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元夕

作者:蔣捷 朝代:宋代

女冠子·元夕原文

蕙花香也。
雪晴池館如畫。
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
而今燈漫掛。
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
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要。
江城人悄初更打。
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
剔殘紅灺。
但夢裡隱隱,鈿車羅帕。
吳箋銀粉砑。
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閒話。
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

詩詞問答

問:女冠子·元夕的作者是誰?答:蔣捷
問:女冠子·元夕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女冠子·元夕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蔣捷的名句有哪些?答:蔣捷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蕙蘭花散發出陣陣幽香,雪後的晴空,輝映著池沼館閣猶如燈景風光。春風吹到精美的歌樓舞榭,到處是笙簫管樂齊鳴。琉璃燈彩光四射,滿城都是笑語歡聲。而宵隨隨便便掛上幾盞小燈,再不如昔日士女雜沓,彩燈映紅了塵埃迷天漫的,車水馬龍,萬眾歡騰。何況近年來我已心灰意冷,再也沒有心思去尋歡逛燈。
江城冷落人聲寂靜,聽鼓點知道才到初更,卻已是如此的冷清。請問誰能向天公,再度討回以前的繁榮昇平?我剔除紅燭的殘燼,只能在夢境中隱隱約約重見往年的情景。人來人往,車聲隆隆,手持羅帕的美女如雲。我正想用吳的的銀粉紙,閒記故國元夕的風景,以便他日吊憑。我笑嘆那鄰家梳著黑髮的姑娘,憑倚窗欄還在唱著“夕陽西下”!

注釋
女冠子: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唐詞內容多詠女道士。宵存詞中,小令始於溫庭筠,雙調四十一字,上闋平仄韻換協,下闋平韻。長調始於柳永,雙調一百十一字,仄韻。
蕙:香草名。
雪晴:雪止天晴。
池館:池苑館舍。
寶釵樓:唐宋時鹹陽酒樓名。此處泛指精美的樓閣。
笙簫:笙和簫。泛指管樂器。
琉璃:指燈。宋時元宵節極繁華,有五色琉璃燈,大者直徑三四尺。
暗塵明月:指元宵節燈光暗淡。
元夜:元宵。
蛾兒:鬧蛾兒,用彩紙剪成的飾物。
初更:舊時每夜分為五個更次。晚七時至九時為“初更”。
灺(xiè):沒點完的蠟燭;也泛指燈燭。
鈿車:用金寶嵌飾的車子。
羅帕:絲織方巾。舊時女子既作隨身用品,又作佩帶飾物。
吳箋:吳的所產之箋紙。常借指書信。
銀粉砑(yà):碾壓上銀粉的紙。

詩文賞析

元宵佳節是歷代詞人經常吟詠的話題。不論是北宋,還是南宋,在所有的節日中,以元宵最為熱鬧,也以元宵最為人所重。而在國破家亡之時,這個節日又最容易引起人們對往昔繁盛的追憶,最易牽動人們的故國之思。

全詞起筆“蕙花香也。雪睛池館如畫”,即沉入了對過去元夕的美好回憶:蘭蕙花香,雪霽天晴,亭台樓閣之中池波蕩漾,街市樓館林立,宛若畫圖,儘是一派迷人景象。極度地渲染了元宵節日氛圍。“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春風和煦,酒旗飄拂,笙簫齊奏,仙樂風飄。據載,宮中曾做五丈多高的琉璃燈,又地方進貢之燈“或以五色琉璃而成”。那令人陶醉的音樂,那壯觀的燈市,使詞人憶起如昨天一般。

“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而今”二字是過渡,上寫昔日情景,下寫當日元夕景況。“燈漫掛”,指草草地掛著幾盞燈,與“琉璃光射”形成鮮明的對照。“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既寫此夕的蕭索,又帶出昔日的繁華。“暗塵明月”用唐蘇味道《上元》“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詩意。以上是從節日活動方面作今昔對比。“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今昔不同心情的對比。蛾兒,即鬧蛾兒,用紙剪成的玩具。寫當日的元宵已令人興味索然,心境之灰懶,更怕出去觀燈了。這種暗淡的心情是近些年來才有的,是處境使然。

下闋“江城人悄初更打”,從燈市時間的短促寫今宵的冷落,並點明詞人度元宵所在地——江城。下面數句直至詞末,一連用了“問”、“但”、“待把”、“笑”等幾個領字,一氣直下,寫出了自己內心的悲恨酸楚。“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用倒裝句法,提出有誰能再向天公借來繁華呢?“剔殘紅灺。但夢裡隱隱,鈿車羅帕。”懷著無可奈何的心情,詞人剔除燭台上燒殘的灰燼入睡了。夢中那轔轔滾動的鈿車、佩戴香羅手帕的如雲士女,隱隱出現。

“吳箋銀粉砑。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閒話。”以最精美的吳地的銀粉紙,把“舊家風景”寫成文字,以寄託自己的拳拳故國之思。銀粉砑,碾壓上銀粉的紙。舊家風景,借指宋朝盛事。聽到鄰家的少女還在倚窗唱著南宋的元夕詞。現在居然有人能唱這首詞,而這歌詞描繪的繁華景象和“琉璃光射”、“暗塵明月”正相一致。心之所觸,心頭不禁為之一動,略微感到一絲欣慰,故而以一“笑”字領起。但這“笑”中實在含有無限酸楚。,因為“繁華”畢竟是一去不返了。

這首詞風格較為自然,詞意始終在流動中,無一凝滯。但是在頓挫中顯流動,於追琢中出自然。對過去元夕的鋪敘作者不惜篇幅,不惜濃墨重彩,或直接描繪,或間接敘寫,或通過夢境加以再現,著力處皆詞人所鍾之情。

標籤:元宵節懷古婉約懷念

詩詞推薦

  • 虞美人·玉闌乾外清江

    李廌宋代〕玉闌乾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風如扇雨如簾,時見岸花汀草、漲痕添。青林枕上關山路,臥想乘鸞處。碧蕪千
  • 臨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尹鶚唐代〕一番荷芰生池沼,檻前風送馨香。昔年於此伴蕭娘。相偎佇立,牽惹敘衷腸。時逞笑容無限態,還如菡萏爭芳。別
  • 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

    魏大中〔明代〕埋沒錢塘歌吹里,當年卻是皇都。趙家輕擲與強胡。江山如許大,不用一錢沽。只有岳王泉下血,至今泛作西湖。
    女冠子·元夕原文_女冠子·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詠荊軻

    柳宗元唐代〕燕秦不兩立,太子已為虞。千金奉短計,匕首荊卿趨。窮年徇所欲,兵勢且見屠。微言激幽憤,怒目辭燕都。朔風
  • 謁金門·閒院宇

    盧祖皋宋代〕閒院宇。獨自行來行去。花片無聲簾外雨。峭寒生碧樹。 做弄清明時序。料理春酲情緒。憶得歸時停棹處。畫橋
    女冠子·元夕原文_女冠子·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生查子·元夕

    佚名宋代〕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淚
    女冠子·元夕原文_女冠子·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折桂令·丙子游越懷古

    喬吉元代〕蓬萊老樹蒼雲,禾黍高低,孤兔紛紜。半折殘碑。空餘故址,總是黃塵。東晉亡也再難尋個右軍,西施去也絕不見
  • 少年游·潤州作

    蘇軾宋代〕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恰似姮娥
  • 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陳繼儒明代〕桐樹花香月半明,棹歌歸去蟪蛄鳴。曲曲柳灣茅屋矮,掛魚罾。笑指吾廬何處是?一池荷葉小橋橫。燈火紙窗修竹
  • 蝶戀花·春景

    蘇軾宋代〕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
  • 南鄉一剪梅·招熊少府

    虞集元代〕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開。寄語多情熊少府;晴也須來,雨也須來。隨意且銜杯,莫惜春衣坐綠苔。若待明朝
    女冠子·元夕原文_女冠子·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點絳唇·屏卻相思

    王國維清代〕屏卻相思,近來知道都無益。不成拋擲,夢裡終相覓。醒後樓台,與夢俱明滅。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
    女冠子·元夕原文_女冠子·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寄賀方回

    黃庭堅宋代〕少游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
    女冠子·元夕原文_女冠子·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慶宮春·雙槳蓴波

    姜夔宋代〕紹熙辛亥除夕。余別石湖歸吳興,雪後夜過垂虹,嘗賦詩云:“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雲衣;長橋寂寞春寒
  •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溫庭筠唐代〕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
  • 玉台觀

    杜甫唐代〕浩劫因王造,平台訪古游。彩雲蕭史駐,文字魯恭留。宮闕通群帝,乾坤到十洲。人傳有笙鶴,時過此山頭。
    女冠子·元夕原文_女冠子·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謁金門·花過雨

    李好古宋代〕花過雨。又是一番紅素。燕子歸來銜繡幕。舊巢無覓處。誰在玉樓歌舞。誰在玉關辛苦。若使胡塵吹得去。東風侯
    女冠子·元夕原文_女冠子·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登金陵鳳凰台

    李白唐代〕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
    女冠子·元夕原文_女冠子·元夕的賞析_古詩文
  • 【雙調】蟾宮曲 東皇太乙前九首(以楚辭九歌品成)

    阿魯威元代〕穆將愉兮太乙東皇,佩姣服菲菲,劍珥琳琅。玉瑱瓊芳,烝餚蘭籍,桂酒椒漿。揚枹鼓兮安歌浩倡,紛五音兮琴瑟
  • 項王廟(一作棲一詩)

    靈一唐代〕緬想鹹陽事可嗟,楚歌哀怨思無涯。八千子弟歸何處,萬里鴻溝屬漢家。弓斷陣前爭日月,血流垓下定龍蛇。拔山
女冠子·元夕原文_女冠子·元夕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