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園十三首·其五

作者:李賀 朝代:唐代

南園十三首·其五原文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詩詞問答

問:南園十三首·其五的作者是誰?答:李賀
問:南園十三首·其五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南園十三首·其五是什麼體裁?答:七古
問:李賀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賀名句大全

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書法欣賞

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書法作品欣賞
南園十三首·其五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麼不腰帶武器,去收復黃河南北被割據的關塞河山五十州呢?
請你暫且登上那凌煙閣去看一看,又有哪一個書生曾被封為食邑萬戶的列侯?

注釋
南園:泛指作者昌谷故居以南一大片田疇平地。楊其群《李賀詠昌谷諸詩中專名考》謂:“原”與“園”二字義可相通,凡李賀宅南“可種穀給食”的大片平地,均可稱為“南原”,亦稱“南園”。
吳鉤:一種頭部呈彎鉤狀的佩刀。
五十州:指當時被藩鎮所占領割據的山東及河南、河北五十餘州郡。
暫上:一上,試上。
凌煙閣:唐代旌表功臣的殿閣。貞觀十七年(643),唐太宗為表彰太原首義和秦府功臣,命閻立本繪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人畫像於凌煙閣。
若個:哪個。萬戶侯:受封食邑達一萬戶的侯爵,借指高位厚祿。

詩文賞析

這首詩由兩個設問句組成,頓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暢地表達出來了。

第一個設問是泛問,也是自問,含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豪情。“男兒何不帶吳鉤”,起句峻急,緊連次句“收取關山五十州”,猶如懸流飛瀑,從高處跌落而下,顯得氣勢磅礴。“帶吳鉤”指從軍的行動,身佩軍刀,奔赴疆場,那氣概多么豪邁!“收復關山”是從軍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詩人怎甘蟄居鄉間,無所作為呢?因而他嚮往建功立業,報效國家。一、二兩句,十四字一氣呵成,節奏明快,與詩人那昂揚的意緒和緊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極富表現力,它不只構成了特定句式(疑問),而且強調了反詰的語氣,增強了詩句傳情達意的力量。詩人面對烽火連天、戰亂不已的局面,焦急萬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寶刀,奔赴沙場,保衛家邦。“何不”云云,反躬自問,有勢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軍情和詩人自己焦慮不安的心境。此外,它還使人感受到詩人那鬱積已久的憤懣情懷。李賀是個書生,早就詩名遠揚,本可以才學入仕,但這條進身之路被“避父諱”這一封建禮教無情地堵死了,使他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語,表示實在出於無奈。次句一個“取”字,舉重若輕,有破竹之勢,生動地表達了詩人急切的救國心愿。然而“收取關山五十州”談何容易?書生意氣,自然成就不了收復關山的大業,而要想擺脫眼前悲涼的處境,又非經歷戎馬生涯,殺敵建功不可。這一矛盾,突出表現了詩人憤激不平之情。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詩人問道:封侯拜相,繪像凌煙閣的,哪有一個是書生出身?這裡詩人又不用陳述句而用設問句,牢騷的意味顯得更加濃郁。看起來,詩人是從反面襯托投筆從戎的必要性,實際上是進一步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憤激情懷。由昂揚激越轉入沉鬱哀怨,既見出反襯的筆法,又見出起伏的節奏,峻急中作迴蕩之姿。就這樣,詩人把自己複雜的思想感情表現 在詩歌的節奏里,使讀者從節奏的感染中加深對主題的理解、感受。

李賀《南園》組詩,多就園內外景物諷詠,以寫其生活與感情。但此首不借所見發端,卻憑空寄慨,於豪情中見憤然之意。蓋只是同時所作,拉雜彙編,不能以題目限的。(朱世英)

標籤:地名愛國勵志

詩詞推薦

  • 生查子·題京口郡治塵表亭

    辛棄疾宋代〕悠悠萬世功,矻矻當年苦。魚自入深淵,人自居平土。紅日又西沉,白浪長東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 醉落魄·九日吳勝之運使黃鶴山登高

    戴復古宋代〕龍山行樂。何如今日登黃鶴。風光政要人酬酢。欲賦歸來,莫是淵明錯。江山登覽長如昨。飛鴻影里秋光薄。此懷
  • 州橋

    范成大宋代〕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御路也。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
    南園十三首·其五原文_南園十三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揚子江

    文天祥宋代〕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南園十三首·其五原文_南園十三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贈韋秘書子春二首

    李白唐代〕谷口鄭子真,躬耕在岩石。高名動京師,天下皆籍籍。斯人竟不起,雲臥從所適。苟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惟君
    南園十三首·其五原文_南園十三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冬日歸舊山

    李白唐代〕未洗染塵纓,歸來芳草平。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地冷葉先盡,谷寒雲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樹倒江橫。白犬
    南園十三首·其五原文_南園十三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塞上曲二首·其二

    戴叔倫唐代〕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
    南園十三首·其五原文_南園十三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李煜唐代〕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
    南園十三首·其五原文_南園十三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北來人

    劉克莊宋代〕十口同離仳,今成獨雁飛。飢鋤荒寺菜,貧著陷蕃衣。甲第歌鐘沸,沙場探騎稀。老身閩地死,不見翠鑾歸。
  • 重有感

    李商隱唐代〕玉帳牙旗得上游,安危須共主君憂。竇融表已來關右,陶侃軍宜次石頭。豈有蛟龍愁失水?更無鷹隼與高秋。晝號
  • 滕王閣序

    王勃唐代〕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
  • 十七日觀潮

    陳師道宋代〕漫漫平沙走白虹,瑤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南園十三首·其五原文_南園十三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命子 其一

    陶淵明魏晉〕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賓,歷世重光。御龍勤夏,豕韋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南園十三首·其五原文_南園十三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荊軻刺秦王

    佚名兩漢〕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
  • 論詩五首·其二

    趙翼清代〕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南園十三首·其五原文_南園十三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望岳

    杜甫唐代〕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曾 通:層)會當凌絕頂,
    南園十三首·其五原文_南園十三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李嶠唐代〕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南園十三首·其五原文_南園十三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塞上曲二首

    戴叔倫唐代〕軍門頻納受降書,一劍橫行萬里餘。漢祖謾夸婁敬策,卻將公主嫁單于。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願得
    南園十三首·其五原文_南園十三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勸學詩

    顏真卿唐代〕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南園十三首·其五原文_南園十三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贈子文侍人名笑笑

    辛棄疾宋代〕儂是嶔崎可笑人,不妨開口笑時頻。有人一笑坐生春。歌欲顰時還淺笑,醉逢笑處卻輕顰。宜顰宜笑越精神。
南園十三首·其五原文_南園十三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