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愁

作者:石象之 朝代:宋代

詠愁原文

來何容易去何遲,半在心頭半在眉。
門掩落花春去後,窗窺殘月酒醒時。
柔如萬頃連天草,亂比千尋匝地絲。
除卻五侯歌舞地,人間何處不相隨。

詩詞問答

問:詠愁的作者是誰?答:石象之
問:詠愁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詠愁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來時潛移暗度,去時慢慢悠悠;一半掛在眉梢,一半藏在心頭。
春老花殘紅滿地,半掩房門淚暗流;殘月滿窗深夜裡,酒醒入去獨淹留。
似一望無邊的野草,風連浪續,細軟輕柔;像一團繞地的亂絲,糾纏凌亂,無尾無頭。
除了權勢人家,誰能無慮無憂?看人世問時時處處,無論哪裡都有憂愁!

注釋
“門掩”句:李煜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語,歐陽修有“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語,分別寫亡國哀愁和少婦悲愁。
窗涵:窗欞,窗格子。
連天草:王維《出塞作》有“白草連天野火燒”句。
千尋:形容絲長而多亂。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帀(zā)地絲:遍地的絲繩。帀,“匝”的異體字,遍地、滿地的意思。
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稱五侯,這裡泛指達官貴人。

詩文賞析

曹植有一篇《釋愁文》,把“愁”說成是一種莫名其妙的東西,為了表現“愁”,就把它“物化”了,說他能“推”可“握”,能來能去,能多能少,但形象不夠鮮明。石象之的這首詩形象更鮮明,更生動。

首聯可以用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的結尾來作注釋:“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就是來得快而去得慢的“愁”為什麼會“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的原因。

頷聯是寫最容易產生“愁”的環境。“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常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的開頭可能就是根據出句所描繪的景象寫的。而對句則是依照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意境來概括的。

頸聯寫“愁”之多,採用了誇張加比喻的修辭手法。李叔同“長亭外,古道旁,芳草碧連天”的歌詞恐怕就是按照出句來加工的。而這種誇張,使“愁”這種心境更加顯豁,更加感人。像唐宋詩詞中的“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落紅萬點愁如海”,“一水牽愁萬里長”等,都和這一句的表達效果一樣。而這種比喻,嚴格地說並不是一般意義的比喻,因為二者之間沒有相似點可言,而是以物感比喻心感的特殊比喻。

尾聯以“愁”之無處不在作結。除了達官貴人,終日燈紅酒綠,可能暫時沒有“愁”,每個人走到那裡,“愁”就跟隨身到那裡,頗富有普遍性意義。詩人化無形為有形, 構成詩中的愁情圖,這樣形象化地寫“愁”,自然生動有趣,能攝人魂,奪人魄,令人迴腸盪氣,產生共鳴。

標籤:詠物

詩詞推薦

  • 詠雪 / 詠雪聯句

    劉義慶南北朝〕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
    詠愁原文_詠愁的賞析_古詩文
  • 慶清朝 榴花

    王沂孫宋代〕玉局歌殘,金陵句絕,年年負卻薰風。西鄰窈窕,獨憐入戶飛紅。前度綠陰載酒,枝頭色比舞裙同。何須擬,蠟珠
    詠愁原文_詠愁的賞析_古詩文
  • 詠路

    鄒浩宋代〕赤路如龍蛇,不知幾千丈。出沒出水間,一下復一上。伊予獨何為,與之同俯仰。
    詠愁原文_詠愁的賞析_古詩文
  • 三絕句

    杜甫唐代〕楸樹馨香倚釣磯,斬新花蕊未應飛。不如醉里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門外鸕鶿去不來,沙頭忽見眼相猜。自今
    詠愁原文_詠愁的賞析_古詩文
  • 來鵠唐代〕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閒處作奇峰。
    詠愁原文_詠愁的賞析_古詩文
  • 紅梅三首

    蘇軾宋代〕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
  • 溪上遇雨二首

    崔道融唐代〕回塘雨腳如繅絲,野禽不起沈魚飛。耕蓑釣笠取未暇,秋田有望從淋漓。坐看黑雲銜猛雨,噴灑前山此獨晴。忽驚
  • 窮鳥賦

    趙壹兩漢〕  昔原大夫贖桑下絕氣,傳稱其仁;秦越人還虢太子結脈,世著其神。設曩之二人不遭仁遇神,則結絕之氣竭矣
  • 詠春筍

    杜甫唐代〕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詠愁原文_詠愁的賞析_古詩文
  • 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

    佚名兩漢〕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清商
    詠愁原文_詠愁的賞析_古詩文
  •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

    陳子昂唐代〕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
  • 寒松賦

    李紳唐代〕  松之生也,於岩之側。流俗不顧,匠人未識。無地勢以炫容,有天機而作色。徒觀其貞枝肅矗,直乾芊眠,倚
  • 暗香疏影·夾鍾宮賦墨梅

    吳文英宋代〕占春壓一。卷峭寒萬里,平沙飛雪。數點酥鈿,凌曉東風□吹裂。獨曳橫梢瘦影,入廣平、裁冰詞筆。記五湖、清
  • 詠鵝

    駱賓王唐代〕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詠愁原文_詠愁的賞析_古詩文
  • 詠蕙詩

    繁欽魏晉〕蕙草生山北,託身失所依。植根陰崖側,夙夜懼危頹。寒泉浸我根,淒風常徘徊。三光照八極,獨不蒙餘暉。葩葉
  • 落花

    宋祁宋代〕墜素翻紅各自傷,青樓煙雨忍相忘。將飛更作迴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滄海客歸珠迸淚,章台人去骨遺香。可能
    詠愁原文_詠愁的賞析_古詩文
  • 高陽台 西湖春感

    張炎宋代〕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能幾番游,看花又是明年。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更悽然。
    詠愁原文_詠愁的賞析_古詩文
  • 三閭廟

    汪遵唐代〕為嫌朝野盡陶陶,不覺官高怨亦高。憔悴莫酬漁父笑,浪交千載詠離騷。
    詠愁原文_詠愁的賞析_古詩文
  • 詠同心芙蓉

    杜公瞻〔隋代〕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詠愁原文_詠愁的賞析_古詩文
  • 詠虞美人花

    吳信辰〔清代〕怨粉愁香繞砌多,大風一起奈卿何。烏江夜雨天涯滿,休向花前唱楚歌。
    詠愁原文_詠愁的賞析_古詩文
詠愁原文_詠愁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