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作者:韋應物 朝代:唐代

原文

夾水蒼山路向東,東南山豁大河通。
寒樹依微遠天外,夕陽明滅亂流中。
孤村幾歲臨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風。
為報洛橋遊宦侶,扁舟不系與心同。

詩詞問答

問:《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的作者是誰?答:韋應物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韋應物的名句有哪些?答:韋應物名句大全

書法欣賞

韋應物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書法作品欣賞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兩岸青山夾著洛水,船順水向東航行,東南方向的山谷開闊,洛水與黃河相通。
稀疏的樹木遠在天邊隱約可見,夕陽映照在洶湧的河水中忽暗忽明。
想起了幾年前出現在伊河邊的孤零零村落,眼前是雨霽初晴,一隻孤雁在朔風中向南方飛去。
我要告訴在洛橋漫遊的作官的朋友,我的心思就像不拴系的小船隨波逐流。

注釋
鞏:今河南鞏縣。洛:洛水。這裡的鞏洛,即是指鞏縣洛河注入黃河處。
豁:大洞,此指兩山交界處的深谷。大河:指黃河。
依微:依稀,因距離遙遠而模糊不清的樣子。
亂流:指眾多的河流。
伊岸:伊水畔。
橋:洛陽洛河上之天津橋。遊宦侶:在外地作官的朋友。
扁舟:小船。

詩文賞析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韋應物從尚書比部員外郎出為滁州刺史。他在夏末離開長安赴任,經洛陽,舟行洛水到鞏縣入黃河東下。這詩便是由洛水入黃河之際的即景抒懷之作,寄給他從前任洛陽縣丞時的僚友。
  詩人順洛水向東北航行,兩岸青山不絕,漸漸地,東南方向的高山深谷多了起來,而船卻已在不知不覺中駛入黃河了。於是詩人縱目四望黃河景物。這是秋天的傍晚,滾滾黃河與天相連,天邊隱約可見稀疏的樹木在寒氣中枯落。夕陽映照在洶湧的河水中,忽亮忽暗地閃爍不定。那種清廓的景象,使他想起了幾年前在伊水邊看到的那個孤零零的村落,自經安史之亂,殘破蕭條已甚。往事不堪回首,而眼前雨霽晴展,北風勁吹,只見空中有一隻孤雁向南飛去。此刻,詩人的心情如何?他告訴洛陽的僚友們說,他的心情就象《莊子·列禦寇》中說的那樣:“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他覺得自己既非能幹的巧者,也不是聰明的智者,而是一個無所求的無能者,無所作為,無可憂慮,就象這大河上的船,隨波逐流,聽任自然,奉命到滁州做官而已。顯然,這是感傷語,苦澀情。他的僚友們會理解他的無奈的憂傷,不言的衷曲。
  唐德宗從建中元年即位以來,朝政每況愈下,內外交困,國庫空虛,賦稅濫征,軍閥割據,民不聊生。韋應物了解這一切,為之深深憂慮,然而無能為力。此次雖獲一州之任,亦是榮升之遇,有可作為之機,但他懂得前途充滿矛盾和困難。因此只能徒具巧者之才,空懷智者之憂,而自認無能,無奈而無求。也許他的洛陽僚友曾給他以期望和鼓勵,增添了他的激動和不安,所以他在離別洛陽之後,心情一直不平靜,而這黃河秋天傍晚的景象更引起他深深的感觸,使他無限傷慨地寫下這首詩寄給朋友們。
  這詩寫景物有情思,有寄託,重在興會標舉,傳神寫意。洛水途中,詩人仿佛在賞景,實則心不在焉,沉于思慮。黃河的開闊景象,似乎驚覺了詩人,使他豁然開通,眺望起來。然而他看到的景象,卻使他更為無奈而憂傷。遙望前景,蕭瑟渺茫:昔日伊水孤村,顯示出人民經歷過多么深重的災難;朔風一雁,恰似詩人隻身東下赴任,知時而奮飛,濟世於無望。於是他想起了朋友們的鼓勵和期望,感到悲慨而疚愧,覺得自己終究是個無所求的無能者,濟世之情,奮鬥之志,都難以實現。這就是本詩的景中情,畫外意。
  (倪其心)

詩詞推薦

  • 謁金門

    趙聞禮宋代〕人病酒。生怕日高催繡。昨夜新翻花樣瘦。旋描雙蝶湊。慵憑繡床呵手。卻說新愁還又。門外東風吹綻柳。海棠花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原文_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的賞析_古詩文
  • 阻風

    梅堯臣宋代〕老漁吹浪不肯休,一夜南風打籬響。灘下輕舟未可行,山腳盤渦似車輞。
  • 立春帖子太上皇帝閣

    周必大宋代〕俗阜登台樂,農祥擊壤謠。何人知帝力,爾極聽垂髫。
  • 傷逝(此後十九首,盡同德精舍舊居傷懷時所作)

    韋應物唐代〕染白一為黑,焚木盡成灰。念我室中人,逝去亦不回。結髮二十載,賓敬如始來。提攜屬時屯,契闊憂患災。柔素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原文_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的賞析_古詩文
  • 仁宗皇帝濃風二字御書贊

    岳珂宋代〕維聖肆筆根於天,神蹤合作皆自然。勁腴華實無以偏,春秋雖富力已全。天禧資善環琦園,隻字落紙時爭傳。煌煌
  • 和梅摯北池十詠

    蔣堂宋代〕池上有奇桂,青青歲紀深。舊枝憐茂植,時亦欠清吟。夕月漏孤影,秋霜滋勁心。今方遇真賞,風什播瑤音。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原文_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的賞析_古詩文
  • 贈羊長史·並序

    陶淵明魏晉〕左軍羊長史,銜使秦川,作此與之。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黃虞。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聖賢留余跡,事事在中
  • 迎善財歸南樓

    釋梵琮宋代〕古寺閒房共掩扉,相逢彼此罷參歸。時難只得同香火,莫信閒人說是非。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原文_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康叔探梅韻三首

    袁說友宋代〕尋梅著語樂清閒,已覺孤山氣象還。未辦輕舟行百里,也須踏腳法華山。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原文_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的賞析_古詩文
  • 卜運算元

    郭應祥宋代〕綠燭間紅花,絕艷交相照。不分花時雨又風,折取供吟笑。擬把插烏巾,卻恨非年少。點筆舒箋領略渠,座客詞俱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原文_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崇因院信上人宿雲軒

    王之道宋代〕秋聲入高梧,暝色上疏竹。南山攏青螺,過已淨如沐。悠然孤飛雲,窈窕轉休麓。自疑歸去晚,意欲窗下宿。道人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原文_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的賞析_古詩文
  • 雨中泊舟蕭山縣驛

    陸游宋代〕端居無策散閒愁,聊作人間汗漫遊。晚笛隨風來倦枕,春潮帶雨送孤舟。店家菰飯香初熟,市擔蓴絲滑欲流。自笑
  • 送范中濟侍郎知慶州

    孔武仲宋代〕平時廣朝中,相見輒歡喜。昂藏八尺身,所負必奇偉。四方獻善敗,軍國盈虛計。叩之如川流,滾滾不知已。天子
  • 題野亭

    陳宓宋代〕向晚風光分外新,野亭高處最撩人。綢繆翠袖分還合,委曲寒波去轉親。小艇時過明鏡里,危欄獨倚畫圖身。公餘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原文_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的賞析_古詩文
  • 益壽美金花

    侯善淵元代〕寂虛湛湛。道大圓明如寶鑑*。清夜霜天。物潔星稀海桂圓。幽棲靜悄。獨坐陵溪風浩渺。水碧澄煙。心適清聰物
  • 頌古八首

    釋雲宋代〕家人卦變作明夷,爻象分明不待推。無動無謀終吉慶,有求有用即迍危。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原文_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的賞析_古詩文
  • 草堂即事

    杜甫唐代〕荒村建子月,獨樹老夫家。霧裡江船渡,風前徑竹斜。寒魚依密藻,宿鷺起圓沙。蜀酒禁愁得,無錢何處賒。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原文_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的賞析_古詩文
  • 登邕州城

    陶弼宋代〕夜半孤成百尺台,亂蟲聲里一樽開。憂邊日繞南雲下,戀闕心隨北斗回。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原文_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的賞析_古詩文
  • 偶作寄朗之

    白居易唐代〕歷想為官日,無如刺史時。歡娛接賓客,飽暖及妻兒。自到東都後,安閒更得宜。分司勝刺史,致仕勝分司。何況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原文_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張生

    歐陽修宋代〕一別相逢十七春,頹顏衰發互相詢。江湖我再為遷客,道路君猶困旅人。老驥骨奇心尚壯,青松歲久色逾新。山城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原文_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的賞析_古詩文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原文_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