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代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原文

秦望山頭,看亂雲急雨,倒立江湖。
不如雲者為雨,雨者云乎。
長空萬里,被西風、變滅須臾。
回首聽,月明天籟,人間萬竅號呼。
誰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蘇。
至今故國人望,一舸歸歟。
歲雲暮矣,問何不、鼓瑟吹竽。
君不間,王亭謝館,冷煙寒樹啼烏。

詩詞問答

問: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的作者是誰?答:辛棄疾
問: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辛棄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棄疾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看秦望山上 * ,暴雨傾注,猶如江湖倒瀉下來。不知道是雲化為雨,還是雨化為雲?萬里長空,西風勁吹,烏雲瞬間變幻消失。回首傾聽明月星夜天籟長鳴,人間萬千洞穴的呼號似山崩雷震!
是誰將若耶溪畔的美女西施獻給吳王,導致吳國滅亡,只剩下麋鹿出沒在姑蘇台?至今越國人仍盼望西施坐船歸來。一年已到年底了,何不演奏樂器以示歡樂?難道君看不見古代王、謝望族的亭台樓閣,而今只剩凋殘的樹木,寒煙清冷,孤寂的烏鴉仍在呼喚著離魂!

注釋
漢宮春:詞牌名,又名“漢宮春慢”“慶千秋”。雙調九十六字,前後段各九句、四平韻。另有雙調九十六字,前段十句五平韻,後段八句五平韻;雙調九十四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六仄韻等變體。
會稽:地名,在今浙江紹興。蓬萊閣:舊址在今浙江省臥龍山下。
秦望山:在會稽東南四十里處。
須臾:形容時間短。
天籟:大自然的音響。這裡指風。萬竅:《莊子·齊物記》中有“······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 則萬竅怒號。”
若耶溪:河名,在會稽南。倩:請。美人:指西施。傳說西施曾經在若耶溪上浣紗。越國被吳國打敗後,越王為了報仇,使用美人計,把西施送給吳國,後吳國被越國滅亡。麋(mí):鹿的一種,俗稱四不像。姑蘇:這裡指姑蘇台,吳王曾與西施在此游宴。
王亭謝館:王、謝為東晉豪門貴族,山頭子弟很多,多住在會稽。王亭謝館泛指他們在會稽一帶的遊樂場所。

詩文賞析


這首詞的題目,原作“會稽蓬萊閣懷古 ”。同調另有“亭上秋風 ”一首 ,題作“會稽秋風亭觀雨”。唐圭璋先生謂 ,“秋風亭觀雨”詞中無雨中景象,而“蓬萊閣懷古”一首上片正寫雨中景象,詞題“觀雨”與“懷古”前後顛倒,當系錯簡。說見《詞學論叢·讀詞續記》。今據以訂正詞題。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 ),辛棄疾被重新起用,任命為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據《寶慶會稽續志》,為六月十一日到任,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即奉召赴臨安,次年春改知鎮江府,故知登蓬萊閣之舉,必在嘉泰三年的下半年,另據詞中“西風”、“冷煙寒樹”等語,可斷定是作於晚秋。
清人沈祥龍《論詞隨筆》云:“詞貴意藏於內,而迷離其言以出之 。”為此,詞家多刻意求其含蓄,而以詞意太淺太露為大忌。這首詞以自然喻人世,以歷史比現實,托物言志,寄慨遙深。
詞的上片,看似純系寫景,實則借景抒情。它不是單純地為寫景而寫景 ,而是景中有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詞人所登的蓬萊閣在浙江紹興(即會稽),秦望山,一名會稽山,在會稽東南四十里處。他為何望此山?因為這裡曾是秦始皇南巡時望大海、祭大禹之處。登此閣望此山,不禁會想起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和為民除害的大禹。這片詞先以“看”領起,盡寫
望山頭雲雨蒼茫的景象和乍雨還晴的自然變化。以“倒立江湖”喻暴風驟雨之貌,生動形象,大概是從蘇軾《有美堂暴雨》詩“天外黑風吹海立”演化而來。“不知雲者為雨,雨者云乎”,語出於《莊子·天運》:“雲者為雨乎?雨者為云乎 ?”“為”字讀去聲。雲層是為了降雨嗎?降雨是為了雲層嗎?莊子設此一問,下文自作回答,說這是自然之理,雲、雨兩者,誰也不為了誰,各自這樣運動著罷了,也沒有別的意志力量施加影響要這樣做。作者說“不知”,也的確是不知,不必多追究。“長空萬里,被西風、變滅須臾。”天色急轉 ,詞筆也急轉 ,這是說雲。蘇軾《念奴嬌·中秋 》詞:“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維摩經 》:“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雲散了,雨當然也就收了。“回首聽,月明天籟,人間萬竅號呼。”這裡又用《莊子》語 。《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 ,作則萬竅怒呺。”這就是“天籟”,自然界的音響 。從暴風驟雨到雲散雨收,月明風起,詞人在大自然急劇的變化中似乎悟出一個哲理:事物都處在不斷變化中,陰晦可以轉為晴明,晴明又含著風起雲湧的因素;失敗可以轉為勝利,勝利了又會起風波。上片對自然景象的描寫,為下片追懷以弱勝強、轉敗為勝、又功成身退的范蠡作了有力的烘托、鋪墊。語言運用上,眾采博興,為己所用,這是辛詞的長技。
下片懷古抒情,說古以道今,影射現實,借古人之酒杯澆自己胸中之塊壘。作者首先以詰問的語氣講述了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故事:當年是誰到若耶溪上請西施西去吳國以此導致吳國滅亡呢?越地的人們至今還盼望著他能乘船歸來呢 !這當然是說范蠡,可是作者並不直說,而是引而不發 ,說“誰倩”。這樣寫更含蓄而且具有啟發性。據史書記載,春秋末年越王勾踐曾被吳國打敗,蒙受奇恥大辱。謀臣范蠡苦身戮力,協助勾踐進行了“ 十年生聚 ,十年教訓”,並將西施進獻吳王,行美人計。吳王果貪於女色,荒廢朝政。吳國謀臣伍子胥曾勸諫說 :“臣今見麋鹿游姑蘇之台。”後來越國終於滅了吳國,報了會稽之仇。
越國勝利後,范蠡認為“勾踐為人,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於是泛舟五湖而去。引人深思的是,詞人面對秦望山、大禹陵和會稽古城懷念古人,占據他心靈的不是秦皇、大禹,也不是越王勾踐,而竟是范蠡。這是因為范蠡忠一不二,精忠報國,具有文韜武略,曾提出許多報仇雪恥之策,同詞人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十八記載:辛棄疾至臨安見宋寧宗 ,“言金國必亂必亡,願付之元老大臣,務為倉猝可以應變之計 ,(韓)侂胄大喜。”《慶元 * 》亦言“嘉泰四年春正月,辛棄疾入見,陳用兵之利,乞付之元老大臣”,另據程珌《丙子輪對札記》記辛棄疾這幾年來屢次派遣諜報人員到金境偵察金兵虛實並欲在沿邊界地區招募軍士,可見作者這時正躍躍欲試,摩拳擦掌,力圖恢復中原以雪靖康之恥,范蠡正是他仰慕和效法的榜樣。表面看來,“故國人望”的是范蠡,其實,何嘗不可以說也指他辛棄疾。在他晚年,經常懷念“壯歲旌旗擁萬夫”的戰鬥生涯,北方抗金義軍也時時盼望他的歸來。謝枋得在《祭辛稼軒先生墓記》中記載 :“公沒,西北忠義始絕望 。”這一部分用典,不是僅僅說出某事,而是鋪衍為數句,敘述出主要的情節,以表達思想感情,這是其用典的一個顯著特點。
“歲雲暮矣,問何不鼓瑟吹竽?”在詞的收尾部分,作者首先以設問的語氣提出問題 :一年將盡了,為什麼不鼓瑟吹竽歡樂一番呢?《詩經》的《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又《唐風·山有樞》:“子有酒食 ,何不日鼓瑟 ?且以喜樂,且以永日。”
作者引《詩》說出了歲晚當及時行樂的意思,接著又以反問的語氣作了回答 :“君不見、王亭謝館,冷煙寒樹啼烏 。”舊時王、謝的亭館已經荒蕪,已無可行樂之處了。東晉時的王 、謝與會稽的關係也很密切,“王亭 ”,指王羲之修禊所在的會稽山陰之蘭亭;謝安曾隱居會稽東山,有別墅。這些舊跡,現在是只有 “冷煙寒樹啼烏”點綴其間了。
從懷念范蠡到懷念王、謝,感情上是一個很大的轉折 。懷念范蠡抒發了報國雪恥的積極思想 ;懷念王、謝不僅流露出對現實的不滿,而且明顯地表現出消極悲觀的情緒。作者面對自然的晴雨變化和歷史的巨變,所激起的不僅是要效法古人、及時立功的慷慨壯懷,同時也有人世匆匆的暮年傷感。辛棄疾此時已經是六十四歲了。當作者想到那些曾經威震一方、顯赫一時的風流人物無不成為歷史陳跡的時候,內心充滿了人生短暫、功名如浮雲流水的悲嘆。這末一韻就意境來說不是僅對王亭謝館而發,而是關涉全篇,點明全詞要旨。詞人在這些歷史人物事跡中寄託的不同感情,同他當時思想的矛盾是完全吻合的。

標籤:抒情懷古寫景

詩詞推薦

  •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

    蘇軾宋代〕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
  • 春從天上來·海角飄零

    吳激金代〕小序:會寧府遇老姬,善鼓瑟。自言梨園舊籍,因感而賦此。海角飄零,嘆漢苑秦宮,墜露飛螢。夢裡天上,金屋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原文_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的賞析_古詩文
  • 詠三良

    柳宗元唐代〕束帶值明後,顧盼流輝光。一心在陳力,鼎列夸四方。款款效忠信,恩義皎如霜。生時亮同體,死沒寧分張。壯軀
  •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孟浩然唐代〕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原文_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的賞析_古詩文
  • 昭君辭

    沈約南北朝〕朝發披香殿,夕濟汾陰河。於茲懷九逝,自此斂雙蛾。沾妝如湛露,繞臆狀流波。日見奔沙起,稍覺轉蓬多。朔風
  • 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

    李白唐代〕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楚山里,雲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蘿衣,白雲堪臥君早歸。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原文_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的賞析_古詩文
  • 書摩崖碑後

    黃庭堅宋代〕春風吹船著吾溪,扶藜上讀《中興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絲。明皇不作苞桑計,顛倒四海由祿兒。
  • 代父送人之新安

    陸娟明代〕津亭楊柳碧毿毿,人立東風酒半酣。萬點落花舟一葉,載將春色過江南。
  • 知音者誠希

    韓愈唐代〕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原文_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的賞析_古詩文
  • 回中作

    溫庭筠唐代〕蒼莽寒空遠色愁,嗚嗚戍角上高樓。吳姬怨思吹雙管,燕客悲歌別五侯。千里關山邊草暮,一星烽火朔雲秋。夜來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原文_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的賞析_古詩文
  • 菁菁者莪

    佚名先秦〕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見君子,我心則喜。菁菁者莪,在彼中陵。
  • 蘇武廟

    溫庭筠唐代〕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回日樓台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茂陵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原文_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的賞析_古詩文
  • 出居庸關

    朱彝尊清代〕居庸關上子規啼,飲馬流泉落日低。雨雪自飛千嶂外,榆林只隔數峰西。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原文_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的賞析_古詩文
  •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

    周邦彥宋代〕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憑闌久,黃蘆
  • 點絳唇·醉漾輕舟

    秦觀宋代〕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原文_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的賞析_古詩文
  • 人月圓·會稽懷古

    張可久元代〕林深藏卻雲門寺,回首若耶溪。薴蘿人去,蓬萊山在,老樹荒碑。神仙何處,燒丹傍井,試墨臨池。荷花十里,清
  • 禮部貢院閱進士試

    歐陽修宋代〕紫殿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無嘩戰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鄉里獻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慚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原文_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的賞析_古詩文
  • 臨江仙·長愛碧闌乾影

    晏幾道宋代〕長愛碧欄乾影,芙蓉秋水開時。臉紅凝露學嬌啼。霞觴熏冷艷,雲髻裊纖枝。煙雨依前時候,霜叢如舊芳菲。與誰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原文_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的賞析_古詩文
  • 與朱元思書

    吳均南北朝〕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原文_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的賞析_古詩文
  • 野老歌 / 山農詞

    張籍唐代〕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西江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原文_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的賞析_古詩文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原文_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