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說信陵君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唐雎說信陵君原文

信陵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趙王自郊迎。

唐雎謂信陵君曰:“臣聞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謂也?”對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此大德也。今趙王自郊迎,卒然見趙王,願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無忌謹受教。”

詩詞問答

問:唐雎說信陵君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唐雎說信陵君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唐雎說信陵君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唐雎說信陵君書法欣賞

佚名唐雎說信陵君書法作品欣賞
唐雎說信陵君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信陵君殺了晉鄙,救下邯鄲,打敗了秦兵,使趙國得以倖存。趙孝成王親自到郊外去迎接他。這時,唐雎對信陵君說:“我聽說,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掉的,有不可以不忘掉的。”信陵君說:“這話怎樣講呢?”唐雎回答說:“別人憎恨我,不可以不知道;我憎惡別人,是不可以讓人知道的;別人有恩德於我,是不可以忘記的;我有恩德於別人,是不可以不忘記的。如今,你殺了晉鄙,救下邯鄲,打敗秦兵,保存了趙國,這對趙國是大恩德。現在,趙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你。你很快就會見到趙王了,希望你把救趙王的事忘掉吧!”信陵君說:“無忌我敬遵你的教誨。”

注釋
唐雎:唐雎(jū),戰國時代魏國著名策士。為人有膽有識,忠於使命,不畏強權,敢於鬥爭並敢於為國獻身。有90歲高齡西說強秦使秦不敢加兵的魏國。曾經在魏國滅亡後出使秦國,冒死與秦王抗爭,粉碎秦王吞併安陵(魏國屬國)的陰謀。
說:遊說之意。
信陵君殺晉鄙:指信陵君殺了晉鄙,救下邯鄲,打敗了秦兵,保存了趙國之事。
破:打敗,打垮。
存:存在,存活。這裡是使......倖存。
憎:憎恨,討厭,厭煩等不好的方面。
德:恩惠。這裡指別人對自己好的的方面。
卒然:“卒”通“猝”,突然。
謹:鄭重。
受教:接受教誨。

詩文賞析

我國戰國時代,諸侯逐鹿,相與爭鋒,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各個領域,都需要大批人才。此時,“士”便應運而生。“各國統治者便招募這些人,收於門下,被稱為“門客”。“門客”在那個時期發揮著異乎尋常的作用,他們可以掌握政策、運用策略,掌管外交和軍隊。

標籤: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

詩詞推薦

  • 圬者王承福傳

    韓愈唐代〕圬之為技賤且勞者也。有業之,其色若自得者。聽其言,約而盡。問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為京兆長安農夫。
  • 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札子

    蘇軾宋代〕臣等猥以空疏,備員講讀。聖明天縱,學問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無窮,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為。
  • 送楊少尹序

    韓愈唐代〕昔疏廣、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於是公卿設供帳,祖道都門外,車數百輛;道路觀者,多嘆息泣下,共
  • 捕蛇者說

    柳宗元唐代〕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
  • 信陵君救趙論

    唐順之明代〕論者以竊符為信陵君之罪,余以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強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臨趙,趙必亡。趙,魏之障也。
  • 屈原列傳

    司馬遷兩漢〕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
  • 黃州快哉亭記

    蘇轍宋代〕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於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
  • 出師表 / 前出師表

    諸葛亮兩漢〕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
  • 荊軻刺秦王

    佚名兩漢〕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
  • 信陵君竊符救趙

    司馬遷兩漢〕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公子為人,仁而
  • 報劉一丈書

    宗臣明代〕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
  • 蘭亭集序 / 蘭亭序

    王羲之魏晉〕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
  • 深慮論

    方孝孺明代〕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禍常發於所忽之中,而亂常起於不足疑之事
  • 象祠記

    王守仁明代〕靈、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諸苗夷之居者,鹹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諸苗夷之請,新其祠屋,而請記於予。予
  • 過秦論

    賈誼兩漢〕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
  • 子產告范宣子輕幣

    左丘明先秦〕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二月,鄭伯如晉。子產寓書於子西,以告宣子,曰:“子為晉國,四鄰
    唐雎說信陵君原文_唐雎說信陵君的賞析_古詩文
  • 豐樂亭記

    歐陽修宋代〕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於州南百步之遠。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
  • 項脊軒志

    歸有光明代〕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 * ;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
  • 高帝求賢詔

    班固兩漢〕蓋聞王者莫高於周文,伯者莫高於齊桓,皆待賢人而成名。今天下賢者智慧型,豈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
  • 雜說一·龍說

    韓愈唐代〕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
    唐雎說信陵君原文_唐雎說信陵君的賞析_古詩文
唐雎說信陵君原文_唐雎說信陵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