。
不腆(tiǎn):不豐厚,不多。
女:通“汝”,你。
職:主要。
詰朝:明日。
蠲(juān):顯示。
四岳:傳說為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裔胄:後嗣。
亢:抗。
掎:拉住,拖住。
踣;同“仆”。
猶餚志也:還是像在餚作戰時那樣忠心。
逷;音惕,遠。
攜:離,疏遠。
贄幣:古人見面時所贈送的禮物。贄幣不通,喻沒有往來。
瞢:音孟,悶,不舒暢。
青繩:《詩經·小雅》中的一篇,主旨是希望君子莫信饞言。
辭:道歉。
成:成全。愷悌:和樂平易。

詩文賞析

《駒支不屈於晉》在晉與諸侯“會於向”這一歷史事件中,只不過是一段小插曲,然而它卻有不同尋常的認識價值。這是中國古代民族關係史上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它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當時少數民族在霸權制度下所受壓迫的深重,也讓我們從駒支與范宣子的衝突與和解中看到了古代各民族既鬥爭又融合的複雜關係的縮影。通過個性化的語言表現人物性格是《駒支不屈於晉》的一大特點。

先看范宣子,一上來就是:“來,姜戎氏!”像怒氣沖沖的主人呼喚惹了禍的奴隸,凶神惡煞,怒目而視,語氣咄咄逼人,態度粗魯生硬。接著居高臨下,誇示晉先君對諸戎的大德大恩,而後毫無根據地把“今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的罪責一股腦推給駒支。“蓋言語漏泄”,分明是推測、懷疑,“職女之由”,則是武斷定罪,“與,將執女!”恐嚇之聲,令人不寒而慄!范宣子頤指氣使、不可一世的神態纖毫畢見。

駒支面對氣勢洶洶的指斥,面對即將遭受拘捕的厄運,則臨危不懼,據理力爭。針對范宣子強加於己的不實之詞,逐層辯駁,洗刷被潑在身上的污水,維護自己和部落的清白。從答話可以看出,駒支雖為戎族首領,但其語言藝術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他的語言有以下幾個特點:(1)把握分寸,恰到好處。他對范宣子的無端指責,既針鋒相對又沒有過激言辭,既不掩惠公之德,也不蒙不白之冤。(2)邏輯嚴密,形象生動。先感惠公之德,再表戎對晉之功,以事實為據,證明自己對晉“不侵不叛”,忠心“不貳”。最後以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何惡之能為”的事實駁斥范宣子強加的罪名,環環相扣,天衣無縫。尤其是關於“捕鹿”的比喻,極為確切生動,且符合人物的身份。(3)賦詩言志,頗具策略。《青蠅》所賦:“愷悌君子,無信讒言”,駒支將范宣子惡意相加的罪名解釋為“聽信讒言”,給了范宣子一個下台的台階,把范宣子說成“愷悌君子”,也讓這位盛氣凌人的大人物感覺舒服。其實駒支似乎設了一個看不見的圈套:是“愷悌君子”就不要聽信讒言,否則就不是“愷悌君子”。春秋時代,諸侯外交,講究賦詩言志。范宣子沒有賦詩言志,反不如駒支,說明駒支勝過范宣子,夷狄勝過華夏。這一點,恐怕不是《左傳》作者的初衷吧。

標籤:古文觀止讚美寫人

詩詞推薦

  • 玉樓春·瓊酥酒面風吹醒

    晏幾道宋代〕瓊酥酒面風吹醒。一縷斜紅臨晚鏡。小顰微笑盡妖嬈,淺注輕勻長淡淨。手挪梅蕊尋香徑。正是佳期期未定。春來
    駒支不屈於晉原文_駒支不屈於晉的賞析_古詩文
  • 曾子易簀

    佚名先秦〕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子
  • 銅雀妓二首

    王勃唐代〕金鳳鄰銅雀,漳河望鄴城。君王無處所,台榭若平生。舞席紛何就,歌梁儼未傾。西陵松檟冷,誰見綺羅情。妾本
  • 八六子·洞房深

    杜牧唐代〕洞房深,畫屏燈照,山色凝翠沉沉。聽夜雨冷滴芭蕉,驚斷紅窗好夢,龍煙細飄繡衾。辭恩久歸長信,鳳帳蕭疏,
    駒支不屈於晉原文_駒支不屈於晉的賞析_古詩文
  • 喜遷鶯·霜天秋曉

    蔡挺宋代〕霜天秋曉,正紫塞故壘,黃雲衰草。漢馬嘶風,邊鴻叫月,隴上鐵衣寒早。劍歌騎曲悲壯,盡道君恩須報。塞垣樂
  • 五美吟·紅拂

    曹雪芹清代〕長揖雄談態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尸居餘氣楊公幕,豈得羈縻女丈夫?
  • 樵夫

    蕭德藻宋代〕一擔乾柴古渡頭,盤纏一日頗優遊。歸來澗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謀。
    駒支不屈於晉原文_駒支不屈於晉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少府監李丞山池

    李頎唐代〕能向府亭內,置茲山與林。他人驌驦馬,而我薜蘿心。雨止禁門肅,鶯啼官柳深。長廊閟軍器,積水背城陰。窗外
  • 送楊少尹序

    韓愈唐代〕昔疏廣、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於是公卿設供帳,祖道都門外,車數百輛;道路觀者,多嘆息泣下,共
  • 送贊律師歸嵩山

    清江唐代〕禪客歸心急,山深定易安。清貧修道苦,孝友別家難。雪路侵溪轉,花宮映岳看。到時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駒支不屈於晉原文_駒支不屈於晉的賞析_古詩文
  • 思佳客 賦半面女髑髏

    吳文英宋代〕釵燕攏雲睡起時。隔牆折得杏花枝。青春半面妝如畫,細雨三更花又飛。輕愛別,舊相知。斷腸青冢幾斜暉。斷紅
  • 夢李白二首·其一

    杜甫唐代〕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訊息。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魂來
  • 使至塞上

    王維唐代〕腳踏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吳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駒支不屈於晉原文_駒支不屈於晉的賞析_古詩文
  • 雪裡梅花詩

    陰鏗南北朝〕春近寒雖轉,梅舒雪尚飄。從風還共落,照日不俱銷。葉開隨足影,花多助重條。今來漸異昨,向晚判勝朝。
  • 司馬季主論卜

    劉基明代〕東陵侯既廢,過司馬季主而卜焉。季主曰:“君侯何卜也?”東陵侯曰:“久臥者思起,久蟄者思啟,久懣者思嚏
  •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 代李敬業討武曌檄

    駱賓王唐代〕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 * 。潛隱先帝之私,陰圖
  • 六國論

    蘇洵宋代〕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
  • 書陸放翁詩卷後

    林景熙宋代〕天寶詩人詩有史,杜鵑再拜淚如水。龜堂一老旗鼓雄,勁氣往往摩其壘。輕裘駿馬成都花,冰甌雪碗建溪茶。承平
    駒支不屈於晉原文_駒支不屈於晉的賞析_古詩文
  • 段太尉逸事狀

    柳宗元唐代〕太尉始為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邠人偷嗜暴
  • 采樵作①

    孟浩然唐代〕采樵入深山,山深樹重疊。②橋崩臥查擁,路險垂藤接。③日落伴將稀,山風拂薜衣。③長歌負輕策,平野望煙歸
    駒支不屈於晉原文_駒支不屈於晉的賞析_古詩文
駒支不屈於晉原文_駒支不屈於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