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說一·龍說

作者:韓愈 朝代:唐代

雜說一·龍說原文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雲亦靈怪矣哉!

雲,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雲,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 !

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易》曰:“雲從龍。”既曰:龍,雲從之矣。

詩詞問答

問:雜說一·龍說的作者是誰?答:韓愈
問:雜說一·龍說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雜說一·龍說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問:韓愈的名句有哪些?答:韓愈名句大全

韓愈雜說一·龍說書法欣賞

韓愈雜說一·龍說書法作品欣賞
雜說一·龍說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龍吐出的氣形成雲,雲本來不比龍靈異。但是龍乘著這股雲氣,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處遨遊,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電,變化神奇莫測,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淪。這雲也是很神奇靈異的呢!
  雲,是龍的能力使它有靈異的。至於龍的靈異,卻不是雲的能力使它這樣子的。但是龍沒有雲,就不能顯示出它的靈異。失去它所憑藉的雲,實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妙啊,龍所憑藉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雲。《周易》說:“雲跟隨著龍。那么既然叫做龍,就應該有雲跟隨著它啊!”

注釋
龍說:選自《雜說》,為其首篇,題目為編者加。
噓:噴吐。龍吹氣成雲是古代的一種傳說。
固:本來、當然。
景:通“影”。
神變化:語出《管子·水地篇》“龍生於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則化為蠶(蟲蜀)[說明,此為一個字zh ],欲大則藏於天下,欲上則凌於雲氣,欲下則入於深泉,變化無日,上下無時,謂之神。”
水:名詞用作動詞,下雨。
汩:淹沒
雲從龍:語出《易·乾·文言》“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從:隨,跟隨。
伏:遮蔽。
無以:沒有可以用來。
信:確實、的確。

詩文賞析

文章以龍喻聖君,以雲喻賢臣,借“龍噓氣成雲”,然後“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宇宙間)”的傳說,闡明賢臣離不開聖君任用,聖君也離不開賢臣輔佐的道理,可以視為《馬說》的姊妹篇。韓愈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

這篇根據典籍和傳說寫的雜感,用意很明顯:作者以龍喻聖君,以雲喻賢臣,說明了聖君與賢臣之間的關係,即聖君是要依靠賢臣建功立業,賢臣又要仰仗聖君的識拔才能荷重行遠,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通篇只就龍與雲的關係著筆,從一個“靈”字著眼,所無一句點明本旨,可處處扣題。含蓄而又生動形象的寫法,使行文委婉曲折,起伏跌宕,讀來意味深遠。“龍”與“雲”相互依存,形象說明了聖君與賢臣相互依存。賢臣固然不可無聖君,而聖君更加不可無賢臣,說明要使國家長治久安,聖君與賢臣缺一不可。

標籤:古文觀止議論

詩詞推薦

  • 書林逋詩後

    蘇軾宋代〕吳儂生長湖山曲,呼吸湖光飲山淥。不論世外隱君子,傭兒販婦皆冰玉。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由俗。我不
  • 貨殖列傳序

    司馬遷兩漢〕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必
  • 瘞旅文

    王守仁明代〕維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雲自京來者,不知其名氏,攜一子一仆,將之任,過龍場,投宿土苗家。予從籬落間
  • 莊暴見孟子

    佚名先秦〕莊暴見孟子,曰:“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
  • 滕王閣序

    王勃唐代〕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
  • 戲為六絕句

    杜甫唐代〕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
  • 梓人傳

    柳宗元唐代〕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門,願傭隙宇而處焉。所職,尋、引、規、矩、繩、墨,家不居礱斫之器。問
  • 叔向賀貧

    佚名先秦〕叔向見韓宣子,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 子產卻楚逆女以兵

    左丘明先秦〕楚公子圍聘於鄭,且娶於公孫段氏。伍舉為介。將入館,鄭人惡之。使行人子羽與之言,乃館於外。  既聘,將
  • 六國論

    蘇轍宋代〕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死亡。常
  • 送孟東野序

    韓愈唐代〕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盪之鳴。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
  • 瀧岡阡表

    歐陽修宋代〕嗚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於瀧岡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於其阡。非敢緩也,蓋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歲而
  • 釋秘演詩集序

    歐陽修宋代〕予少以進士游京師,因得盡交當世之賢豪。然猶以謂國家臣一四海,休兵革,養息天下以無事者四十年,而智謀雄
  • 師說

    韓愈唐代〕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 象祠記

    王守仁明代〕靈、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諸苗夷之居者,鹹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諸苗夷之請,新其祠屋,而請記於予。予
  • 鈷鉧潭西小丘記

    柳宗元唐代〕得西山後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鈷鉧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其
  • 司馬季主論卜

    劉基明代〕東陵侯既廢,過司馬季主而卜焉。季主曰:“君侯何卜也?”東陵侯曰:“久臥者思起,久蟄者思啟,久懣者思嚏
  • 徐文長傳

    袁宏道明代〕余少時過里肆中,見北雜劇有《四聲猿》,意氣豪達,與近時書生所演傳奇絕異,題曰“天池生”,疑為元人作。
  • 樂毅報燕王書

    佚名先秦〕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合五國之兵而攻齊,下七十餘城,盡郡縣之以屬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
  • 春王正月

    公羊高先秦〕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
雜說一·龍說原文_雜說一·龍說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