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

作者:戴復古 朝代:宋代

原文

輪奐半天上,勝概壓南樓。
籌邊獨坐,豈欲登覽快雙眸。
浪說胸吞雲夢,直把氣吞殘虜,西北望神州。
百載一機會,人事恨悠悠。
騎黃鶴,賦鸚鵡,謾風流。
岳王祠畔,楊柳煙鎖古今愁。
整頓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為酬。
杯酒不在手,雙鬢恐驚秋。

詩詞問答

問:《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的作者是誰?答:戴復古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戴復古的名句有哪些?答:戴復古名句大全

書法欣賞

戴復古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書法作品欣賞
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高敞華美的樓閣矗立半天,南樓的勝概也不能同它比肩。你獨坐閣上籌策御邊,不單是為了滿足觀景的快感。別止說胸中能吞納雲夢的幅員,你的浩氣直把殘剩的金虜盡行席捲,朝著西北時時眺望淪陷的中原。千載難逢的戰機就在眼前,只可嘆人事上總有無止盡的恨憾。

王子安在這裡騎鶴登仙,禰衡在這裡寫下《鸚鵡》的賦篇,都已算不上什麼風流事件。看岳王祠畔楊柳如煙,古往今來的愁意凝聚不散。你的手段足以去再造河山,你的方略足以向英雄授傳,可高尚的抱負又何從施展?如果手中不時時舉起酒盞,只怕會驚異地發現,兩鬢上已是秋霜一片。

注釋

水調歌頭:詞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調歌》,據《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宋樂入“中呂調”,見《碧雞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後片各四平韻。亦有前後片兩六言句夾葉仄韻者,有平仄互葉幾於句句用韻者。

李季允:名植。曾任禮部侍郎,沿江制置副使並知鄂州(今湖北武昌)。

輪奐:高大華美。

南樓:在湖北鄂城縣南。

獨坐:一個人坐著。

快:快感。

西北望神州:朝著西北時時眺望淪陷的中原。

百載:百年。謂時間長久。

騎黃鶴:詞出崔顥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1賦鸚鵡:吞雲樓近鸚鵡洲,東漢名士禰衡曾在洲上作《鸚鵡賦》。

風流:猶遺風;流風餘韻。

岳王祠:慘死在秦檜手中的抗金名將岳飛的祠堂。直至宋寧宗時才追封為鄂王、建立祠廟。

煙鎖:煙霧籠罩

整頓:整飭,整治。

乾坤:稱天地。

指授:指導;傳授。

方略:計畫;權謀;策略。

雅志:平素的意願。

驚秋:秋令驀地來到。

詩文賞析

戴復古在詩上是江湖派前輩,學賈島、姚合,頗負盛名。他的詞和他的詩一樣 ,具有較強的現實性,氣勢奔放,亦不乏舒快自然之作。有《石屏集 》,存詞四十餘首。

宋寧宗嘉定十四年(1221),金兵侵擾黃州、蘄州一帶,南宋軍隊一再擊敗來犯之敵,民心振奮,一度造成了“ 百載好機會 ”的有利形勢 。在這一年,李季允(名埴 )出任沿江制置副使兼知鄂州(今武昌 ),修建了吞雲樓。此時戴復古正在武昌,登高樓而覽勝,寫下了上面這首詞。

“輪奐半天上 ,勝概壓南樓 。”開篇突兀而起。緊扣題目,描寫吞雲樓的勝概 。巍巍高樓 ,直聳雲天,何等華美、壯觀 !“輪奐”,是稱美吞雲樓落成的話。第一句是作者站在遠處仰望雲端,直抒讚賞之情,是正面描寫樓之高聳入雲 。第二句用對比手法,說吞雲樓的雄姿勝概足以壓倒武昌黃鶴山上的南樓。這個對比很巧妙 ,“南樓 ”是詩詞中常提及的名勝,其中有一個著名典故。《世說新語·容止》記載:“庾太尉(亮)在武昌,秋夜氣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樓理詠。音調始遒,聞函道中有屐聲甚厲,定是庾公 。俄而率左右十許人步來,諸賢欲起避之,公徐云:'諸君少住,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因便據胡床與諸人詠謔,竟坐甚得任樂 。”庾亮是東晉聲名赫赫的人物,擁重兵鎮武昌,號征西將軍。李季允身份、職務與庾亮有某些相近,作者言吞雲樓勝壓南樓,言下有李季允勝過庾亮之意,這不免有些誇大,但是應酬之作中的常見現象。然而詞人卻不停留於一般的恭維 ,筆勢出人意外地來了一個逆轉 :“籌邊獨坐,豈欲登覽快雙眸 ”。如此巍峨華美的樓 ,登臨縱目,自然是賞心樂事;然而對李侍郎來說,重任在身,哪有觀賞風景的閒情呢。李侍郎即使登樓,也是為了觀察地形,然後獨坐苦苦思索破敵大計,這又暗與當年庾亮登南樓的風流雅事對比,襯托出今日李侍郎的一片憂國忠心。
下面接著這層意思,進一步借樓寫人。在司馬相如《子虛賦》中,有位齊國烏有先生對楚國使者子虛誇說齊地廣大,並形容道 :“吞若雲夢(楚地廣闊的大澤 )者 * ,於其胸中曾不蒂芥 。”在這首詞中,戴復古更翻進一層說 :“浪說胸吞雲夢,直把氣吞殘虜,西北望神州 。”登上這樣的高樓,豈止使人感到“胸吞雲夢”,從這裡北望中原,簡直有氣吞殘虜(指金兵)的氣概。從此句開始詞的現實性逐漸顯露出來,作者寫此詞決不僅僅是為了讚美它的雄偉或恭維樓的建造者,而是為了抒寫登樓後“ 西北望神州”,胸中一腔收復失地的豪情。這裡,作者巧妙地化用《子虛賦》語,點出“吞雲”樓名的來源,同時也就寫出它直入雲宵的雄姿,更進一步傳樓之神,樓之神即人之神,李侍郎及詞人自己抗金的壯志亦可“吞雲”。

詞寫到這裡,已將“氣吞殘虜”的豪情抒寫得淋漓盡致,突然文勢作了一個大幅度的跌宕 :“百載好機會,人事恨悠悠!”前面提到詞作於1221 年,渡江已近百年 ,終於有了與金作戰接連獲勝的大好形勢,可謂“ 百年一機會”,可是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卻不能抓住這個好機會 ,一舉收復中原,眼見勝勢漸去,英雄亦失去了建功立業、實現抱負的契機,所以詞人不禁嘆道:“人事恨悠悠”。

登樓之作除了描景抒情之外,懷古亦是常見內容之一 。詞的下片便是將景、情和歷史陳跡融為一體,繼續抒發“人事恨悠悠”的感慨。從吞雲樓上放眼望去,江山勝跡,盡收眼底,遠處的黃鶴樓使人想起唐詩人崔顥的詩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而歸結到“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悲感。那白浪接天的江中有一片綠地,正是鸚鵡洲。這個風景如畫的地方,漢代文學家禰衡在此作出文采驚人的詞賦,而有“顧六翮之殘毀,雖奮迅其焉如”之嘆息。古人的流風遺韻,依稀還在,卻已不可追尋。再向那黃鵠山下看,那裡添了新景。你看那旌忠坊岳王祠畔的楊柳,多么鬱鬱蔥蔥!但在那煙籠霧罩之中,深鎖著他“十年之力廢於一旦”及忠而見殺的遺恨,當年抗金名將岳飛為了“ 收拾舊山河”,竟至飲恨慘死於投降派的屠刀之下這等悲壯的事,怎能不讓人生出無限感慨?直至今日,中原仍在陷落中,活著的人何以慰忠魂?因此詞人又調轉筆來,寄厚望於李侍郎“整頓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了。同時作者又感到收復中原這項事業的艱巨,心生悽愴。還是讓我們來乾一杯吧,如果沒有酒來解憂,秋風起時,真要愁得雙鬢都變白了。

登臨是古詩詞中的主要題材之一,如何能寫得不落常套而有新意,是不容易的。成功之作大都不是停留在描模亭台樓閣的外形而已,而是通過寫物來寫人,來抒情。試將戴復古這首吞雲樓詞與蘇東坡黃州快哉亭詞(同是《 水調歌頭》)比較,不難看出它們都是通過寫亭台樓閣抒發人的情志的範例。東坡寫快哉亭上所見情景:“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但東坡見此情景,並不膽戰心驚,而是豪情滿懷地稱讚:“一點浩然氣,十里快哉風 。”顯然,這是抒發他自己作為一個正直的士大夫的情懷,雖是身處逆境,卻胸中自有一股浩然正氣 。戴復古吞雲樓詞和東坡詞一樣,也是緊扣住亭台樓閣的名字做文章,他定樓的“吞雲”雄姿,卻是為了表現人的“ 氣吞殘虜”的凌雲壯志;他寫登樓所見之景 :“騎黃鶴,賦鸚鵡”,“岳王祠畔楊柳”,也都和報國的壯志雄心聯繫在一起。樓與人、情與景,結合得很自然 。這樣的詞,不僅寫樓之形,而且傳人之神,可謂形神兼備,充滿豪情壯采,並使人感到其時代脈搏的劇烈跳動。由此可見,作為文學,不管寫任何題材,最根本的都是寫人,這是文學的生命所系,否則便不成其為文學了。

詩詞推薦

  • 病起荊江亭即事

    黃庭堅宋代〕翰墨場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維摩。近人積水無鷗鷺,時有歸牛浮鼻過。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正字
    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原文_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書憤五首·其一

    陸游宋代〕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
    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原文_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

    蘇軾宋代〕霜余已失長淮闊。空聽潺潺清潁咽。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草頭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還二八。與余
    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原文_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江亭

    杜甫唐代〕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原文_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富平少侯

    李商隱唐代〕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不收金彈拋林外,卻惜銀床在井頭。彩樹轉燈珠錯落,繡檀回枕玉雕鎪。當關
  • 春日秦國懷古

    周朴唐代〕荒郊一望欲消魂,涇水縈紆傍遠村。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雲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數里
    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原文_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塞上曲二首·其二

    戴叔倫唐代〕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
    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原文_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雜詩七首·其四

    曹植魏晉〕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
    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原文_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書磨崖碑後

    黃庭堅宋代〕春風吹船著浯溪,扶藜上讀中興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絲。明皇不作苞桑計,顛倒四海由祿兒。九廟
  • 高陽台·和嶰筠前輩韻

    林則徐清代〕玉粟收余,金絲種後,蕃航別有蠻煙。雙管橫陳,何人對擁無眠。不知呼吸成滋味,愛挑燈、夜永如年。最堪憐,
  • 永遇樂·璧月初晴

    劉辰翁宋代〕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遂依其聲,又托之易安自喻。
    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原文_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九章之三·哀郢

    屈原先秦〕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去故都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國門而軫
  • 水調歌頭 焦山

    吳潛宋代〕鐵瓮古形勢,相對立金焦。長江萬里東注,曉吹卷驚濤。天際孤雲來去,水際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遠岫忽明晦
    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原文_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臨江仙引·畫舸

    柳永宋代〕畫舸、盪槳,隨浪前,隔岸虹。□荷點斷秋容。疑水仙遊泳,向別浦相逢。鮫絲霧吐漸收,細腰無力轉嬌慵。 羅
  • 西江懷古

    杜牧唐代〕上吞巴漢控瀟湘,怒似連山淨鏡光。魏帝縫囊真戲劇,苻堅投箠更荒唐。千秋釣舸歌《明月》,萬里沙鷗弄夕陽。
  • 思佳客·癸卯除夜

    吳文英宋代〕自唱新詞送歲華。鬢絲添得老生涯。十年舊夢無尋處,幾度新春不在家。衣懶換,酒難賒。可憐此夕看梅花。隔年
    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原文_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人月圓·會稽懷古

    張可久元代〕林深藏卻雲門寺,回首若耶溪。薴蘿人去,蓬萊山在,老樹荒碑。神仙何處,燒丹傍井,試墨臨池。荷花十里,清
  •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唐代〕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原文_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摘星樓九日登臨

    姜塘〔明代〕重陽佳節意休休,與客攜壺共上樓。滿目山河增感慨,一時風景寄遨遊。武公不但歌淇澳,賢女猶能唁衛侯。更有
  • 山坡羊·洛陽懷古

    張養浩元代〕天津橋上,憑欄遙望,舂陵王氣都凋喪;樹蒼蒼,水茫茫,雲台不見中興將。千古轉頭歸滅亡。功,也不久長,名
    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原文_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原文_水調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