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小明原文

明明上天,照臨下土。我征徂西,至於艽野。二月初吉,載離寒暑。

心之憂矣,其毒大苦。念彼共人,涕零如雨。豈不懷歸?畏此罪罟!

昔我往矣,日月方除。曷雲其還?歲聿雲莫。念我獨兮,我事孔庶。

心之憂矣,憚我不暇。念彼共人,眷眷懷顧!豈不懷歸?畏此譴怒。

昔我往矣,日月方奧。曷雲其還?政事愈蹙。歲聿雲莫,采蕭獲菽。

心之憂矣,自詒伊戚。念彼共人,興言出宿。豈不懷歸?畏此反覆。

嗟爾君子,無恆安處。靖共爾位,正直是與。神之聽之,式穀以女。

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詩詞問答

問:小明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小明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小明是什麼體裁?答:詩經·小雅·谷風之什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高高在上那朗朗青天,照耀大地又俯察人間。我為公事奔走往西行,所到的地域荒涼僻遠。周正二月某吉日起程,迄今歷經酷暑與嚴寒。心裡充滿了憂傷悲哀。深受折磨我痛苦不堪。想到那恭謹盡職的人,禁不住潸潸淚如湧泉。難道我不想回歸家園?只怕將法令之網觸犯。
  想當初我剛踏上征途,那時候正逢舊歲將除。什麼日子才能夠回去?眼看年將終歸期仍無。顧念到自己形單影隻,差事卻多得數不勝數。心裡充滿了憂傷悲哀,我疲於奔命無暇自顧。想到那恭謹盡職的人,我無限眷念朝夜思慕。難道我不想回歸家園?只怕上司的責罰惱怒。
  想當初我剛踏上征途,正值由寒轉暖的氣候。什麼日子才能夠回去?公務卻越加繁忙急驟。眼看將年終時日無多,人們正忙著采蒿收豆。心裡充滿了憂傷悲哀,我自討苦吃自作自受。想到那恭謹盡職的人,我輾轉難眠思念不休。難道我不想回歸家園?只怕世事翻覆禍當頭。
  長嘆息你們這些君子,莫貪圖安逸坐享福分。應恭謹從事忠於職守,交正直之士親近賢人。神靈就會聽到這一切,從而賜你們福祉鴻運。
  長嘆息你們這些君子,莫貪圖安逸碌碌無為。應恭謹從事忠於職守,與正直之士親近伴隨。神靈就會聽到這一切,從而賜你們洪福祥瑞。

注釋
征:行,此指行役。徂:往,前往。
艽(qíu)野:荒遠的邊地。
二月:指周正二月,即夏正之十二月。初吉:上旬的吉日。
載:乃,則。離:經歷。
毒:痛苦,磨難。
共:通“恭”,此指恭謹盡心。
罪罟(gǔ):指法網。罟,網;罪,捕魚竹網。二字並列,猶雲網罟。
除:除舊,指舊歲辭去、新年將到。
曷:何,何時。云:語助詞。其:將。還:回去。
聿云:二字均語助詞。莫:古“暮”字。歲暮即年終。
孔庶:很多。
憚:通“癉”,勞苦。不暇:不得閒暇。
睠睠:即“眷眷”,戀慕。
奧(yù):“燠”之假借,溫暖。
蹙:急促,緊迫。
蕭:艾蒿。菽:豆類。
詒:通“貽”,遺留。伊:此,這。戚:憂傷,痛苦。
興言:猶“薄言”,語首助詞。一說“興”,意謂起來,言即焉。出宿:不能安睡。一說到外面去過夜。
反覆:指不測之禍。
恆:常。安處:安居,安逸享樂。
靖:敬。共:通“恭”,奉,履行。位:職位,職責。
與:親近,友好。一說通“舉”,行為,舉止。
式:乃,則。榖(gǔ):善,此指福。以:與。女:汝。
介:借為“匄”(gài),給予。景福:猶言大福。

詩文賞析

《詩經》中有些篇章索解不易,以致岐見紛錯,此篇就是一例。

《毛詩序》稱此詩的主題為“大夫悔仕於亂世也”,尋繹詩意,此詩當是一位長期奔波在外的官吏自訴情懷的作品。他長年行役,久不得歸,事務纏身,憂心忡忡,詩中披露出他的複雜心情,千載之下,使人猶聞其嘆息怨嗟之聲。

全詩共分五章。一、二、三章的前八句都是自述其行役之苦、心懷之憂。對這八句的理解,各家基本上無甚異詞。接下來則是反覆詠唱“念彼共人”,對“共人”的理解也就岐見紛呈了。“共”即古“恭”字,所謂“恭人”即恭謹之人,具體何指,諸家見仁見智,各抒己說。一種意見認為“共人”是指隱居不仕者。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引丘氏曰:“‘共人’謂溫恭之人,隱居不仕者也。賢者久不得歸,於是悔仕,進退既難,恐不免於禍,念彼不仕之友閒居自樂,欲似之而不得,故涕零如雨也。”戴溪《續呂氏家塾讀詩記》云:“當時必有溫共靜退之人勸大夫以不仕者,不從其言,故悔恨至涕泣,睠(按,即眷)睠懷顧,欲出宿而從之也。”朱熹則釋為:“共人,僚友之處者也……大夫以二月西征,至於歲莫而未得歸,故呼天而訴之,復念其僚友之處者,且自言其畏罪而不敢歸也。”(《詩集傳》)朱熹的說法頗為含混。所謂“僚友”,既可理解為同僚中的朋友,也可看作是同僚與友人並提;而所謂“處”,既可解作隱居不仕,也可釋為居留在朝。今人高亨則解共人為“恭敬的人,此指作者的妻”(《詩經今注》)。吳闓生則解為“‘念彼共人’者,念古之勞臣賢士,以自證而 * 也”(《詩義會通》)。

此詩的難解之處在於後二章的詩意似與前三章斷為兩截,難以貫通。後二章中“靖共爾位”的“共”亦當作“恭”解,那末這一句就是克盡職守之意。如果將前面的“共人”理解為忠於職守的同僚,那末後面敦勸“靖共爾位”似屬多餘。如果將“共人”理解為隱居不仕者,那末前面既已表示了悔仕亂世、嚮往歸隱之意,後面又勉以恭謹盡職,自相矛盾;而且既然是退隱之士,就不可能有職可守。歷來的註解都試圖解決這些矛盾,使之能自圓其說,較有代表性的一種說法是:後二章為“自相勞苦之辭”。《呂氏家塾讀詩記》引歐陽修說云:“‘嗟爾君子,無恆安處’,乃是大夫自相勞苦之辭,云:無苟偷安,使靖共爾位之職。”呂祖謙申此說曰:“上三章唱悔仕亂世,厭於勞役,欲安處休息而不可得,故每章有懷歸之嘆。至是知不可去矣,則與其同列自相勞苦曰:嗟爾君子,無恆欲安處也。苟靜恭於位,惟正直之道是與,則神將佑之矣,何必去哉!”戴溪之說與呂氏同,謂“前三章念共人而悔仕,後二章勉君子以安位”,“始悔仕於亂世,終不忍去其君,可以為賢矣”(《續呂氏家塾讀詩記》)。這樣的解釋也許頗合於怨而不怒、溫柔敦厚的詩教,但將後二章看作既是自勉、又是互相勸慰之詞,實在是很牽強的,“自勉”云云只能是解詩者的曲為之說,因為此處說話的對象“君子”明明是第二人稱的“爾”。

其實此詩與《四月》、《北山》等詩表達了類似的情感,即感慨征戍久役、勞逸不均。所謂“共人”應該是與詩人一樣效命王室、忠於職守的人,因而想到他們,就會油然而生一種同病相憐、眷然懷戀之情,“涕零如雨”、“睠睠懷顧”就是這種情緒的體現。“興言出宿”則表現詩人在怨艾之後仍起身踏上征途。“念彼共人”的復疊之詞展示出詩人情感演變的軌跡:雖然憂傷孤獨,疲於奔命,但對王事還是不敢懈怠,有“彼共人”作為榜樣,他也只能席不暇暖,奔走四方。有了這樣的鋪墊,下面轉入對“君子”的勸勉也就順理成章了。揣摩詩意,這四、五兩章當是詩人對在上者的勸戒。“君子”不是指一般人,而是那些身居高位的統治者。“嗟爾君子,無恆安處”實在有著無窮的感喟,在這聲聲敦勸中不難體會到詩人的怨嗟。“無恆安處”的言外無疑意味著這些“君子”的安居逸樂,它和詩人的奔波勞碌、不遑寧處正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勸勉這些“君子”勤政盡職,正說明他們未能像“共人”那般一心為社稷黎民操勞。“神之聽之”的聲聲祝願中不能說沒有告誡的弦外之音在迴響。

這首詩採用賦體手法,不藉助比興,而是直訴胸臆,將敘事與抒情融為一體,娓娓道來,真切感人。詩中既多側面地表現了詩人的內心世界,又展示了他心理變化的軌跡,縱橫交織,反覆詠唱,細膩婉轉。可以說這首詩與《北山》詩同樣表現了不滿上層統治者的怨情,但它不像《北山》那樣尖銳刻露、對比鮮明,它的措辭較為委婉。

標籤:詩經抒情

詩詞推薦

  • 後庭花·石城依舊空江國

    孫光憲五代〕石城依舊空江國,故宮春色。七尺青絲芳草碧,絕世難得。玉英凋落盡,更何人識?野棠如織,只是教人添怨憶,
    小明原文_小明的賞析_古詩文
  • 烈文

    佚名先秦〕烈文辟公,錫茲祉福。惠我無疆,子孫保之。無封靡於爾邦,維王其崇之。念茲戎功,繼序其皇之。無競維人,四
  • 伐柯

    佚名先秦〕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則不遠。我覯之子,籩豆有踐。
  • 如夢令·黃葉青苔歸路

    納蘭性德清代〕黃葉青苔歸路,屧粉衣香何處。訊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幾許。秋雨,秋雨,一半因風吹去。
  • 游赤石進帆海

    謝靈運魏晉〕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陰霞屢興沒。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髮。川後時安流,天吳靜不發。揚帆
  • 佚名先秦〕於皇時周!陟其高山,嶞山喬嶽,允猶翕河。敷天之下,裒時之對。時周之
  • 山坡羊·未央懷古

    張養浩元代〕三傑當日,俱曾此地,殷勤納諫論興廢。見遺基,怎不傷悲!山河猶帶英雄氣,試上最高處閒坐地。東,也在圖畫
    小明原文_小明的賞析_古詩文
  • 鼓鍾

    佚名先秦〕鼓鍾將將,淮水湯湯,憂心且傷。淑人君子,懷允不忘。鼓鍾喈喈,淮水湝湝,憂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 歸嵩山作

    王維唐代〕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小明原文_小明的賞析_古詩文
  • 十二月二日夜夢遊沈氏園亭

    陸游宋代〕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小明原文_小明的賞析_古詩文
  • 清江引

    徐再思元代〕相思有如少債的,每日相催逼。常挑著一擔愁,準不了三分利。這本錢見他時才算得。
    小明原文_小明的賞析_古詩文
  •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李白唐代〕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
    小明原文_小明的賞析_古詩文
  • 三五七言 / 秋風詞

    李白唐代〕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
    小明原文_小明的賞析_古詩文
  • 綢繆

    佚名先秦〕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
  • 訪落

    佚名先秦〕訪予落止,率時昭考。於乎悠哉,朕未有艾。將予就之,繼猶判渙。維予小子,未堪家多難。紹庭上下,陟降厥家
  • 石魚湖上醉歌

    元結唐代〕序:漫叟以公田米釀酒,因休暇,則載酒於湖上,時取一醉。歡醉中,據湖岸,引臂向魚取酒,使舫載之,偏飲坐
    小明原文_小明的賞析_古詩文
  • 十月之交

    佚名先秦〕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醜。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
  • 南歌子

    程垓宋代〕荷蓋傾新綠,榴巾蹙舊紅。水亭煙榭晚涼中。又是一鉤新月、靜房櫳。絲藕清如雪,幮紗薄似空。好維今夜與誰同
  • 山有扶蘇

    佚名先秦〕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 永遇樂(次稼軒北固樓詞韻)

    姜夔宋代〕雲隔迷樓,苔封很石,人向何處?數騎秋煙,一篙寒汐,千古空來去。使君心在,蒼崖綠嶂,苦被北門留住。有尊
小明原文_小明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