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酉端午

作者:貝瓊 朝代:元代

已酉端午原文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詩詞問答

問:已酉端午的作者是誰?答:貝瓊
問:已酉端午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貝瓊已酉端午書法欣賞

貝瓊已酉端午書法作品欣賞
已酉端午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端午突遇風雨天氣昏沉陰暗,汨羅江上無人憑弔逝去的屈原。
盛開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話我,陶淵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樣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注釋
端陽:端午節。
晦冥:昏暗;陰沉,昏暗氣象,出自《史記.龜策列傳》。
汨羅:汨羅江。
吊:憑弔,弔祭。
英靈:指屈原。
海榴:即石榴,古人以石榴傳自海外,故名。
淵明:指陶淵明,東晉詩人。
獨:獨自。
醒:清醒。

詩文賞析

詩人在端午節遇到風雨,天氣昏暗,使得汨羅江上沒有人祭奠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者,屈原忠心為國卻屢遭貶謫,懷才不遇,千年後的風雨還耽誤了人們對屈原的祭奠和懷念,整個汨羅江上沒有一處可以憑弔屈原英魂的地方,詩人心中不由得傷感起來,然而開放的榴花似乎在嘲笑詩人自尋煩惱,於是詩人只好自嘲的引用陶淵明的事跡,縱然陶淵明這樣的縱情山水的隱士,對屈原的仰慕之情也絲毫未減。全詩在平淡的天氣描寫和議論中抒 * 感。

此詩起句寫景,先寫端午節的天氣,晦冥而有風雨,借景抒情,運用風雨之景為下文抒情做鋪墊,第二句興“英靈何在”之嘆,詩人想起了屈原的懷才不遇,運用屈原之典故,進而感傷身世,為屈原以及自己的懷才不遇而感到憤懣,“汨羅無處吊英靈”一句中的“無處”既對應了上文的風雨晦暝,也抒發了屈原英靈無人憑弔的傷感。

後兩句將“榴花”擬人化,一個“笑”字賦予榴花以人的情感,使得全詩生動而蘊含趣味,詩人在與榴花的交流中,借榴花之“笑”流露自己雖有才華但是不得志的情感。巧用了陶淵明的典故,運用對比的方法,表在自嘲,實指超脫自我。一個”醒“字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回味無窮。

整首詩委婉多姿,工致含蓄,表現了詩人貝瓊對自己懷才不遇的哀傷,也同時抒發雖不被賞識但仍舊灑脫的豁達精神,表達詩人對隱士人格和精神的嚮往。

標籤:端午節寫花抒懷懷才不遇

詩詞推薦

  • 昭君怨·梅花

    鄭域宋代〕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已酉端午原文_已酉端午的賞析_古詩文
  • 採桑子·桃花羞作無情

    納蘭性德清代〕桃花羞作無情死,感激東風。吹落嬌紅,飛入閒窗伴懊儂。誰憐辛苦東陽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
    已酉端午原文_已酉端午的賞析_古詩文
  • 江城子·示表侄劉國華

    吳潛宋代〕家園十畝屋頭邊。正春妍,釀花天。楊柳多情,拂拂帶輕煙。別館閒亭隨分有,時策杖,小盤旋。 采山釣水美而
    已酉端午原文_已酉端午的賞析_古詩文
  • 六醜·薔薇謝後作

    周邦彥宋代〕正單衣試酒,恨客里、光陰虛擲。願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釵鈿
  • 玉樓春·驚沙獵獵風成陣

    元好問金代〕驚沙獵獵風成陣,白雁一聲霜有信。琵琶腸斷塞門秋,卻望紫台知遠近。深宮桃李無人問,舊愛玉顏今自恨。明妃
    已酉端午原文_已酉端午的賞析_古詩文
  • 與東吳生相遇(及第後出關作)

    韋莊唐代〕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滿纓。老去不知花有態,亂來唯覺酒多情。貧疑陋巷春偏少,貴想豪家月最明。且對
    已酉端午原文_已酉端午的賞析_古詩文
  • 重贈盧諶

    劉琨魏晉〕握中有懸璧,本自荊山璆。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濱叟。鄧生何感激,千里來相求。白登幸曲逆,鴻門賴留侯。重耳
  • 金錢花

    羅隱唐代〕占得佳名繞樹芳,依依相伴向秋光。若教此物堪收貯,應被豪門盡劚將。
  • 午日觀競渡

    邊貢明代〕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江亭
    已酉端午原文_已酉端午的賞析_古詩文
  • 夏花明

    韋應物唐代〕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風適自亂,照水復成妍。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
    已酉端午原文_已酉端午的賞析_古詩文
  • 柳梢青 岳陽樓

    戴復古宋代〕袖劍飛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萬頃波光,岳陽樓上,一快披襟。不須攜酒登臨。問有酒、何人共斟。變盡人間
    已酉端午原文_已酉端午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山滴嵐光水拍堤

    姜彧元代〕山滴嵐光水拍堤,草香沙暖淨無泥。只疑誤入武林溪。兩岸桃花烘日出,四圍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
  • 觀葵有感

    蔡必薦宋代〕昨日一花開,今日一花開。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掃。人生不得長少年,莫負
    已酉端午原文_已酉端午的賞析_古詩文
  • 鬲溪梅令·丙辰冬自無錫歸作此寓意

    姜夔宋代〕丙辰冬,自無錫歸,作此寓意。好花不與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風歸去綠成陰,玉鈿何處尋。木蘭雙槳夢中雲,
  • 滿宮花·月沉沉

    尹鶚唐代〕月沉沉,人悄悄,一炷後庭香裊。風流帝子不歸來,滿地禁花慵掃。離恨多,相見少,何處醉迷三島?漏清宮樹子
  • 卜運算元·蘭

    曹組宋代〕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憑誰訴。似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
    已酉端午原文_已酉端午的賞析_古詩文
  • 一剪梅/一翦梅

    周邦彥宋代〕一剪梅花萬樣嬌。斜插梅枝,略點眉梢。輕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誤招。夜漸寒深酒漸消。袖裡時聞玉釧敲。
  • 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

    吳文英宋代〕山遠翠眉長。高處淒涼。菊花清瘦杜秋娘。淨洗綠杯牽露井,聊薦幽香。烏帽壓吳霜。風力偏狂。一年佳節過西廂
    已酉端午原文_已酉端午的賞析_古詩文
  • 沁園春·詠菜花

    陳維崧清代〕極目離離,遍地濛濛,官橋野塘。正杏腮低亞,添他旖旎;柳絲淺拂,益爾輕颺。繡襪才挑,羅裙可擇,小摘情親
  • 客中初夏

    司馬光宋代〕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已酉端午原文_已酉端午的賞析_古詩文
已酉端午原文_已酉端午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