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如意娘

作者:武則天 朝代:唐代

雜曲歌辭。如意娘原文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詩詞問答

問:雜曲歌辭。如意娘的作者是誰?答:武則天
問:雜曲歌辭。如意娘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武則天雜曲歌辭。如意娘書法欣賞

武則天雜曲歌辭。如意娘書法作品欣賞
雜曲歌辭。如意娘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相思過度,思緒紛亂中竟將紅色看成綠色;身體憔悴,精神恍惚,只因太過思念你。
如果你不相信我近來因思念你傷心淚絕,那就打開衣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淚痕吧。

注釋
看朱成碧:朱,紅色;碧,青綠色。看朱成碧,把紅色看成綠色。
思紛紛:思緒紛亂。
憔悴:瘦弱,面色不好看。
比來:近來。
石榴裙:典故出自梁元帝《烏棲曲》。“芙蓉為帶石榴裙”。本意是指紅色裙子,轉意指女性美妙的風情,因此才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一說。

詩文賞析

《樂苑》上說:“《如意娘》,商調曲,唐則 * 後所作也。”武則天十四歲入宮為才人,太宗李世民賜號武媚。而後太宗崩,居感業寺為尼。高宗李治在寺中看見她,復召入宮,拜昭儀。武則天在感業寺的四年,是她人生中最失意的四年,但禍兮福之所伏,武則天在感業寺的日子也充滿了命運的轉機。在感業寺,武則天寫下了她最有名的詩歌《如意娘》,史載這首詩是寫給唐高宗李治的。或許,正是這首詩,使得李治才忽然想到尚在削髮為尼的舊情人武媚。

《如意娘》一詩極寫相思愁苦之感,短短四句,傳達出多層次多方位的複雜情緒。

首句“看朱成碧思紛紛”賦比興兼具,有多重含意。一來明寫抒情主人公相思過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離中竟將紅色看成綠色。梁王僧孺詩“誰知心眼亂,看朱忽成碧”(《夜愁示諸賓》)為此句所本。正是心亂眼花使這位痴情女子五色不辨。二來暗指美好春光的流逝,眼見花紅褪盡,枝頭只剩下綠葉。三來借喻自己隻身獨處,花紅葉綠不能相扶;又喻自己紅顏薄命,由昔日歡聚的幸福墜入今日冰冷的相思之苦。

“朱”、“碧”兩種反差極大的顏色,構成了強烈的感情的冷暖對照。眼前和一片寒冷碧綠觸目傷懷,引起思慮萬千。“憔悴支離為憶君”一句直抒胸臆。從外表寫入內心,盡言思婦的瘦弱不支和心力交瘁。至此,這兩行詩輾轉寫的是淒切,是寂寞,是深深地哀怨。情緒的流向較為單一。

接下來,作者筆鋒一轉,打破一二句的和弦,以全新的節奏和韻律再現詩的主題:“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意謂:如果你不相信我近來因思念你而流淚,那就開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淚痕吧!執著、決然、不掩飾、不造作的獨特形象躍然紙上,李白的《長相思》寫“不信妾斷腸,歸來看去明鏡前”與此句構思相似。這兩句是全詩的高潮,它豐富了詩歌的情緒構成。“不信”句訴說著“斷腸”的相思,也隱含著相思的無可奈何,相思的難以喻說。

《如意娘》寫得曲折有致,較好地融合南北朝樂府風格於一體,是武則天的上乘之作,對後世有一定的影響。

看朱成碧後來成為唐宋人常用成語。李白詩:“催弦拂柱與君飲,看朱成碧顏始紅。”也可以說看碧成朱。辛棄疾詞:“倚欄看碧成朱,等閒褪了香袍粉。”《柳亭詩話》載:李白的《長相思》一詩中有“昔日橫波目,今成流淚泉。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之句,據說李白的夫人看了這首詩,對他說:“君不聞武后詩乎?‘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李白聽了後“爽然若失”。後來有“劌目鉥心、掐擢胃腎”之稱的孟郊又寫出了“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這樣語出驚人的句子。但溯其本源,還是承襲了武則天的創意。

標籤:相思婉約

詩詞推薦

  • 浣溪沙·紅橋

    王士禎清代〕北郭清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綠楊城郭是揚州。西望雷塘何處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煙芳草舊迷樓。
    雜曲歌辭。如意娘原文_雜曲歌辭。如意娘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秋風掃盡閒花

    佚名宋代〕秋風掃盡閒花草,黃花不逐秋光老。試與插釵頭,釵頭占斷秋。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不用泛瑤觴,花先著酒
    雜曲歌辭。如意娘原文_雜曲歌辭。如意娘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

    李清照宋代〕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已應晚來風。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 謁金門·花滿院

    陳克宋代〕花滿院。飛去飛來雙燕。紅雨入簾寒不捲。曉屏山六扇。翠袖玉笙淒斷。脈脈兩娥愁淺。訊息不知郎近遠。一春長
    雜曲歌辭。如意娘原文_雜曲歌辭。如意娘的賞析_古詩文
  • 沁園春·詠菜花

    陳維崧清代〕極目離離,遍地濛濛,官橋野塘。正杏腮低亞,添他旖旎;柳絲淺拂,益爾輕颺。繡襪才挑,羅裙可擇,小摘情親
  • 南歌子·柳色遮樓暗

    張泌唐代〕柳色遮樓暗,桐花落砌香。畫堂開處遠風涼,高卷水精簾額,襯斜陽。岸柳拖煙綠,庭花照日紅。數聲蜀魄入簾櫳
  • 鵲橋仙·春情

    黃升宋代〕青林雨歇,珠簾風細,人在綠陰庭院。夜來能有幾多寒,已瘦了、梨花一半。 寶釵無據,玉琴難托,合造一襟幽
    雜曲歌辭。如意娘原文_雜曲歌辭。如意娘的賞析_古詩文
  • 虞美人·玉闌乾外清江

    李廌宋代〕玉闌乾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風如扇雨如簾,時見岸花汀草、漲痕添。青林枕上關山路,臥想乘鸞處。碧蕪千
  • 浣溪沙·門隔花深舊夢遊

    吳文英宋代〕門隔花深夢舊遊,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落絮無聲春墜淚,行雲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於秋。
    雜曲歌辭。如意娘原文_雜曲歌辭。如意娘的賞析_古詩文
  • 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

    馮延巳五代〕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
    雜曲歌辭。如意娘原文_雜曲歌辭。如意娘的賞析_古詩文
  • 次元明韻寄子由

    黃庭堅宋代〕半世交親隨逝水,幾人圖畫入凌煙。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欲解銅章行問道,安知石友許忘年。脊令
    雜曲歌辭。如意娘原文_雜曲歌辭。如意娘的賞析_古詩文
  • 相見歡·小鬟衫著輕羅

    周稚廉〔清代〕小鬟衫著輕羅,發如螺,睡起釵偏髻倒喚娘梳。心上事,春前景,悶中過,打疊閒情別緒教鸚哥。
    雜曲歌辭。如意娘原文_雜曲歌辭。如意娘的賞析_古詩文
  • 女冠子·元夕

    蔣捷宋代〕蕙花香也。雪晴池館如畫。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
  • 疏簾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張輯宋代〕梧桐雨細。漸滴作秋聲,被風驚碎。潤逼衣篝,線裊蕙爐瀋水。悠悠歲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簫吟斷,
    雜曲歌辭。如意娘原文_雜曲歌辭。如意娘的賞析_古詩文
  • 瀟湘夜雨·燈詞

    趙長卿宋代〕斜點銀釭,高擎蓮炬,夜深不耐微風。重重簾幕卷堂中。香漸遠、長煙裊穟,光不定、寒影搖紅。偏奇處、當庭月
  • 新秋夜寄諸弟

    韋應物唐代〕兩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高梧一葉下,空齋歸思多。方用憂人瘼,況自抱微痾。無將別來近,顏鬢已蹉跎。
  • 木蘭花慢 別西湖兩詩僧

    盧祖皋宋代〕嫩寒催客棹,載酒去、載詩歸。正紅葉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三生溪橋話別,悵薜蘿、猶惹翠雲衣。不似今
    雜曲歌辭。如意娘原文_雜曲歌辭。如意娘的賞析_古詩文
  • 武陵春·走去走來三百

    辛棄疾宋代〕走去走來三百里,五日以為期。六日歸時已是疑。應是望多時。鞭個馬兒歸去也,心急馬行遲。不免相煩喜鵲兒。
    雜曲歌辭。如意娘原文_雜曲歌辭。如意娘的賞析_古詩文
  • 夜行船·別情

    謝絳宋代〕昨夜佳期初共。鬢雲低、翠翹金鳳。尊前和笑不成歌,意偷轉、眼波微送。草草不容成楚夢。漸寒深、翠簾霜重。
    雜曲歌辭。如意娘原文_雜曲歌辭。如意娘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春歸何處

    黃庭堅宋代〕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
    雜曲歌辭。如意娘原文_雜曲歌辭。如意娘的賞析_古詩文
雜曲歌辭。如意娘原文_雜曲歌辭。如意娘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