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光祿竹溪記

作者:唐順之 朝代:明代

任光祿竹溪記原文

余嘗游於京師侯家富人之園,見其所蓄,自絕徼海外奇花石無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斬竹而薪之,其為園,亦必購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錢買一石、百錢買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據其間,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師人苟可致一竹,輒不惜數千錢;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難致而又多槁死,則人益貴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師人乃寶吾之所薪。”嗚呼!奇花石誠為京師與江南人所貴。然窮其所生之地,則絕徼海外之人視之,吾意其亦無以甚異於竹之在江以南。而絕徼海外,或素不產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見竹,吾意其必又有甚於京師人之寶之者。是將不勝笑也。語云:“人去鄉則益賤,物去鄉則益貴。”以此言之,世之好醜,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祿任君治園於荊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間作一小樓,暇則與客吟嘯其中。而間謂余曰:“吾不能與有力者爭池亭花石之勝,獨此取諸土之所有,可以不勞力而蓊然滿園,亦足適也。因自謂竹溪主人。甥其為我記之。”余以謂君豈真不能與有力者爭,而漫然取諸其土之所有者?無乃獨有所深好於竹,而不欲以告人歟?昔人論竹,以為絕無聲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艷綽約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諧於俗。是以自古以來,知好竹者絕少。且彼京師人亦豈能知而貴之?不過欲以此鬥富,與奇花石等耳。故京師人之貴竹,與江南人之不貴竹,其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長於紛華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馬、僮奴、歌舞,凡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與人交,凜然有偃蹇孤特之氣,此其於竹,必有自得焉。而舉凡萬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間也歟?然則雖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猶將極其力以致之,而後快乎其心。君之力雖使能盡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貴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詩詞問答

問:任光祿竹溪記的作者是誰?答:唐順之
問:任光祿竹溪記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我曾經游觀過京城世宦富貴人家的亭園,見那裡收藏的東西,從極遠的邊地到海外,奇異的花卉石子沒有不能羅致的,所不能羅致的只有竹子。我們江南人砍伐竹子當柴燒,築園建亭也必定購買尋求海外的奇花異石,有的用千錢買一石,有的用百錢買一花,並不吝惜。然而如有竹子占據在當中,有時就將它砍去,說:“不要讓它占了我種花置石的地方”。但京城人如果能覓到可心的竹子,常常不惜花費數千錢來購買;然而一遇到下霜降雪,便又都乾枯而死。正因為它的難以尋覓而且又多枯死,人們因此就更加珍愛它。而江南人中有人譏笑他們說:“京城人競把我們當柴燒的東西視為珍寶。”嗚呼!奇花異石誠然為京城與江南人所珍愛。然而追溯它們的產地,則邊地和海外人看待它們,我想也與竹子在江南沒有什麼大的區別。而邊地海外,或許是從不出產竹子的地方,假如讓那裡的人一旦看到竹子,我想他們必定比京城人更加珍愛和看重它。這種情況恐個白是笑不完的了。俗語說: “人離鄉則愈賤,物離鄉則愈貴。”如此說來,世上的美醜好惡,又有什麼不變的標準呢!

我的舅舅任光祿君在荊溪的邊上構築了一個亭園,到處種竹,不種其他的花木。竹林間造了一座小樓,有空就與客人在那裡吟詩嘯歌。他偶然對我說:“我不能與有勢力的人比池亭花石的盛況,單獨在這裡取山地本來所有的東西,可以不花費勞力而使滿園蒼翠蔥蘢,也足以自適。因此自稱是竹溪主人。請外甥為我記述一下吧。”我認為任君哪裡是真的不能與有勢力者攀比,而隨意取其當地所有;恐怕還是對竹獨有特殊的愛好,而不願意把它告訴別人呢?過去有人談論竹子,以為它絕沒有動人的姿色和香味值得喜愛。所以它奇巧怪異不如石,妖艷柔美不如花,孑孑然有如高傲獨立的士人,不能與塵俗混同合一。因此自古以來,知道珍愛竹子的人極少。那么京城人難道也是能知竹而加以珍愛的嗎?他們不過是想用此與別人爭夸富貴,如同用奇花異石向人炫耀一樣。所以京城人的珍愛竹子,與江南人的不重竹子,他們都算不上懂得竹子。

任君在繁華鬧市中生長,而能不沉溺其中,衣飾、車馬、僮僕、歌舞,凡是富貴人家所沉湎嗜好的,一切摒棄而去。尤其是方正剛直不隨意與人交往,凜然有高潔獨立之氣,這正是任君對於竹子必有自得的地方。只要人們喜愛某種東西,那就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阻止他對於那種東西的追求。那么雖然假使竹子不是這裡的土地所有,任君也將竭盡其力予以收集,然後心裡才高興。任君的財力雖然使他能儘量尋覓奇花異石,然而他的愛好本不在此啊。可嘆啊,竹子本可以不出江南而為人貴重,對此我更加有感受了。

注釋
任光祿:任氏,名卿,字世臣,號竹溪,宜興人,生於明 * 戊午五月十六日,卒於嘉靖甲寅八月初十日。曾歷任光祿寺署丞、湖廣都御史等職。所居皆藝竹,故號竹溪。
光祿:官名,光祿寺卿或少卿。
絕徼(jiào):極遠的邊地。
徼:邊界。
芟(shān):鋤除。
去:去除。
是:這。
窮其所生之地:探求它的原產地。窮:追溯。
去鄉:離開本土。
世之好醜,亦何常之有乎:世人對於美醜的看法,是不固定的。
荊溪:水名,在江蘇南部,經溧陽、宜興,注入太湖。
間:間隙,這裡指偶然。
土:這裡指本土,本地。
蓊(wěng)然:叢密的樣子。
臭(xiù)味:氣味。
綽約:柔美的樣子。
孑(jié)孑然:形容孤高的樣子。
偃蹇(jiǎn):高傲的樣子。
諧:協調。
一:一樣的。
紛華:指富貴繁華的生活。
而舉凡萬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間也歟:只要人們喜愛某種東西,那就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阻止他對於那種東西的追求。間:間隔,阻止。
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重:甚。

詩文賞析

這篇文章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只知是唐順之的舅舅光祿大夫任君在荊溪之上修築園林,請唐順之為文以記,於是作者便寫下這篇文章。

標籤:詠物

詩詞推薦

  • 題畫蘭

    鄭燮清代〕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岩深縫妙香稠。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任光祿竹溪記原文_任光祿竹溪記的賞析_古詩文
  • 西江月·梅花

    蘇軾宋代〕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
  • 墨梅

    王冕元代〕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版本一)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
    任光祿竹溪記原文_任光祿竹溪記的賞析_古詩文
  • 梅花絕句·其二

    陸游宋代〕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
    任光祿竹溪記原文_任光祿竹溪記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江寫望

    林逋宋代〕蒼茫沙嘴鷺鷥眠,片水無痕浸碧天。最愛蘆花經雨後,一蓬煙火飯魚船。
    任光祿竹溪記原文_任光祿竹溪記的賞析_古詩文
  • 夾竹桃花·詠題

    曹勛宋代〕絳彩嬌春,蒼筠靜鎖,掩映夭姿凝露。花腮藏翠,高節穿花遮護。重重蕊葉相憐,似青帔艷妝神仙侶。正武陵溪暗
  •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辛棄疾宋代〕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
  • 畫雞

    唐寅明代〕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任光祿竹溪記原文_任光祿竹溪記的賞析_古詩文
  • 雨不絕

    杜甫唐代〕鳴雨既過漸細微,映空搖颺如絲飛。階前短草泥不亂,院裡長條風乍稀。舞石旋應將乳子,行雲莫自濕仙衣。眼邊
  • 齊天樂·蟋蟀

    姜夔宋代〕丙辰歲,與張功父會飲張達可之堂。聞屋壁間蟋蟀有聲,功父約予同賦,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辭甚美。予裴徊末
  • 梅花絕句·其一

    陸游宋代〕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
    任光祿竹溪記原文_任光祿竹溪記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 詠橘

    蘇軾宋代〕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捨出青黃。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
  • 蘇幕遮·草

    梅堯臣宋代〕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
    任光祿竹溪記原文_任光祿竹溪記的賞析_古詩文
  • 金陵五題·石頭城

    劉禹錫唐代〕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任光祿竹溪記原文_任光祿竹溪記的賞析_古詩文
  • 六醜·楊花

    彭元遜宋代〕似東風老大,那復有、當時風氣。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蕩何世。但憶臨官道,暫來不住,便出門千里。痴心
  • 阿房宮賦

    杜牧唐代〕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
  • 賣花聲 題岳陽樓

    張舜民宋代〕木葉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斂芳顏。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醉袖撫危闌。天淡雲閒。何人此路得生還
    任光祿竹溪記原文_任光祿竹溪記的賞析_古詩文
  • 瑤花慢·朱鈿寶玦

    周密宋代〕后土之花,天下無二本。方其初開,帥臣以金瓶飛騎,進之天上,間亦分致貴邸。余客輦下,有以一枝已下共缺十
  • 長亭怨慢·雁

    朱彝尊清代〕結多少悲秋儔侶,特地年年,北風吹度。紫塞門孤,金河月冷,恨誰訴?回汀枉渚,也只戀江南住。隨意落平沙,
  • 詠素蝶詩

    劉孝綽〔南北朝〕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
    任光祿竹溪記原文_任光祿竹溪記的賞析_古詩文
任光祿竹溪記原文_任光祿竹溪記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