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

作者:毛滂 朝代:宋代

原文

蝴蝶初翻簾繡。
萬玉女、齊回舞袖。
落花飛絮濛濛,長憶著、灞橋別後。
濃香斗帳自永漏。
任滿地、月深雲厚。
夜寒不近流蘇,祗憐他、後庭梅瘦。

詩詞問答

問:《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的作者是誰?答:毛滂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毛滂的名句有哪些?答:毛滂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紛飛的白雪,時而像翻穿繡簾的蝴蝶,時而像萬千天女散花舒袖長舞,時而像落花飄灑,時而像飛絮蒙蒙,總是在回憶灞橋分別後的情形。
深夜時梅花的清香從窗外飄入室內的斗帳中,任憑幽深的月光和濃厚的雲層覆蓋著整個大地。夜晚寒冷,只好躲在溫暖的流蘇帳中,只是可憐後庭的梅花,被風吹落了許多。

注釋
上林春令:詞牌名,前後段各四句。
蝴蝶:喻雪片飛舞。
回:指飄飛。
灞橋:這裡語含雙關,灞橋義是唐人折柳餞別之處所,此扣離別之意。
漏:即漏箭,為古代宮中計時器具。
月深雲厚:指積雪。
流蘇:簾帳上垂下來的繼子,用彩羽或絲織品製成,起裝飾作用。這裡泛指簾幕。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劉熙載曾說,詠物應“不離不即”(《藝概》),意即詠物而不滯於物,也就是說好的詠物詩詞既要做到曲盡妙處,又要在詠物中言情、寄託。這首詠物詞就有“不離不即”之妙。

上片描繪飛雪的動態美,寄託了詞人飄蕩羈旅之悲情。“蝴蝶初翻簾繡”三句,描寫紛飛的白雪,時而像翻穿繡簾的蝴蝶,時而像萬千天女散花舒袖長舞,時而像落花飄灑,時而像飛絮蒙蒙。這裡採用博喻的方法,將雪比做“蝴蝶”、“玉女”、“落花”、“飛絮”,用這些事物來比擬,創造了一個優美的意境,給人以鮮明生動的印象,產生了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

比喻,可以比聲音、比形象、比情態、比心情、比事物,但都要抓住兩者之間的可比之處。這首詞的比喻,主要是比形象、比情態。蝴蝶穿簾的形象,是比擬雪花的輕而美,玉女飛舞的形象,比擬雪花潔白而飄逸,落花比擬輕颺而淒清,飛絮比擬雪花飄灑而色白。這些比喻都是新奇的想像,富有獨創性,自然、精當,達到了“喻巧而理至”的效果。正因這些喻體都含著一個“飄”意,就為歇拍的抒情句“長憶著、灞橋別後”作了鋪墊,從而寄寓了羈旅在外,飄泊異鄉的愁情,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又因上片巧妙用典,如“落花”、李白的“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憶秦娥》)而加濃了詩的意境。“灞橋”暗用了王勃“客心千里倦,春爭一朝歸。還傷北國里,重見落花飛”(《羈春》)。

下片寫雪的靜態美,寄託詞人的孤高志趣。姚鉉說:“賦水不當僅言水,而言水之前後左右。”(見賀裳《皺水軒詞筌》)這是說寫詠物詩詞,可正面描寫,也可側面描寫,或以反襯手法出之。這首詞的下片,詞人就用寒梅來襯白雪,既勾畫了雪之潔白,又表現了梅之高格,從而寄託了詞人的孤芳、高潔的志趣。“濃香斗帳自永漏”一句,寫梅花在雪後深夜之時開放,清香從窗外飄入室內的斗帳中。“濃香”代指梅花。“漏永”即“永漏”,意夜深。“任滿地、月深雲厚”一句,既寫夜晚的雪景,如厚厚雲絮鋪滿大地,似皎潔月光灑向原野。天宇大地,上下輝映,一個銀白的世界。它靜無纖塵,玲瓏剔透。在這靜穆的天地間,有一枝寒梅怒放,散著濃香,襯托著潔白的雪更加光潔雋美了。歇拍“夜寒不近流蘇,後庭梅瘦”,又是一個抒情句。讚美雪中梅花不畏寒冷,不同流俗,不趨炎勢,只在冰清玉潔中獨弄清影。這白雪寒梅的形象又寄託了詞人孑然獨立的志趣。

這首詠物詞,既用博喻修辭法,將雪作多角度的正面描繪,表現了雪之多姿多彩的動態美;又用襯托法,以清高的梅襯潔白的雪,創造了冰清玉潔的意境,表現了一種玲瓏的靜態美,在動與靜、虛與實的結合中,融進詞人的思想感情,創造了一種秀雅飄逸的風格。

標籤:詠物寫雪羈旅抒懷

詩詞推薦

  • 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晏幾道宋代〕二月和風到碧城。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妝鏡巧眉偷葉樣,歌樓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無情。
  • 任光祿竹溪記

    唐順之明代〕  余嘗游於京師侯家富人之園,見其所蓄,自絕徼海外奇花石無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斬竹而薪
  • 點絳唇·紹興乙卯登絕頂小亭

    葉夢得宋代〕縹緲危亭,笑談獨在千峰上。與誰同賞。萬里橫煙浪。老去情懷,猶作天涯想。空惆悵。少年豪放。莫學衰翁樣。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原文_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的賞析_古詩文
  • 蟾宮曲·雪

    薛昂夫元代〕天仙碧玉瓊瑤,點點揚花,片片鵝毛。訪戴歸來,尋梅懶去,獨釣無聊。一個飲羊羔紅爐暖閣,一個凍騎驢野店溪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原文_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的賞析_古詩文
  • 解連環 孤雁

    張炎宋代〕楚江空晚。悵離群萬里,恍然驚散。自顧影、欲下寒塘,正沙淨草枯,水平天遠。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
  • 洞仙歌·詠柳

    蘇軾宋代〕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 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原文_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的賞析_古詩文
  • 幽蘭

    崔塗唐代〕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白露沾長早,春風到每遲。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原文_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的賞析_古詩文
  • 多麗·詠白菊

    李清照宋代〕小樓寒,夜長簾幕低垂。恨蕭蕭、無情風雨,夜來揉損瓊肌。也不似、貴妃醉臉,也不似、孫壽愁眉。韓令偷香,
  • 病牛

    李綱宋代〕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 蝶戀花·笑艷秋蓮生綠浦

    晏幾道宋代〕笑艷秋蓮生綠浦。紅臉青腰,舊識凌波女。照影弄妝嬌欲語。西風豈是繁華主。可恨良辰天不與。才過斜陽,又是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原文_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友人云母障子(時年十五)

    王維唐代〕君家雲母障,時向野庭開。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畫來。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原文_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的賞析_古詩文
  • 羅隱唐代〕籬落歲雲暮,數枝聊自芳。雪裁纖蕊密,金拆小苞香。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霜。春叢莫輕薄,彼此有行藏。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原文_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的賞析_古詩文
  • 雙雙燕·滿城社雨

    張惠言清代〕滿城社雨,又喚起無家,一年新恨。花輕柳重,隔斷紅樓芳徑。舊壘誰家曾識,更生怕、主人相問。商量多少雕檐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原文_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的賞析_古詩文
  • 霜天曉月(梅)

    蕭泰來宋代〕千霜萬雪。受盡寒磨折。賴是生來瘦硬,渾不怕、角吹徹。清絕。影也別。知心惟有月。原沒春風情性,如何共、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原文_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的賞析_古詩文
  • 登岳陽樓

    陳與義宋代〕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
  • 孤雁兒·世人作梅詩

    李清照宋代〕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菸斷玉爐寒,伴我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原文_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的賞析_古詩文
  • 詠甘蔗

    佚名清代〕綠陣連煙垠,風雨化精節。玉露含青紫,沁徹哲人心。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原文_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的賞析_古詩文
  • 早梅

    謝燮南北朝〕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原文_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的賞析_古詩文
  • 瑞鶴仙·秋感

    吳文英宋代〕淚荷拋碎璧。正漏雲篩雨,斜捎窗隙。林聲怨秋色。對小山不迭,寸眉愁碧。涼欺岸幘。暮砧催、銀屏剪尺。最無
  • 念奴嬌·鬧紅一舸

    姜夔宋代〕余客武陵。湖北憲治在焉:古城野水,喬木參天。余與二三友,日蕩舟其間。薄荷花而飲,意象幽閒,不類人境。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原文_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