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

作者:貫休 朝代:唐代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原文

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

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鸂鶒如家禽。
前村後壟桑柘深,東鄰西舍無相侵。
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詩詞問答

問: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的作者是誰?答:貫休
問: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貫休的名句有哪些?答:貫休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柴門一片寂靜屋裡米飯香噴噴,農家炊煙裊裊春雨過後天放晴。
院內鮮花迷濛山間流水清泠泠,小兒又哭又鬧索要樹上的黃鶯。

注釋
黍飯:黃米飯,唐人常以之待客。馨:香。
蒙蒙:形容雨點細小。泠泠:形容流水清脆的聲音。

詩文賞析

第一首頭兩句寫柴門內外靜悄悄的,縷縷炊煙,冉冉上升;一陣陣黃米飯的香味,撲鼻而來;一場春雨過後,不違農時的農夫自然要搶墒春耕,所以“柴門”也就顯得“寂寂”了。由此亦可見,“春雨”下得及時,天晴得及時,農夫搶墒也及時,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見。

後兩句寫庭院中,水氣迷濛,宛若給庭花披上了輕紗,看不分明;山野間,“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悅耳;躲進巢避雨的鳥兒,又飛上枝頭,吱吱喳喳,快活地唱起歌來;一個小孩走出柴門啼哭著要捕捉鳥兒玩耍。這一切正都是寫春雨晴後的景色和喜雨之情。且不說蒙蒙的景色與泠泠的水聲,單說樹上鶯。樹上鶯尚且如此歡騰聒噪,逗得小兒啼索不休,更可想見大田裡農夫搶耕的情景了。

晚春是山家大忙的季節,然而詩人卻隻字不言農忙而著墨於寫寧靜,由寧靜中見農忙。晚春又是多雨的季節,春雨過後喜悅的心情是農民普遍的心情,詩人妙在不寫人,不寫情,單寫景,由景及人,由景及情。這樣寫,既緊扣了晚春的特色,又稱得上短而精。方東樹謂“小詩精深,短章醞藉”,方是好詩。這詩在藝術上的一個特色,就是它寫得短而精,淺而深,景中有情,景外有人,於“澹中藏美麗”(薛雪《一瓢詩話》),於靜處露生機。

貫休的詩在語言上善用疊字,如“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陳情獻蜀皇帝》),人因之稱他為“得得來和尚”。又如,“茫茫復茫茫,莖莖是愁筋”(《茫茫曲》),“馬蹄蹋蹋,木落蕭蕭”(《輕薄篇》),等等。這詩也具有這一藝術特色。在四句詩中,疊字凡三見:“寂寂”,寫出春雨晴後山家春耕大忙,家家無閒人的特點:“蒙蒙”,壯雨後庭花宛若披上輕紗、看不分明的情態:“泠泠”,描摹春水流動的聲韻。這些疊字的運用,不僅在造境、繪形、模聲、傳情上各盡其宜,而且聲韻悠揚,具有民歌的音樂美。在晚唐綺麗纖弱的詩風中,這詩給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第二首從“山家”一家一戶的小環境擴大到周圍的大環境。前三句寫自然景色。“前村後壟”猶言“到處”。這三句中雖無一字讚美之詞,然而田園的秀色,豐產的景象,靜穆的生活氣息已是觸目可見,具體可辨,值得留戀。且不說桑柘的經濟價值,單說蒲,蒲嫩時可食,成熟後可織席制草具,大有利於人。再說鴛鴦鸂鶒尚且寧靜地生活著,何況乎人。這就又為第四句“東鄰西舍無相侵”作了鋪墊與烘托。而且植物的蓬勃生長,總離不開人的辛勤培植。詩句不言村民勤勞智慧,而頌揚之意俱在言外。

在上述景色秀麗、物產豐盛、生活寧靜、村民勤勞的環境裡,“東鄰西舍”自然相安無事,過著“無相侵”的睦鄰生活。沒有強凌弱、眾暴寡、爾虞我詐、互相爭奪等社會現象。很明顯,通過農家寧靜生活的描寫,詩人作為佛門人士,也不免寄託了詩人自己的理想和情趣,這自不待言。

詩的後四句,一口氣寫了包括作者在內的四個人物,在同類唐詩中,這還是不多見的。這四句從生活在這一環境中人物內心的恬靜,進一步展示出山家的可愛。寥寥幾筆,把繭白、水碧、瓜香、豆熟以及笛聲悅耳的客觀景致,寫得逼真如畫;蠶娘、牧童、山翁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宛然在目,呼之欲出。令人不難想見,蠶娘喜獲豐收,其內心之甜美;牧童和衣而浴,其性格之頑皮:“山翁留我宿又宿”,其情誼之深厚。加上“笑指”等詞語的渲染,更把山翁的動作、情態、聲音、笑貌及其淳樸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進一步顯現出來;而詩人“我”,處在這樣的環境裡,不待言,其流連忘返的心情可想而知。更妙的是,詩在末尾用一“熟”字狀“西坡瓜豆”,繪出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回應上文滿塘黑壓壓的蒲與到處都是的桑柘,真叫人見了喜煞。全詩至此戛然而止,卻留下耐人回味的餘地。

比起晚唐那些典雅、雕飾、綺麗、纖弱的詩來,貫休以其作品明快、清新、樸素、康健之美,獨樹一幟。明代楊慎指出:“貫休詩中多新句,超出晚唐”(《升庵詩話》),真可謂獨具隻眼。

標籤:鄉村寫景抒情喜悅寫山田園

詩詞推薦

  • 臨江仙·都城元夕

    毛滂宋代〕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雲。蓬萊清淺對觚稜。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誰見江南憔悴客,端憂懶步芳塵。
  • 夜宿七盤嶺

    沈佺期唐代〕獨游千里外,高臥七盤西。曉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原文_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堤上遊人逐畫船

    歐陽修宋代〕堤上遊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鞦韆。白髮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尊前!
  • 游金山寺

    蘇軾宋代〕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試登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原文_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竹枝詞九首·其九

    劉禹錫唐代〕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
  • 劉太尉琨傷亂

    江淹南北朝〕皇晉遘陽九,天下橫氛霧。秦趙值薄蝕,幽并逢虎據。伊余荷寵靈,感激徇馳騖。雖無六奇術,冀與張韓遇。寧戚
  • 菩薩蠻·堵蓮紅亂風翻雨

    張孝祥宋代〕堵蓮紅亂風翻雨。雨翻風亂紅蓮渚。深處宿幽禽。禽幽宿處深。淡妝秋水鑒。鑒水秋妝淡。明月思人情。情人思月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原文_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博山寺作

    辛棄疾宋代〕不向長安路上行。卻教山寺厭逢迎。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寧作我,豈其卿。人間走遍卻歸耕。一松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原文_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太平洋遇雨

    梁啓超清代〕一雨縱橫亘二洲,浪淘天地入東流。卻餘人物淘難盡,又挾風雷作遠遊。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原文_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南歌子·手裡金鸚鵡

    溫庭筠唐代〕手裡金鸚鵡,胸前繡鳳凰。偷眼暗形相,不如從嫁與,作鴛鴦。似帶如絲柳,團酥握雪花。簾卷玉鉤斜,九衢塵欲
  • 豐樂亭遊春

    歐陽修宋代〕綠樹交加山鳥啼,晴風蕩漾落花飛。鳥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歸。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原文_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小明

    佚名先秦〕明明上天,照臨下土。我征徂西,至於艽野。二月初吉,載離寒暑。心之憂矣,其毒大苦。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 山坡羊·江山如畫

    陳草庵元代〕江山如畫,茅檐低廈,婦蠶繅婢織紅奴耕稼。務桑麻,捕魚蝦。漁樵見了無別話,三國鼎分牛繼馬。興,休羨他。
  • 千秋歲·詠夏景

    謝逸宋代〕楝花飄砌。蔌蔌清香細。梅雨過,苹風起。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翠。琴書倦,鷓鴣喚起南窗睡。密意無人寄。幽
  • 豐樂亭記

    歐陽修宋代〕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於州南百步之遠。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
  • 詠長城

    汪遵唐代〕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里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原文_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重別薛華

    王勃唐代〕明月沉珠浦,秋風濯錦川。樓台臨絕岸,洲渚亘長天。旅泊成千里,棲遑共百年。窮途唯有淚,還望獨潸然。
  • 山中

    王維唐代〕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原文_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醉翁亭記

    歐陽修宋代〕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
  • 傾杯·鶩落霜洲

    柳永宋代〕鶩落霜洲,雁橫煙渚,分明畫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葦村山驛。何人月下臨風處,起一聲羌笛。離愁萬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原文_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原文_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