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故人·燭影搖紅

作者:王詵 朝代:宋代

憶故人·燭影搖紅原文

燭影搖紅,向夜闌,乍酒醒、心情懶。尊前誰為唱《陽關》,離恨天涯遠。
無奈雲沉雨散。憑闌乾、東風淚眼。海棠開後,燕子來時,黃昏庭院。

詩詞問答

問:憶故人·燭影搖紅的作者是誰?答:王詵
問:憶故人·燭影搖紅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夜闌人靜,我從沉醉中醒片,獨自對著微微搖動的燭光,《然神傷。我不禁回憶昨夜在送別的酒席上,我為他唱起的《陽關三疊》。而現在,他已離我遠去,讓我的離愁別恨追隨他直到天涯。
我深感無奈,往日歡愉已煙消雲散。清晨起片,我憑欄遠眺,不見他的蹤跡。一陣東風吹片,我不由悲從中片,淚如潮湧。就這樣痴痴凝望。不知不覺已黃昏,海棠花已謝,燕子正歸巢。夕陽下,庭院更顯淒清寂寞。

注釋
憶故人:詞牌名。王詞原為小令,或名《憶故人》。五十字,前片二仄韻,後片三仄韻。周作演為慢曲,《夢窗詞集》入“大石調”。九十六字,前後片各五仄韻。後為“燭影搖紅”。
夜闌:夜深。
尊前: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陽關:即《陽關曲》。

詩文賞析

這首《憶故人》詞意與調名相仿佛,為代言體形式,寫的是一個痴情女子對故人的憶念。全詞深情譴綣,感人至深。

首四句寫女主人公深夜酒醒時的情景。“燭影搖紅”,寫的是夜間洞房深處的靜態:當時夜闌人靜,萬籟俱寂,女主人公剛剛酒醒,睜開惺忪的醉眼看看室內,只覺得空蕩蕩的、靜悄悄的,唯有一枝孤零零的蠟燭搖著紅色的光焰。“長”字狀靜定空氣中之麝煙,似目前:“搖”字形容微風中之燭光,亦分明可睹。後來湯顯祖《牡丹亭》燭影搖紅,意趣盎然引人遐想。“向夜闌”,是說臨近天曉。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卷三說:“向,猶臨也。”“夜闌”,是說夜將殘盡。更深夜闌之際,女主人公宿酒初醒,神思慵怠。著一“懶”字,寫出了她心情之失意落拓。雖未言“憶”,而回憶之意已隱然逗出。“尊前”二句,才開始落到憶字上。這裡的倒敘不是平鋪直敘地回憶,而是人物抒情時將往事自然而然地帶出來,這樣就比客觀地描述要生動得多,感人得多。“尊前誰為唱《陽關》”,說的是餞別故人之時,她無可奈何地唱了一曲送別之歌。至此,可知她的“酒醒”乃是餞別時喝醉了的,前呼後應,針腳綿密。“誰為”二字,飽含著幽怨。她雖然唱了《陽關》,但又是懊悔,又是怨恨,充滿了自怨自艾的情緒,至於為何,又不點透,這樣此句便更含蓄蘊藉,耐人尋味。“離恨天涯遠”,蟬聯上句,意境又進一步拓開。大凡詞中寫離情的,常常說“魂夢繞天涯”,此處女主人公本睡中,卻直接用了“離恨”,這就避免了落套。此詞不主故常,剗盡華藻,直抒胸臆,純以情語見長。離恨遠至天涯,表明她的思緒也跟蹤故人而去,其情之深摯,露於言表。

下片起句用了一個典故,暗示幽會之後,故人音訊杳然。宋玉《高唐賦序》云:“妾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暗示楚懷王遇巫山神女,成為後世文人騷客寄跡青樓的代稱。“雲沉雨散”,暗示詞中女主人公乃是一名青樓女子。而冠以“無奈”二字,則加強了感 * 彩,似乎可以聽到這名不幸的青樓女子的嘆息聲。

以下幾句時間跨度較大,即從夜闌酒醒,到這時的倚闌遠眺,再到黃昏時的庭院。這長長的過程中,她幾乎無時無刻不思量。此詞意境空靈幽麗。黃庭堅云:“晉卿(王詵字)樂府,清麗幽遠,工江南諸賢季孟之間,”(《詞林紀事》卷五引)以這段評語來衡量此詞,也頗為恰切。從這幾句,可以想見女主人公斜倚闌乾,凝神遠望的神態。她那雙盈盈淚眼飽含著離情別緒,飽含著怨恨和憂思。“東風”二字,勾勒出她特定的氛圍中苦盼的神情,丰神獨具,頗有韻味。  

詞最後以景語作結。“海棠開後”,是說花落春殘,象徵女子的芳華易逝,境已慘矣:“燕子來時”,是以歸燕反襯故人之未歸,激發和增添女子之離思,情更悽然。此處化用晏殊《破陣子》之“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把“梨花”易為“海棠”,並壓縮為一聯四言偶句,以更為凝鍊的詞筆表現人物的傷春之感和念遠之情。這兩個並列的句子一寫花,一寫鳥,原為兩景,接著“黃昏庭院”一句,便把兩景融合一個統一的意境中,自然渾成,思致渺遠,真可謂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

標籤:婉約女子懷念

詩詞推薦

  • 獻仙音·吊雪香亭梅

    周密宋代〕松雪飄寒,嶺雲吹凍,紅破數椒春淺。襯舞台荒,浣妝池冷,淒涼市朝輕換。嘆花與人凋謝,依依歲華晚。共淒黯
    憶故人·燭影搖紅原文_憶故人·燭影搖紅的賞析_古詩文
  • 娘子軍

    佚名宋代〕唐高祖之第三女,微時嫁柴紹。高祖起兵反隋,紹與妻謀曰:“尊公欲掃平天下,紹欲迎接義旗,二人同去則不可
  • 憶江南·紅繡被

    牛嶠唐代〕紅繡被,兩兩間鴛鴦。不是鳥中偏愛爾,為緣交頸睡南塘。全勝薄情郎。
    憶故人·燭影搖紅原文_憶故人·燭影搖紅的賞析_古詩文
  • 蘇幕遮·草

    梅堯臣宋代〕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
    憶故人·燭影搖紅原文_憶故人·燭影搖紅的賞析_古詩文
  • 醉公子·岸柳垂金線

    顧敻五代〕岸柳垂金線,雨晴鶯百囀。家住綠楊邊,往來多少年。馬嘶芳草遠,高摟簾半掩。斂袖翠蛾攢,相逢爾許難。
  • 洞仙歌·冰肌玉骨

    蘇軾宋代〕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倚枕釵橫鬢亂。起來攜素手,庭戶無
    憶故人·燭影搖紅原文_憶故人·燭影搖紅的賞析_古詩文
  • 浪淘沙·極目楚天空

    幼卿宋代〕極目楚天空,雲雨無蹤,漫留遺恨鎖眉峰。自是荷花開較晚,孤負東風。 客館嘆飄蓬,聚散匆匆,揚鞭那忍驟花
  • 採蓮曲

    劉方平唐代〕落日清江里,荊歌艷楚腰。採蓮從小慣,十五即乘潮。
    憶故人·燭影搖紅原文_憶故人·燭影搖紅的賞析_古詩文
  • 採蓮子·船動湖光灩灩

    皇甫松唐代〕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憶故人·燭影搖紅原文_憶故人·燭影搖紅的賞析_古詩文
  • 御街行·霜風漸緊寒侵

    佚名宋代〕霜風漸緊寒侵被。聽孤雁、聲嘹唳。一聲聲送一聲悲,雲淡碧天如水。披衣起。告雁兒略住,聽我些兒事。塔兒南
    憶故人·燭影搖紅原文_憶故人·燭影搖紅的賞析_古詩文
  • 點絳唇·春眺

    凌廷堪〔清代〕青粉牆西,紫驄嘶過垂楊道。畫樓春早,一樹桃花笑。前夢迷離,人遠波聲小。年時到,越溪雲杳,風雨連天草。
  • 鵲橋仙·纖雲弄巧

    秦觀宋代〕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憶故人·燭影搖紅原文_憶故人·燭影搖紅的賞析_古詩文
  • 謁金門·春漏促

    韋莊唐代〕春漏促,金燼暗挑殘燭。一夜簾前風撼竹,夢魂相斷續。有個嬌嬈如玉,夜夜繡屏孤宿。閒抱琵琶尋舊曲,遠山眉
    憶故人·燭影搖紅原文_憶故人·燭影搖紅的賞析_古詩文
  • 聽張立本女吟

    高適唐代〕危冠廣袖楚宮妝,獨步閒庭逐夜涼。自把玉釵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憶故人·燭影搖紅原文_憶故人·燭影搖紅的賞析_古詩文
  • 金縷曲·次女繡孫

    俞樾〔清代〕次女繡孫,倚此詠落花,詞意悽惋。有云:“嘆年華,我亦愁中老”,余謂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廣其意,亦成一闋
  • 鷓鴣天·搭柳欄乾倚佇

    史達祖宋代〕搭柳欄乾倚佇頻,杏簾胡蝶繡床春。十年花骨東風淚,幾點螺香素壁塵。簫外月,夢中雲,秦樓楚殿可憐身。新愁
    憶故人·燭影搖紅原文_憶故人·燭影搖紅的賞析_古詩文
  • 踏莎行·晚景

    陳霆〔明代〕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烏鳶噪。夕陽倒影射疏林,江邊一帶芙蓉老。風暝寒煙,天低衰草,登樓望極群峰
    憶故人·燭影搖紅原文_憶故人·燭影搖紅的賞析_古詩文
  • 相見歡·年年負卻花期

    張惠言清代〕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憶故人·燭影搖紅原文_憶故人·燭影搖紅的賞析_古詩文
  • 酒泉子·長憶孤山

    潘閬宋代〕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開。輕棹去還來。芰荷香噴連雲閣。閣上清聲檐下鐸。別來塵土污人衣
  • 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

    馮延巳五代〕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
    憶故人·燭影搖紅原文_憶故人·燭影搖紅的賞析_古詩文
憶故人·燭影搖紅原文_憶故人·燭影搖紅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