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銅仙人辭漢歌

作者:李賀 朝代:唐代

金銅仙人辭漢歌原文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詩詞問答

問:金銅仙人辭漢歌的作者是誰?答:李賀
問:金銅仙人辭漢歌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金銅仙人辭漢歌是什麼體裁?答:七古
問:李賀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賀名句大全

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書法欣賞

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書法作品欣賞
金銅仙人辭漢歌書法作品

注釋

全唐詩:卷391-1
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

詩文賞析


原序: 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據朱自清《李賀年譜》推測這首詩大約是元和八年(813),李賀因病辭去奉禮郎職務,由京赴洛,途中所作。其時,詩人“百感交並,故作非非想,寄其悲於金銅仙人耳”。
  詩中的金銅仙人臨去時“潸然淚下”表達的主要是亡國之慟。此詩寫作時間距唐王朝的覆滅(907)尚有九十餘年,詩人何以產生興亡之感呢?這要聯繫當時的社會狀況以及詩人的境遇來理解、體味。自從天寶末年爆發安史之亂以後,唐王朝一蹶不振。憲宗雖號稱“中興之主”,但實際上他在位期間,藩鎮叛亂此伏彼起,西北邊陲烽火屢驚,國土淪喪,瘡痍滿目,民不聊生。詩人那“唐諸王孫”的貴族之家也早已沒落衰微。面對這嚴酷的現實,詩人的心情很不平靜,急盼著建立功業,重振國威,同時光耀門楣,恢復宗室的地位。卻不料進京以後,到處碰壁,仕進無望,報國無門,最後不得不含憤離去。《金銅仙人辭漢歌》所抒發的正是這樣一種交織著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
  詩共十二句,大體可分成三個部分。前四句慨嘆韶華易逝,人生難久。漢武帝當日煉丹求仙,夢想長生不老。結果,還是象秋風中的落葉一般,倏然離去,留下的不過是茂陵荒冢而已。儘管他在世時威風無比,稱得上是一代天驕,可是,“夜聞馬嘶曉天跡”,在無窮無盡的歷史長河裡,他不過是偶然一現的泡影而已。詩中直呼漢武帝為“劉郎”,表現了李賀傲兀不羈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級觀念束縛的可貴精神。
  “夜聞”句承上啟下,用誇張的手法顯示生命短暫,世事無常。它是上句的補充,使“秋風客”的形象更加鮮明、豐滿,也為下句展示悲涼幽冷的環境氣氛作了必要的鋪墊。漢武帝在世時,宮殿內外,車馬喧闐。如今物是人非,畫欄內高大的桂樹依舊花繁葉茂,香氣飄逸,三十六宮卻早空空如也,慘綠色的苔蘚布滿各處,荒涼冷落的面貌令人目不忍睹。
  以上所寫是金銅仙人的“觀感”。金銅仙人是漢武帝建造的,矗立在神明台上,“高二十丈,大十圍”(《三輔故事》),異常雄偉。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它被拆離漢宮,運往洛陽,後因“重不可致”,而被留在霸城。習鑿齒《漢晉春秋》說:“帝徙盤,盤拆,聲聞數十里,金狄(即銅人)或泣,因留霸城。”李賀故意去掉史書上“銅人重不可致,留於霸城”(《三國志》注引《魏略》)的情節,而將“金狄或泣”的神奇傳說加以發揮,並在金銅仙人身上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這樣,物和人、歷史和現實便融為一體,從而幻化出美麗動人的藝術境界來。
  中間四句用擬人法寫金銅仙人初離漢宮時的淒婉情態。金銅仙人是劉漢王朝由昌盛到衰亡的“見證人”,眼前發生的滄桑巨變早已使他感慨萬端,神慘色淒。而今自己又被魏官強行拆離漢宮,此時此刻,興亡的感觸和離別的情懷一齊湧上心頭。“魏官”二句,從客觀上烘托金銅人依依不忍離去的心情。“指千里”言道路遙遠。從長安遷往洛陽,千里迢迢,遠行之苦加上遠離之悲,實在教人不堪忍受。“東關”句言氣候惡劣。此時關東霜風淒緊,直射眸子,不僅眼為之“酸”,亦且心為之“酸”。它含有“馬後桃花馬前雪,教人哪得不回頭”的意味,表現出對漢宮、對長安的深切依戀之情。句中“酸”、“射”二字,新奇巧妙而又渾厚凝重。特別是“酸”字,通過金銅仙人的主觀感受,把彼時彼地風的尖利、寒冷、慘烈等情形,生動地顯現出來。這裡,主觀的情和客觀的物已完全揉合在一起,含義極為豐富。
  詩人時而正面摹寫銅人的神態,時而又從側面落筆,描繪銅人四周的景物,給它們塗上一層憂傷的色調。兩種手法互動運用,使詩意開闔動盪,變幻多姿,而又始終圍繞著一個“愁”字,於參差中見整飭,色調統一,題旨鮮明。“魏官”二句,側重描寫客體,“空將”二句則改寫主體,用第一人稱,直接抒發金銅仙人當時的思想感情:在魏官的驅使下離別漢宮,作千里之行。伴隨著“我”的唯有天上舊時的明月而已。事情發生在三國時期而稱月為“漢月”,它抒發的顯然是一種懷舊的感情,正如王琦《李長吉歌詩匯解》所詮釋的:“因革之間,萬象為之一變,而月體始終不變,仍似舊時,故稱‘漢月’。”金銅仙人親身感受過武帝的愛撫,親眼看到過當日繁榮昌盛的景象。對於故主,他十分懷念,對於故宮,也有著深厚的感情。而今坐在魏官牽引的車子上,漸行漸遠,眼前熟悉而又荒涼的宮殿即將隱匿不見,撫今憶昔,不禁潸然淚下。“憶君”句中“淚如鉛水”,比喻奇妙非凡,繪聲繪色地寫出了金銅仙人當時悲痛的形容──淚水涔涔,落地有聲。這種感懷舊事、恨別傷離的神情與人無異,是“人性”的表現,而“鉛水”一詞又與銅人的身份相適應,婉曲地顯示了他的“物性”。這些巧妙的表現手法,成功地塑造出金銅仙人這樣一個物而人、物而神,獨一無二,奇特而又生動的藝術形象來。
  末四句寫出城後途中的情景。此番離去,正值月冷風淒,城外的“鹹陽道”和城內的“三十六宮”一樣,呈現出一派蕭瑟悲涼的景象。這時送客的唯有路邊的“衰蘭”,而同行的舊時相識也只有手中的承露盤而已。“衰蘭”一語寫形兼寫情,而以寫情為主。蘭花之所以衰枯,不只因為秋風肅殺,對它無情摧殘,更是愁苦的情懷直接造成。這裡用衰蘭的愁映襯金銅仙人的愁,亦即作者本人的愁,它比《開愁歌》中的“我生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更加婉曲,也更為新奇。
  蘭花的衰枯是情使之然。凡是有情之物都會衰老枯謝。別看蒼天日出月沒,光景常新,終古不變。假若它有情的話,也照樣會衰老。“天若有情天亦老”這一句構想奇偉,司馬光稱為“奇絕無對”。它有力地烘託了金銅仙人(實即作者自己)艱難的處境和悽苦的情懷,意境遼闊高遠,感情執著深沉,真是千古名句。
  尾聯進一步描述金銅仙人恨別傷離的情緒。他不忍離去,卻又不得不離去,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離開故都越來越遠。這時,望著天空中荒涼的月色,聽著那越來越小的渭水流淌聲,心裡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渭城”句從對面落筆,用“波聲小”反襯出銅人漸漸遠去的身影。一方面波聲渺遠,另一方面,道阻且長。它藉助於事物的聲音和形態,委婉而深沉地表現出金銅仙人“思悠悠,恨悠悠”的離別情懷,而這正是當日詩人在仕進無望、被迫離開長安時的心境。
  這首詩是李賀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構想奇創,而又深沉感人;形象鮮明而又變幻多姿。怨憤之情溢於言外,卻並無怒目圓睜、氣峻難平的表現。遣詞造句奇峭而又妥帖,剛柔相濟,恨愛互生,參差錯落而又整飭綿密。這確是一首既有獨特風格,而又諸美同臻的詩作,在李賀的集子裡,也找不出幾首類似的作品來。
  (朱世英)

詩詞推薦

  • 游君山值冰合不得進

    馮時行宋代〕東略扶桑還掛席,朔雪顛風經赤壁。欲呼龍伯出珠宮,戲上君山吹玉笛。仙人未熟長生酒,故遣玄冰凍湖口。洞庭
    金銅仙人辭漢歌原文_金銅仙人辭漢歌的賞析_古詩文
  • 兩儀殿賦柏梁體

    李世民唐代〕絕域降附天下平,八表無事悅聖情。雲披霧斂天地明。登封日觀禪雲亭,太常具禮方告成。
    金銅仙人辭漢歌原文_金銅仙人辭漢歌的賞析_古詩文
  • 贈隱者

    劉滄唐代〕何時止此幽棲處,獨掩衡門長綠苔。臨水靜聞靈鶴語,隔原時有至人來。五湖仙島幾年別,九轉藥爐深夜開。誰識
    金銅仙人辭漢歌原文_金銅仙人辭漢歌的賞析_古詩文
  • 秋夜作

    錢起唐代〕萬計各無成,寸心日悠漫。浮生竟何窮,巧曆不能算。流落四海間,辛勤百年半。商歌向秋月,哀韻兼浩嘆。寤寐
    金銅仙人辭漢歌原文_金銅仙人辭漢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游梅坡席上雜酬

    李彌遜宋代〕白玉千株暗,青雲一徑斜。從來少車馬,恐是阿環家。
    金銅仙人辭漢歌原文_金銅仙人辭漢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有睹十一月七日

    梅堯臣宋代〕來恨我馬遲,去恨我馬疾。馬蹄塵作雲,已隔粲然質。時時顧且遙,亂緒如有失。
    金銅仙人辭漢歌原文_金銅仙人辭漢歌的賞析_古詩文
  • 謁岳廟

    晁說之宋代〕吳楚江淮接海濤,百龍有職驅黿鰲。空中甍桷森然見,天上雲霓不得高。穆穆冕旒嚴帝制,紛紛牲幣自神皋。不知
  • 端午述懷

    白玉蟾宋代〕方瀛山上風颼颼,五月六月常如秋。松花落地鶴飛去,萬頃白雲空翠浮。夜半蟾蜍落丹井,琪林深鎖寒葉暝。滿天
  • 江頭

    張籍唐代〕晚步隨江遠,來帆過眼頻。試尋新住客,少見故鄉人。回首憐歸翼,長吟任此身。應同南浦雁,更見嶺頭春。
    金銅仙人辭漢歌原文_金銅仙人辭漢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晚步

    吳可宋代〕野樹疏疏透夕陽,歸鴉零亂不成行。春風可是閒來往,時送江梅一陣香。
    金銅仙人辭漢歌原文_金銅仙人辭漢歌的賞析_古詩文
  • 追送劉侍郎以寶制帥湖北

    魏了翁宋代〕士從西南來,落落僅 * 。半年北門道,幾度酹別酒。清朝志興復,第一廣英彀。采采不及掬,引去遽盈斗。矧今
  • 自江西歸至舊任官舍,贈袁贊府(時經劉展平後)

    劉長卿唐代〕卻見同官喜復悲,此生何幸有歸期。空庭客至逢搖落,舊邑人稀經亂離。湘路來過回雁處,江城臥聽搗衣時。南方
    金銅仙人辭漢歌原文_金銅仙人辭漢歌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二百零五首

    釋正覺宋代〕十方法侶共安居,雲月身心照處虛。轉側蘆汀飛鶴鷺,亡機林壑混樵漁。瘢痕若盡光無際,絲糝才萌念有餘。廊下
  • 送餘干李少府

    梅堯臣宋代〕作尉古來清,況於乾越城。舟中雨新足,溪上水初生。蒼獺出還沒,素鷗飛且鳴。休將五色棒,欲取洛陽名。
  • 游山中

    胡仲參宋代〕世途平處起波瀾,輸與高僧占好山。竹塵直為揮俗具,槿籬虛設掩塵關。林泉有分酬清供,瓶錫無人伴此閒。擺脫
  • 景德以後祀五方帝十六首

    佚名宋代〕大信斡運,星明環周。三時不害,黍稷盈疇。克誠致享,品物鹹羞。禮成樂變,錫祚貺休。
  • 避暑摩訶池上作

    孟昶唐代〕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暖。簾開明月獨窺人,欹枕釵橫雲鬢亂。起來瓊戶寂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屈指
    金銅仙人辭漢歌原文_金銅仙人辭漢歌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日送方乾游上元

    曹松唐代〕天高淮泗白,料子趨修程。汲水疑山動,揚帆覺岸行。雲離京口樹,雁入石頭城。後夜分遙念,諸峰霜露生。
    金銅仙人辭漢歌原文_金銅仙人辭漢歌的賞析_古詩文
  • 醉桃源/阮郎歸

    方千里宋代〕良宵相對一燈青。相思寫砑綾。去時情淚滴紅冰。西風吹涕零。愁宛轉,意飛騰。晴窗穿紙蠅。夢知關塞不堪行。
  • 追和魯直蠟梅二首

    王之道宋代〕一種幽素姿,凌寒為誰展。似嫌冰雪清,故作黃金淺。
    金銅仙人辭漢歌原文_金銅仙人辭漢歌的賞析_古詩文
金銅仙人辭漢歌原文_金銅仙人辭漢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