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

作者:佚名 朝代:唐代

原文

五里灘頭風欲平,張帆舉棹覺船輕。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
滿眼風波多閃灼,看山卻似走來迎。子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詩詞問答

問:《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書法欣賞

佚名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書法作品欣賞
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船行至五里灘時風勢將要平息,馬上舉棹揚帆,船行瞬間輕鬆了許多。輕輕地搖著櫓不用划槳,船兒都行走的飛快。
放眼望去,只見微風吹來,水面上波光蕩漾。看著眼前的山,就好像是來迎接你似的,但當你仔細一看,山並沒有動,而是船在前行。

注釋
五里灘:河上的一個地名。
櫓:使船前進的工具,比槳長而大,安在船尾或船旁,用人搖。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反映船夫水上生活的抒情小詞,它寫的是狂風過後船夫們駕駛帆船前進的情景和心情。

詞一開頭就說”五里灘頭風欲平,張帆舉棹覺船輕”。五里灘,是這條河上的一個地名,“頭”是方位詞,它說明船已開到五里灘上了。帆船是需要藉助風力的,乘風破浪,船走得更快。但這種風必須是順風。如果吹來的風是旋風,或逆風,那就不但不能幫助帆船前進,而且還會帶來危險,所以是不能張帆的。在五里灘以前,船夫們遇到的顯然不是順風。他們經過一場和狂風惡浪的搏鬥以後,觀察到風勢將要平息,也就是“風欲平”了,就馬上扯起帆來。在這個當兒,大家雖然還在繼續舉棹搖般,卻產生了“覺船輕”的感覺。“棹[zhào]”,槳板,舉棹就是打槳板。既然風力可以代替人力,何必還要打槳搖櫓呢,於是,便“柔櫓不施停卻棹”吧。在文學作品中常把櫓稱為柔櫓,以形容櫓的得心應手。櫓的外形有點兒象槳,安在船梢或船旁,用人搖動,它會象魚的尾和鰭[qí]一樣,通過撥水,產主推動力。“施”,使用。寫到這裡,船夫們的輕鬆愉快的感情,一下就傳達出來了。

在緊張的勞動過程中,是沒有空閒時間來欣賞船外的美景的,但在勞動之餘,船夫們不僅輕鬆,而且歡快,詞的下片就是通過看山看水反映了他們的心情。“滿眼風波多閃灼,看山卻似走來迎。”“閃灼[zhuó]”,形容水光閃動的樣子。狂風過後,烏雲也散開了,上文說“風欲平”,是還有些風,所以河裡的波浪湧起,波光粼粼[lín]。這時兩岸的山吶,看上去挺有趣過的,它們似乎很好客,正在急急忙忙地迎面走過來歡迎大家。但是,山是不會走動的。子細(仔細)看看,山確實沒有動啊。那么,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喔,那不過是因為船走得快,使得坐在船上的人產生一種“走來迎”的感覺罷了。

詞的上片和下片的末尾都用“是船行”作結束,它不僅起一個敘述作用,而且還象船夫的勞動號子的和聲一樣,餘音裊裊[niǎo],久久迴蕩在青山綠水之間。

標籤:生活

詩詞推薦

  • 踏莎行·倚柳題箋

    納蘭性德清代〕倚柳題箋,當花側帽,賞心應比驅馳好。錯教雙鬢受東風,看吹綠影成絲早。金殿寒鴉,玉階春草,就中冷暖和誰
    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原文_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的賞析_古詩文
  • 從軍行

    張玉娘宋代〕三十遴驍勇,從軍事北荒。流星飛玉彈,寶劍落秋霜。書角吹楊柳,金山險馬當。長驅空朔漠,馳捷報明王。
  • 雪詩

    張孜唐代〕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其中豪貴家,搗椒泥四壁。到處爇紅爐,周回下羅冪。暖手調金絲,蘸甲斟瓊液。醉唱
  • 宮中行樂詞八首

    李白唐代〕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每出深宮裡,常隨步輦歸。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柳色
  • 雲居山詠二首

    常慧〔明代〕半肩風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剛出嶺頭三五步,渾身都被亂雲埋。經行仿佛近諸天,月上山銜半缺圓。聽得
  • 鷓鴣天·月滿蓬壺燦爛

    佚名宋代〕月滿蓬壺燦爛燈,與郎攜手至端門。貪看鶴陣笙歌舉,不覺鴛鴦失卻群。天漸曉,感皇恩。傳宣賜酒飲杯巡。歸家
    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原文_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的賞析_古詩文
  • 平陵東

    兩漢樂府兩漢〕平陵東,松柏桐,不知何人劫義公。劫義公,在高堂下,交錢百萬兩走馬。兩走馬,亦誠難,顧見追吏心中惻。心
  • 真州絕句

    王士禎清代〕江乾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好是日斜風定後,半江紅樹賣鱸魚。
    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原文_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的賞析_古詩文
  • 車鄰

    佚名先秦〕有車鄰鄰,有馬白顛。未見君子,寺人之令。阪有漆,隰有栗。既見君子,並坐鼓瑟。今者不樂,逝者其耋。阪有
  • 歸園田居 其三

    陶淵明魏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原文_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的賞析_古詩文
  • 詠儋耳二首

    方向〔明代〕刺竹芭蕉亂結村,人家猶有古風存。相逢盡道年來好,不見催科夜打門。村北村南布穀忙,村前村後稻花香。憑誰
  • 詠利城山居

    支遁魏晉〕五嶽盤神基,四瀆涌盪津。動求目方智,默守標靜仁。苟不宴出處,托好有常因。尋元存終古,洞往想逸民。玉潔
  • 人月圓·重岡已隔紅塵斷

    元好問金代〕重岡已隔紅塵斷,村落更年豐。移居要就,窗中遠岫,舍後長松。十年種木,一年種穀,都付兒童。老夫惟有,醒
    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原文_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日田園雜興

    范成大宋代〕杞菊垂珠滴露紅,兩蛩相應語莎叢。蟲絲罥盡黃葵葉,寂歷高花側晚風。朱門巧夕沸歡聲,田舍黃昏靜掩扃。男解
  • 寄舊山僧

    王建唐代〕因依老宿發心初,半學修心半讀書。雪後每常同席臥,花時未省兩山居。獵人箭底求傷雁,釣戶竿頭乞活魚。一向
    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原文_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的賞析_古詩文
  • 贈李白

    杜甫唐代〕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野人對膻腥,蔬食常不飽。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李侯
    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原文_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的賞析_古詩文
  • 池上

    白居易唐代〕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原文_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的賞析_古詩文
  • 大東

    佚名先秦〕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眷言顧之,潸焉出涕。小東大東,杼柚其空。
  • 喜遷鶯·霞散綺

    夏竦宋代〕霞散綺,月沈鉤。簾卷未央樓。夜涼河漢截天流。宮闕鎖清秋。瑤階曙。金盤露。鳳髓香和煙霧。三千珠翠擁宸游
  • 貧女

    秦韜玉唐代〕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苦恨
    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原文_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的賞析_古詩文
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原文_攤破浣溪沙·五里灘頭風欲平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