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詩

作者:王勃 朝代:唐代

滕王閣詩原文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安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詩詞問答

問:滕王閣詩的作者是誰?答:王勃
問:滕王閣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滕王閣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古
問:王勃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勃名句大全

王勃滕王閣詩書法欣賞

王勃滕王閣詩書法作品欣賞
滕王閣詩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與你相逢在穆陵關的路上,你隻身匹馬就要返回桑乾。
楚國的青山依然蒼翠古老,幽州的太陽發出陣陣淒寒。
城裡經歷上百次戰亂之後,還有幾家老人在世上保全。
到處是殘垣斷壁蓬蒿遍野,你定會流著眼淚邊走邊看。

注釋
⑴穆陵關:古關隘名,又名木陵關,在今湖北麻城北。漁陽:唐代郡名,郡治在今天津市薊縣,當時屬范陽節度使管轄。
⑵穆陵:指穆陵關。
⑶桑乾:河名。今永定河之上游。源出山西,流經河北,相傳每年桑椹成熟時河水乾涸,故名。唐李白《戰城南》詩:“去年戰,桑乾源,今年戰,蔥河道。”這裡指行客家在漁陽。
⑷楚國:指穆陵關所在地區,並用以概指江南。穆陵關本是吳地,春秋後屬楚。蒼山:青山。唐杜甫《九成宮》詩:“蒼山入百里,崖斷如杵臼。”
⑸幽州:即漁陽,也用以概指北方。幽州原是漢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今北京一帶。唐時漁陽、桑乾都屬幽州。
⑹百戰:多次作戰。這裡指安史之亂。
⑺耆(qí)舊:年高望重者。此指經歷兵亂的老人。唐杜甫《憶昔》詩之二:“傷心不忍問耆舊,復恐初從亂離說。”
⑻蓬蒿(hāo):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叢;草莽。晉葛洪《抱朴子·安貧》:“是以俟扶搖而登蒼霄者,不充詘於蓬蒿之杪。”
⑼歸人:歸來的人。晉陶潛《和劉柴桑》:“荒塗無歸人,時時見廢墟。”此指北返漁陽的行客。

詩文賞析

穆陵關在今湖北麻城北面,漁陽郡治在今天津市薊縣。唐代宗大曆五、六年間(770-771),劉長卿曾任轉運使判官、淮西鄂岳轉運留後等職,活動於湖南、湖北。詩當作於此時。

當時,安史之亂雖已平定,但朝 * 敗,國力衰弱,藩鎮割據,軍閥囂張,人民慘遭重重盤剝,特別是安史叛軍盤踞多年的北方各地,更是滿目瘡痍,一片凋敝景象。劉長卿對此十分了解,深為憂慮。因此當他在穆陵關北,陌路遇到一位急切北返漁陽的行客,不禁悲慨萬分地把滿腹憂慮告訴了這位歸鄉客,忠厚坦誠,語極沉鬱。

首聯寫相逢地點和行客去向。“桑乾”即桑乾河,今永定河,源出山西,流經河北,此指行客家在漁陽。關隘相逢,彼此都是過客,初不相識。詩人見歸鄉客單身匹馬北去,便料想他流落江南已久,急切盼望早日回家和親人團聚。然而等待著他的又將是什麼呢?次聯借山水時令,含蓄深沉地勾勒南北形勢,暗示他此行前景,為國家憂傷,替行客擔心。“楚國”即指穆陵關所在地區,並以概指江南。“幽州”即漁陽,也以概指北方。“蒼山古”是即目,“白日寒”是遙想,兩兩相對,寄慨深長。其具體含意,歷來理解不一。或說“蒼山古”謂青山依舊,而人事全非,則江南形勢也不堪構想;或說“蒼山古”謂江南總算青山依舊,形勢還好,有勸他留下不歸的意味。二說皆可通。“幽州白日寒”,不僅說北方氣候寒冷,更暗示北方人民的悲慘處境。這二句,詩人運用比興手法,含蘊豐富,令人意會不盡。接著,詩人又用賦筆作直接描寫。經過長期戰亂,城郭池隍破壞,土著大族凋殘,到處是廢墟,長滿荒草,使回鄉的人悲傷流淚,不忍目睹。顯然,三、四聯的描述,充實了次聯的興寄,以預誡北歸行客,更令人深思。

這是一篇痛心的寬慰語,懇切的開導話,寄託著詩人憂國憂民的無限感慨。手法以賦為主而兼用比興,語言樸實而飽含感情。尤其是第二聯:“楚國蒼山古,幽州白日寒”,不唯形象鮮明,語言精煉,概括性強,而且承上啟下,擴大境界,加深詩意,是全篇的關鍵和警策。它令人不語而悲,不寒而慄,印象深刻,感慨萬端。也許正由於此,它才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倪其心)

此詩第一句開門見山,用質樸蒼老的筆法,點出了滕王閣的形勢。滕王閣是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門上,下臨贛江,可以遠望,可以俯視,下文的“南浦”、“西山”、“閒雲”、“潭影”和“檻外長江”都從第一句“高閣臨江渚”生髮出來。滕王閣的形勢是這樣的好,但是如今閣中有誰來游賞呢?想當年建閣的滕王已經死去,坐著鸞鈴馬車,掛著琳琅玉佩,來到閣上,舉行宴會,那種豪華的場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第一句寫空間,第二句寫時間,第一句興致勃勃,第二句意興闌珊,兩兩對照。詩人運用“隨立隨掃”的方法,使讀者自然產生盛衰無常的感覺。寥寥兩句已把全詩主題包括無餘。

三四兩句緊承第二句,更加發揮。閣既無人游賞,閣內畫棟珠簾當然冷落可憐,只有南浦的雲,西山的雨,暮暮朝朝,與它為伴。這兩句不但寫出滕王閣的寂寞,而且畫棟飛上了南浦的雲,寫出了滕王閣的居高,珠簾捲入了西山的雨,寫出了滕王閣的臨遠,情景交融,寄慨遙深。

至此,詩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達方法上,還是比較隱藏而沒有點醒寫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個比較沉著的韻腳之後,立即轉為“悠”“秋”“流”三個漫長柔和的韻腳,利用章節和意義上的配合,在時間方面特彆強調,加以發揮,與上半首的偏重空間,有所變化。“閒雲”二字有意無意地與上文的“南浦雲”銜接,“潭影”二字故意避開了“江”字,而把“江”深化為“潭”。雲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還是在寫空間,但接下來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間轉入時間,點出了時日的漫長,不是一天兩天,而是經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風物更換季節,星座轉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閣的人而今安在。這裡一“幾”一“何”,連續發問,表達了緊湊的情緒。最後又從時間轉入空間,指出物要換,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檻外的長江,卻是永恆地東流無盡。“檻”字“江”字回應第一句的高閣臨江,神完氣足。

這首詩一共只有五十六個字,其中屬於空間的有閣、江、棟、簾、雲、雨、山、浦、潭影;屬於時間的有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今何在,這些詞融混在一起,毫無疊床架屋的感覺。主要的原因,是它們都環繞著一個中心──滕王閣,而各自發揮其眾星拱月的作用。

唐詩多用實字(即名詞),這與喜歡多用虛字(尤其是轉折詞)的宋詩有著明顯的區別。例如,三四兩句中,除了“飛”字和“卷”字是動詞以外,其餘十二個字都是實字,但兩個虛字就把十二個實字一齊帶動帶活了,唐人的善用實字,實而不實,於此可見。

另外,詩的結尾用對偶句法作結,很有特色。一般說來,對偶句多用來放在中段,起鋪排的作用。這裡用來作結束,而且不象兩扇門一樣地並列(術語稱為扇對),而是一開一合,採取“側勢”,讀者只覺其流動,而不覺其為對偶,顯出了王勃過人的才力。後來杜甫的七言律詩,甚至七言絕句,也時常採用這種手法,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等。可見王勃對唐詩發展的影響。

標籤:寫景懷古

詩詞推薦

  •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

    辛棄疾宋代〕秦望山頭,看亂雲急雨,倒立江湖。不如雲者為雨,雨者云乎。長空萬里,被西風、變滅須臾。回首聽,月明天籟
  • 登樓望水

    顧況唐代〕鳥啼花發柳含煙,擲卻風光憶少年。更上高樓望江水,故鄉何處一歸船。
    滕王閣詩原文_滕王閣詩的賞析_古詩文
  • 次石湖書扇韻

    姜夔宋代〕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
    滕王閣詩原文_滕王閣詩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懷古蹟五首·其二

    杜甫唐代〕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最是
    滕王閣詩原文_滕王閣詩的賞析_古詩文
  • 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

    李商隱唐代〕露如微霰下前池,月過回塘萬竹悲。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悠揚歸夢惟燈見,濩落生涯獨酒知。豈到
  • 宴清都·秋感

    吳文英宋代〕萬里關河眼。愁凝處,渺渺殘照紅斂。天低遠樹,潮分斷港,路回淮甸。吟鞭又指孤店。對玉露金風送晚。恨自古
    滕王閣詩原文_滕王閣詩的賞析_古詩文
  • 玉樓春·柳映玉樓春日晚

    顧敻五代〕柳映玉樓春日晚,雨細風輕菸草軟。畫堂鸚鵡語雕籠,金粉小屏猶半掩。香滅繡帷人寂寂,倚檻無言愁思遠。恨郎
  • 青陽

    佚名兩漢〕青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並愛,跂行畢逮。霆聲發榮,處頃聽,枯槁復產,乃成厥命。眾庶熙熙,施及夭胎,群
  •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宋代〕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
  • 黍離

    佚名先秦〕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
    滕王閣詩原文_滕王閣詩的賞析_古詩文
  • 浩歌

    李賀唐代〕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鹹幾回死?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細煙。箏人
  • 漁歌子·曉風清

    顧夐五代〕曉風清,幽沼綠,倚欄凝望珍禽浴。畫簾垂,翠屏曲,滿袖荷香馥郁。好攄懷,堪寓目,身閒心靜平生足。酒杯深
  • 蝶戀花·小雨初晴回晚照

    王詵宋代〕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樓台,倒影芙蓉沼。楊柳垂垂風裊裊。嫩荷無數青鈿小。似此園林無限好。流落歸來,到了
  • 阮郎歸·立夏

    張大烈〔〕綠陰鋪野換新光,薰風初晝長。小荷貼水點橫塘,蝶衣曬粉忙。茶鼎熟,酒卮揚,醉來詩興狂。燕雛似惜落花香,
    滕王閣詩原文_滕王閣詩的賞析_古詩文
  • 雨雪曲

    江總南北朝〕雨雪隔榆溪,從軍度隴西。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漫漫愁雲起,蒼蒼別路迷。
    滕王閣詩原文_滕王閣詩的賞析_古詩文
  • 昭君怨·送別

    蘇軾宋代〕誰作桓伊三弄,驚破綠窗幽夢?新月與愁煙,滿江天。欲去又還不去,明日落花飛絮。飛絮送行舟,水東流。
  • 自湘東驛遵陸至蘆溪

    查慎行清代〕黃花古渡接蘆溪,行過萍鄉路漸低。吠犬鳴雞村遠近,乳鵝新鴨岸東西。絲繅細雨沾衣潤,刀剪良苗出水齊。猶與
  •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吳文英宋代〕翦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舊尊俎。
  • 玉樓春·和吳見山韻

    吳文英宋代〕闌乾獨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風葉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隨雲去急。霜花強弄春顏色。相吊年光澆大白。海煙
  • 醉公子·岸柳垂金線

    顧敻五代〕岸柳垂金線,雨晴鶯百囀。家住綠楊邊,往來多少年。馬嘶芳草遠,高摟簾半掩。斂袖翠蛾攢,相逢爾許難。
滕王閣詩原文_滕王閣詩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