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寄鄭起侍郎

作者:楊徽之 朝代:唐代

寒食寄鄭起侍郎原文

清明時節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
水隔淡煙脩竹寺,路經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難民醉,地迥樓高易斷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別離心緒向誰言。

詩詞問答

問:寒食寄鄭起侍郎的作者是誰?答:楊徽之
問:寒食寄鄭起侍郎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寒食寄鄭起侍郎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清明時節我獨自走出郊野,寂寞山城家家門戶綠柳隱映。
隔水淡淡煙靄中,看得見佛寺修竹成蔭, 一路上細雨蕭疏, 經過的村莊落花陣陣。
天氣寒冷,菲薄的淡酒,不能讓我在一醉中沉浸。登上高樓只見天高地迥, 我思鄉念友更容易極度傷心。
回望故家遠在千里以外,滿懷離情別緒又去講給誰聽?

注釋
寒食:寒食節。每年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禁火,吃冷食,謂之寒食。鄭起:宇孟隆,後周時曾任右拾遺、直史館,遷殿中侍御史。入宋,963年(乾德元年)外貶後,未再入任而卒。“侍郎”可能是“侍御”之誤。
清明時節:寒食節後兩日為清明節,故寒食、清明常並舉。郊原:郊外原野。古代風俗,寒食、清明要踏青掃墓,出郊春遊。
柳映門:宋代清明寒食節時有插柳於門上的習俗,《東京夢華錄》卷七、《夢粱錄》卷二均有記載。
修竹寺:長著修長竹子的佛寺。
落花村:飄落花朵的村子。
酒薄:酒味淡薄。
迥(jiǒng):遠。斷魂:這裡是形容哀傷至極。
故山:故鄉。

詩文賞析

此詩作於北宋乾德(963—968)初至太平興國(976—984)初,楊徽之貶為外官之時。向故人鄭起傾訴“別離心緒”是全詩的主旨。

楊徽之與鄭起二人均負詩名,同為五代後周的宰相范質所賞識,擢任台省之職。宋太祖代周稱帝之初,二人又被貶為外官。相同的愛好,相近的性格,一段相似的政治遭遇,使二人雖分處二地,仍書信往來,互訴衷曲。

首句“清明”後綴以“時節”二字,即將寒食包括在內。在此時節“出郊原”春遊,是宋時風俗,如邵雍《春遊》詩即有句云:“人間佳節唯寒食。”

第二句“山城”點明詩人出遊的地點。“寂寂”,用疊詞渲染周圍的環境氣氛。柳則是帶季節氣候特徵的植物,不但唐人韓詡有“寒食東風御柳斜”名句傳世,而且宋人每逢寒食,即以楊柳等物飾於轎頂之上,四垂遮蔽。每戶且以“面造棗(飠固)飛燕,柳條串之,插於門根”(《東京夢華錄》卷七)。因此,“柳映門”是寒食特有之景。

頷聯二句二景:一遠一近,一朦朧一清晰,如畫家構圖,色調和諧,筆觸錯落有致。同是寫寒食清明,柳永《木蘭花慢》詞:“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燒林,湘桃繡野,芳景如屏。”而在楊徽之筆下,則是“水隔淡煙修竹寺,路經疏雨落花村”,如此色調淡雅、風物淒清之景,與前“寂寂山城”相呼應,與都城寒食時繁華熱鬧景象形成鮮明的對照,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詩人被貶後的愁思。

頸聯即景抒情。“天寒”,點出寒食節乍暖還寒的氣侯特點。“酒薄”,暗示山城的荒僻。自唐至宋,均有寒食掃墓之俗。此時此景,登高見之,倍生思家之念。詩中“易斷魂”,由“地迥”和“回首故山千里外”而來;而“難成醉”也與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兩句與范仲淹《御街行》詞“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有異曲同工之妙。據說宋太宗很欣賞楊徽之的詩,特地挑出十聯寫於屏風,其中就有這一聯。

尾聯之妙,在以問句作結。詩人本有一腔“別離心緒”,噴涌欲出,這裡以“向誰言”出之,於“露筋骨”之中,仍為唱嘆之音,與全詩的基調和諧一致。

作者於西崑體盛行之時,能不雕金鏤玉,不堆砌典故。額聯平仄稍作變化,頸聯雖對得很工,然而略有“流水對”之意,仍有自然流轉之美。全詩無論是內容,還是藝術手法,都顯得自然而清新。宋代僧人文瑩曾評價說:“楊公必以天池皓露滌筆於冰甌雪碗中,則方與公詩神骨相副。”(《古今詩話》引)

標籤:寒食節寫景思鄉

詩詞推薦

  • 度南澗

    蔡襄宋代〕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寒食寄鄭起侍郎原文_寒食寄鄭起侍郎的賞析_古詩文
  • 月夜憶舍弟

    杜甫唐代〕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邊秋 一作:秋邊)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
    寒食寄鄭起侍郎原文_寒食寄鄭起侍郎的賞析_古詩文
  • 出塞二首

    王昌齡唐代〕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
    寒食寄鄭起侍郎原文_寒食寄鄭起侍郎的賞析_古詩文
  • 踏歌詞四首·其四

    劉禹錫唐代〕日暮江南聞竹枝,南人行樂北人悲。自從雪裡唱新曲,直到三春花盡時。
    寒食寄鄭起侍郎原文_寒食寄鄭起侍郎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樓上誰將玉笛吹

    張炎宋代〕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雲低。勞勞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近,賣餳時。故鄉惟有夢相隨。夜來
  • 閩中秋思

    杜荀鶴唐代〕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
    寒食寄鄭起侍郎原文_寒食寄鄭起侍郎的賞析_古詩文
  • 白洋潮

    張岱明代〕故事,三江看潮,實無潮看。午後喧傳曰:“今年暗漲潮。”歲歲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恆岳少師至白洋,陳
  • 木蘭花·小芙蓉

    魏承班唐代〕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閉寶匣,掩金鋪,倚屏拖袖愁如醉。遲遲好景煙花媚,曲渚鴛鴦眠錦翅。凝然
  •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謝朓南北朝〕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去矣
  • 寄內

    孔平仲宋代〕試說途中景,方知別後心。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
    寒食寄鄭起侍郎原文_寒食寄鄭起侍郎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題上盧橋

    辛棄疾宋代〕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礙。千里盤盤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帶。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勝,似曾小
    寒食寄鄭起侍郎原文_寒食寄鄭起侍郎的賞析_古詩文
  • 出居庸關

    朱彝尊清代〕居庸關上子規啼,飲馬流泉落日低。雨雪自飛千嶂外,榆林只隔數峰西。
    寒食寄鄭起侍郎原文_寒食寄鄭起侍郎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一半殘陽下小樓

    納蘭性德清代〕一半殘陽下小樓,朱簾斜控軟金鉤。倚欄無緒不能愁。有個盈盈騎馬過,薄妝淺黛亦風流。見人羞澀卻回頭。
    寒食寄鄭起侍郎原文_寒食寄鄭起侍郎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

    楊萬里宋代〕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無那
    寒食寄鄭起侍郎原文_寒食寄鄭起侍郎的賞析_古詩文
  •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唐代〕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螟。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樵人歸欲盡,煙鳥栖初定。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 登樓賦

    王粲兩漢〕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挾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
  • 涼州詞二首·其一

    王之渙唐代〕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寒食寄鄭起侍郎原文_寒食寄鄭起侍郎的賞析_古詩文
  • 酒泉子·長憶西山

    潘閬宋代〕長憶西山,靈隱寺前三竺後,冷泉亭上舊曾游,三伏似清秋。白猿時見攀高樹,長嘯一聲何處去?別來幾向畫圖看
  • 白鬍桃

    李白唐代〕紅羅袖裡分明見,白玉盤中看卻無。疑是老僧休念誦,腕前推下水晶珠。
    寒食寄鄭起侍郎原文_寒食寄鄭起侍郎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蓼岸風多橘柚香

    孫光憲唐代〕蓼岸風多橘柚香。江邊一望楚天長。片帆煙際閃孤光。目送征鴻飛杳杳,思隨流水去茫茫。蘭紅波碧憶瀟湘。
寒食寄鄭起侍郎原文_寒食寄鄭起侍郎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