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棣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常棣原文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

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每有良朋,烝也無戎。

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

宜爾室家,樂爾妻帑。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詩詞問答

問:常棣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常棣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常棣是什麼體裁?答:詩經·小雅·鹿鳴之什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高大的棠棣樹鮮花盛開時節,花萼花蒂是那樣的那爛鮮明。普天下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不如兄弟間那樣個愛個親。
生死存亡重大時刻來臨之際,兄弟之間總是互個深深牽掛。無論是誰流落異鄉拋屍;野,另一個歷盡苦關也要找到他。
鶺鴒鳥在;野上飛走又悲鳴,血親兄弟有人陷入急難之中。那些平日最為親近的朋友們,遇到這種情況最多長嘆幾聲。
兄弟之間在家裡有可能爭鬥,但是每遇外侮總能鼎力個助。倒是那些平時最親近的朋友,在最關鍵時刻往往於事無補。
死喪急難和雜亂之事平息,一切將歸於安定井然有序。遺憾的是此時此刻親兄弟,竟不如朋友那樣感情默契。
陳列好盤盞布好豐盛宴席,盡情地飲酒歡宴不醉不休。兄弟們親親熱熱聚在一起,到底是血脈個連一家骨肉。
夫妻們親密無間志同道合,就好比婉轉悠揚琴瑟協奏。兄弟們親親熱熱聚在一起,是那樣和諧歡樂永久永久。
井然有序地安排家庭關係,把老婆孩子打發歡歡喜喜,前前後後認真考慮究根底,仔細想想是不是這么個理?

注釋
常棣(dì):亦作棠棣、唐棣,即郁李,薔薇科落葉灌木,花粉紅色或白色,果實比李小,可食。
華:即花。
鄂:通“萼”,花萼。不:“丕”的借字。韡(wěi)韡:鮮明茂盛的樣子。
威:畏懼,可怕。
孔懷:最為思念、關懷。孔,很,最。
;:高平之地。隰(xí):低濕之地。裒(póu):聚集。
脊令(jílíng):通作“鶺鴒”,一種水鳥。水鳥今在;野,比喻兄弟急難。
每:連詞,雖然。
況:更加。永:長。
鬩(xì):爭吵。牆:牆內,家庭之內。
外:牆外。御:抵抗。務(wǔ):通“侮”。
烝(zhēng):長久。一說為發語詞。戎:幫助。
友生:友人。生,語氣詞,無實義。
儐(bīn):陳列。籩(biān)、豆:祭祀或燕享時用來盛食物的器具。籩用竹製,豆用木製。
之:猶是。飫(yù):宴飲同姓的私宴。一說酒足飯飽。
具:通“俱”,俱全,完備,聚集。
孺:個親。
好合:個親個愛。
翕(xī):聚合,和好。
湛(dān):喜樂。
宜:安,和順。
帑(nú):通“孥”,兒女。
究:深思。圖:思慮。
亶(dǎn):信,確實。然:如此。

詩文賞析

全詩八章,可分五層。首章為第一層,先興比,後議論,開門見山,倡明主題。“常棣之華,鄂不韡韡”,興中有比;而詩人以常棣之花喻比兄弟,是因常棣花開每兩三朵彼此相依而生髮聯想。“凡今之人,莫如兄弟”,這寓議論於抒情的點題之筆,既是詩人對兄弟親情的頌讚,也表現了華夏先民傳統的人倫觀念。上古先民的部族家庭,以血緣關係為基礎。在他們看來,“兄弟者,分形連氣之人也”(《顏氏家訓·兄弟》)。因而,比之良朋、妻孥,他們更重兄弟親情。錢鍾書在《管錐編》)中,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更深刻揭示了《小雅·常棣》主題的歷史文化根源。

二、三、四章為第二層。詩人通過三個典型情境,對“莫如兄弟”之旨作了具體深入的申發,即:遭死喪則兄弟相收;遇急難則兄弟相救;御外侮則兄弟相助。這可能是歷史傳說的詩意概括,也可能是現實見聞的藝術集中。這三章在藝術表現上也頗有特點。事例的排列由“死喪”、“急難”到“外御”,從而由急而緩、由重而輕、由內而外,構成一個頗有層次的“倒金字塔”,具有強烈而深遠的審美效果。其次,採用對比手法,把同一情境下“兄弟”和“良朋”的不同表現加以對照,更見出兄弟之情的誠篤深厚。“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又更深一層:即使兄弟牆內口角,遇到外侮,也會不假思索一致對外。“鬩於牆”與“外御其務”,兩句之間沒有過渡,情緒和行為的轉變即在傾刻,有力表現出手足之情出於天然、發自深衷。由轉折手法構成的這一典型情境,因表現了最無私的兄弟之情,成為流傳至今的典故成語。

第五章自成一層。如果說,前面是詩人正面讚頌理想的兄弟之情,這一層則由正面理想返觀當時的現實狀況;即由讚嘆“喪亂”時的“莫如兄弟”,轉而嘆惜“安寧”時的“不如友生”。“雖有兄弟,不如友生”,這嘆惜是沉痛的,也是有史實根據的。西周時期,統治階級內部骨肉相殘、手足相害的事頻頻發生。《常棣》的作者,是周公抑或召穆公,尚難定論;但有一點可肯定,詩人的嘆惜是有感而發的,且有警世規勸之意。不過,這是在宴飲的歡樂氣氛中所唱之詩,因此,在短暫的低沉後,音調又轉為歡快熱烈。

六、七章為第四層,直接描寫了舉家宴飲時兄弟齊集,妻子好合,親情和睦,琴瑟和諧的歡樂場面。第七章“妻子”與“兄弟”的對照,包含了詩意的遞進:“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而“兄弟既翕”,則“和樂且湛”。詩人似明確表示,兄弟之情勝過夫婦之情;兄弟和,則室家安,兄弟和,則妻孥樂。末章承上而來,卒章顯志。詩人直接告誡人們,要深思熟慮,牢記此理:只有“兄弟既翕”,方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兄弟和睦是家族和睦、家庭幸福的基礎。明理規勸之意,更為明顯。

標籤:詩經讚美哲理

詩詞推薦

  • 蓮藕花葉圖

    吳師道元代〕玉雪竅玲瓏,紛披綠映紅。生生無限意,只在苦心中。
    常棣原文_常棣的賞析_古詩文
  • 江漢

    佚名先秦〕江漢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來求。既出我車,既設我旟。匪安匪舒,淮夷來鋪。江漢湯湯,武夫洸洸。
  • 為學一首示子侄

    彭端淑〔清代〕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
  • 蓼莪

    佚名先秦〕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瓶之罄矣,維罍之恥。
  • 行路難·其一

    李白唐代〕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羞 通:饈;直 通 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
  • 子產壞晉館垣

    左丘明先秦〕公薨之月,子產相鄭伯以如晉,晉侯以我喪故,未之見也。子產使盡壞其館之垣,而納車馬焉。  士文伯讓之,
  • 宋中送族侄式顏

    高適唐代〕大夫擊東胡,胡塵不敢起。胡人山下哭,胡馬海邊死。部曲盡公侯,輿台亦朱紫。當時有勳業,末路遭讒毀。轉旆
  • 兔爰

    佚名先秦〕有兔爰爰,雉離於羅。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尚寐無吪!有兔爰爰,雉離於罦。我生之初,尚
  • 宣城送劉副使入秦

    李白唐代〕君即劉越石,雄豪冠當時。淒清橫吹曲,慷慨扶風詞。虎嘯俟騰躍,雞鳴遭亂離。千金市駿馬,萬里逐王師。結交
  • 賜蕭瑀

    李世民唐代〕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 贈荷花

    李商隱唐代〕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
    常棣原文_常棣的賞析_古詩文
  • 我將

    佚名先秦〕我將我享,維羊維牛,維天其右之。儀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饗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於
  • 妾薄命

    李白唐代〕漢帝重阿嬌,貯之黃金屋。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 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
    常棣原文_常棣的賞析_古詩文
  • 論語十則

    佚名先秦〕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曾子曰
    常棣原文_常棣的賞析_古詩文
  • 采綠

    佚名先秦〕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予發曲局,薄言歸沐。終朝采藍,不盈一襜。五日為期,六日不詹。之子於狩,言韔其弓。
  • 彤弓

    佚名先秦〕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賓,中心貺之。鐘鼓既設,一朝饗之。彤弓弨兮,受言載之。我有嘉賓,中心喜之。
  • 車鄰

    佚名先秦〕有車鄰鄰,有馬白顛。未見君子,寺人之令。阪有漆,隰有栗。既見君子,並坐鼓瑟。今者不樂,逝者其耋。阪有
  • 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韋應物唐代〕鑿崖泄奔湍,古稱神禹跡。夜喧山門店,獨宿不安席。水性自雲靜,石中本無聲;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貽之
    常棣原文_常棣的賞析_古詩文
  • 慈湖夾阻風五首

    蘇軾宋代〕捍索桅竿立嘯空,篙師酣寢浪花中。故應菅蒯知心腹,弱纜能爭萬里風。此生歸路愈茫然,無數青山水拍天。猶有
  • 文章

    陸游宋代〕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君看古彝器,巧拙兩無施。漢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胡部
    常棣原文_常棣的賞析_古詩文
常棣原文_常棣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