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

作者:梅堯臣 朝代:宋代

原文

荒台殘壘舊名邦,曾說王師此受降。
西漢衣冠拜原廟,五天龍象護經窗。
蜀岡井味人猶品,隋帝宮基闕尚雙。
自古興亡不須問,風鈴閒聽響幡幢。

詩詞問答

問:《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的作者是誰?答:梅堯臣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梅堯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堯臣名句大全

書法欣賞

梅堯臣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書法作品欣賞
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書法作品

詩詞推薦

  • 獻仙音·吊雪香亭梅

    周密宋代〕松雪飄寒,嶺雲吹凍,紅破數椒春淺。襯舞台荒,浣妝池冷,淒涼市朝輕換。嘆花與人凋謝,依依歲華晚。共淒黯
    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原文_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戚郎中紅黃拒霜花

    金君卿宋代〕霜曉禁寒色不摧,若論花品是奇材。紅如錦帳香囊綻,黃似霓裳舞袖開。幸與畹蘭同素景,恥隨籬槿委輕埃。郡齋
  • 湘中弦

    崔塗唐代〕蒼山遙遙江潾潾,路傍老盡沒閒人。王孫不見草空綠,惆悵渡頭春復春。煙愁雨細雲冥冥,杜蘭香老三湘清。故山
  • 攜茶過智海

    吳則禮宋代〕床頭白羽已相親,茗碗才嘗正焙新。透出老禪三昧眼,鍋醒逋客二毛身。坐聞考赴堂鼓,起覓垂垂洗缽人。稍有黃
  • 憑高

    徐璣宋代〕憑高散幽策,綠草滿春坡。楚野無林木,湘山似水波。客懷隨地改,詩思出門多。尚有溪西寺,斜陽未得過。
    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原文_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的賞析_古詩文
  • 芳草渡

    賀鑄宋代〕留征轡,送離杯。羞淚下,捻青梅。低聲問道幾時回。秦箏雁促,此夜為誰排。君去也,遠蓬萊。千里地,信音乖
  • 聯句題吉祥寺

    吳芾宋代〕繫舟枯柳岸,窮勝古城陰。松徑雲生屧,竹窗風滿襟。不妨情話好,且放酒杯深。杖履尋歸路,西山日未沈。
  • 浣溪沙(趙景山席上用偶賦溪台和韻)

    辛棄疾宋代〕台倚崩崖玉滅瘢。青山卻作捧心顰。遠林煙火幾家村。引入滄浪魚得計,展成寥闊鶴能言。幾時高處見層軒。
  • 雪崖

    釋紹曇宋代〕壁立千尋度玉風,絕捫摩處有行蹤。草鞋踏出毗盧印,見得分明隔萬里。
    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原文_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日雜書十首 其四

    朱淑真宋代〕柳垂新綠膩煙光,紫燕惺松語畫梁。午睡忽驚雞唱罷,日移花影上窗香。
    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原文_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鬢髮

    徐夤唐代〕鬢添華發數莖新,羅雀門前絕故人。減食為緣疏五味,不眠非是守庚申。深園竹綠齊抽筍,古木蛇青自脫鱗。天地
  • 答黃府女孫

    潘用中宋代〕一曲臨風值萬金,如何難買玉人心。君如解得相如意,比似金徽恨更深。
    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原文_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台山雜吟

    元好問金代〕西北天低五頂高,茫茫松海露靈鰲。太行直上猶千里,井底殘山枉叫號。
    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原文_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陌上二女

    梅堯臣宋代〕素手搴冪{上四下離},柔纖明春荑。轉眄動桂葉,陽語啟瓠犀。阿姊金盛珠,阿妹繅籍圭。吹香襲行路,豈獨下
  • 法界頌二首

    張嵲宋代〕木人睡足理精神,大地山河忽一塵。不是解談無口論,由來不及世間人。
  • 次韻趙子野石城釣月圖

    樓鑰宋代〕石城江頭可憐月,曾照六朝清夜獵。古往今來知幾何,長江袞袞蕭蕭葉。謫仙去後詩盟寒,王孫詩瘦清欒欒。詩情
  • 謁金門(和自昭木香)

    吳潛宋代〕風韻徹。滿架平平鋪雪。賈女何郎盟共結。睡濃香更冽。春去悄懷怎說。卻喜不聞蹄鴂。月夜時來閒蹀屧。故園三
  • 結課

    宋祁宋代〕結課天官啟,悲秋騎省孫。崢嶸遒歲簽,骯髒別都門。餞蓋紛寒野,征檣拂曉暾。縣齋豐醉秫,無厭數持樽。
  • 曉登懷古堂

    楊萬里宋代〕度暑過於歲,初涼別是天。獨穿秋露草,來看曉風蓮。病骨殊輕甚,幽襟一濂然。不妨聊吏隱,何必更林泉。
    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原文_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的賞析_古詩文
  • 佚老堂為陶敏宣德題

    張舜民宋代〕未老剛稱老,言休即便休。潯陽真有後,彭澤善貽謀。隱几悲殘漏,回頭見急流。便須移醉石,偃臥北窗幽。
    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原文_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的賞析_古詩文
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原文_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