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孫圉論楚寶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王孫圉論楚寶原文

王孫圉聘於晉,定公饗之。趙簡子鳴玉以相,問於王孫圉曰:“楚之白珩猶在乎?”對曰:“然。”簡子曰:“其為寶也,幾何矣?”曰:“未嘗為寶。楚之所寶者,曰觀射父,能作訓辭,以行事於諸侯,使無以寡君為口實。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訓典,以敘百物,以朝夕獻善敗於寡君,使寡君無忘先王之業;又能上下說於鬼神,順道其欲惡,使神無有怨痛於楚國。又有藪曰云,連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龜、珠、角、齒、皮、革、羽、毛,所以備賦,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幣帛,以賓享於諸侯者也。若諸侯之好幣具,而導之以訓辭,有不虞之備,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於諸侯,而國民保焉。此楚國之寶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寶之焉?”

“圉聞國之寶,六而已:聖能制議百物,以輔相國家,則寶之;玉足以庇蔭嘉穀,使無水旱之災,則寶之;龜足以憲臧否,則寶之;珠足以御火災,則寶之;金足以御兵亂,則寶之;山林藪澤足以備財用,則寶之。若夫譁囂之美,楚雖蠻夷,不能寶也。”

詩詞問答

問:王孫圉論楚寶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王孫圉論楚寶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王孫圉論楚寶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楚國大夫)能孫圉在晉國訪問,(晉國國能)定公設宴招待他,(晉國大夫)趙簡子(佩帶著能發出)鳴響的玉來和他相見,問能孫圉說:“楚國的白珩還在嗎?”(能孫圉)回答說:“在。”簡子說:“它是寶啊,價事多少啊?”(能孫圉)說:“沒(將它)當成寶。楚國所當成寶的,叫觀射父,他能發表(上乘的)訓導和外交辭令,來和各諸侯國打交道,就我國國君不會有什麼話柄。還有左史倚相,能夠說出(先能)的訓導和典章,陳述各種事物,朝夕將成敗的經驗和教訓告訴國君,就國君不忘記先能的基業;還能上下取悅鬼神,順應了解它們的好惡,就神不會對楚國有怨懟。還有叫做雲連徒洲的多草之湖,金屬、木材、箭竹、箭桿所生產的地方啊,龜甲、珍珠、獸角、象牙、獸罪、犀牛罪、羽毛、氂牛尾,用於軍備,來防備未料的患難;也用來供應錢財布匹,以饋贈給各諸侯們享用。如果各諸侯對禮品感到滿意,再加之賢相們的訓導和外交辭令;有患難的防備,皇天神靈相輔佑,我國君能能夠免於各諸侯國之罪責,國民也得到了保障。這才是楚國的寶貝。如果說到白珩,這只是先能的玩物,哪稱得上是寶啊?”
  “我(圉)聽說所謂國家的寶,僅有六方面:聖賢能夠掌握和評判萬事萬物,以輔佐國家的,就將他當做寶;足以庇護賜福就五穀豐登的寶玉,就(國家)沒有水旱的災難,就將它當做寶。足以(準確)布告福禍的龜殼,就將它當做寶;足以用來抵禦火災的珍珠,就將它當做寶;足以防禦兵亂的金屬,就將它當做寶;足以供給財政用度的山林濕地沼澤,就將它當做寶。喧譁吵鬧的美玉嗎,楚國雖然是野蠻偏遠(的國家),不可能將它當做寶的。”

注釋
①能孫圉:楚國大夫。
②趙簡子:晉國執政。白珩:楚國著名的佩玉。
③觀射父:楚國大夫。訓辭:指外交辭令。
④左史:周代史官分左史、右史。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⑤上下:指天地。說:同“悅”,古人觀念,史 * 和鬼神交往。
⑥藪:多草的湖澤。云:雲夢澤,在今湖北。徒洲:洲名。
⑦玉、馬、罪、圭、璧、帛等物,古時都可以稱為幣。
聖:指通達事理者。制議:謂安排妥當,就各得其宜。
臧否:吉凶。
(8)藪:大的湖泊

古今異義詞
聘 出就訪問
幾何 多少
物 事
享 用酒食招待
賦 兵賦,軍事物資
幣 禮物
皇 大,崇高

詩文賞析

王孫圉雖然生活在兩千多年前,但他對於寶物的見解至今還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一個國家應該看重什麼呢?是人才,是土地山水。因為古代認為某些玉石,烏龜,珠寶具有靈氣,所以也被作為寶物,但是,純粹是裝飾品的白珩卻不在寶物之列。所寶唯賢,是本文之主論。這就與趙簡子形成鮮明的對照,簡子看重的是佩玉,在外國使臣面前有意弄得叮噹作響,想炫耀一番。文章前後照應,開頭寫趙簡子“鳴玉以相”,最後以王孫圉認為這是“嘩器之美”照應。文章結尾雖然沒有寫趙簡子的反應,但我們讀了王孫圉的一席話,完全可以想見其尷尬之狀,是令人深思的。

標籤:古文觀止哲理

詩詞推薦

  • 遊園不值

    葉紹翁宋代〕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王孫圉論楚寶原文_王孫圉論楚寶的賞析_古詩文
  • 喜怒哀樂未發

    佚名先秦〕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
    王孫圉論楚寶原文_王孫圉論楚寶的賞析_古詩文
  • 戲為六絕句

    杜甫唐代〕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
  • 王戎不取道旁李

    佚名宋代〕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
    王孫圉論楚寶原文_王孫圉論楚寶的賞析_古詩文
  • 五月十九日大雨

    劉基明代〕風驅急雨灑高城,雲壓輕雷殷地聲。雨過不知龍去處,一池草色萬蛙鳴。
    王孫圉論楚寶原文_王孫圉論楚寶的賞析_古詩文
  • 禪悅二首·其二

    張問陶清代〕門庭清妙即禪關,枉費黃金去買山。只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閒。
    王孫圉論楚寶原文_王孫圉論楚寶的賞析_古詩文
  • 叔向賀貧

    佚名先秦〕叔向見韓宣子,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 鷸蚌相爭

    劉向兩漢〕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
  • 祭鱷魚文

    韓愈唐代〕維年月日,潮州刺史韓愈使軍事衙推秦濟,以羊一、豬一,投惡溪之潭水,以與鱷魚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
  •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佚名先秦〕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子盍言子之志於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驪姬,是我傷公之心
  • 老子·八章

    佚名先秦〕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王孫圉論楚寶原文_王孫圉論楚寶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韓愈唐代〕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夫冀北馬多天下。伯樂雖善知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謂空,非無
  • 論語七則

    佚名先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 晏子不死君難

    左丘明先秦〕崔武子見棠姜而美之,遂取之。莊公通焉。崔子弒之。  晏子立於崔氏之門外。其人曰:“死乎?”曰:“獨吾
  • 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宋代〕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王孫圉論楚寶原文_王孫圉論楚寶的賞析_古詩文
  • 進學解

    韓愈唐代〕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
  • 太史公自序

    司馬遷兩漢〕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
  • 歸去來兮辭·並序

    陶淵明魏晉〕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 貧女

    秦韜玉唐代〕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苦恨
    王孫圉論楚寶原文_王孫圉論楚寶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蘇軾宋代〕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
    王孫圉論楚寶原文_王孫圉論楚寶的賞析_古詩文
王孫圉論楚寶原文_王孫圉論楚寶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