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

作者:柴望 朝代:宋代

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原文

風沙萬里夢堪驚,地老天荒只此情。
世上但知王蠋義,人間惟有伯夷清。
堂前歸燕春何處,花外啼鵑月幾更。
莫話淒涼當日事,劍歌淚盡血沾纓。

詩詞問答

問: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的作者是誰?答:柴望
問: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詩詞推薦

  • 韓子華江南安撫

    梅堯臣宋代〕韓侯出持節,志在撫黔黎。縣官負弩迎,刺史躍馬隨。千里宣德澤,煦如春風馳。寒潮不起浪,怗怗威馮夷。借問
  • 益州州學對訓堂

    何郯宋代〕益為蕃捍西南隅,物眾地大稱名都。擇守來頒茲土政,治人頗與他邦殊。蹉跌一有戾條教,便宜皆得行黥誅。 *
  • 飲百花洲四首

    黎廷瑞宋代〕歸鴉澹澹夕陽閒,窅窕樓台紫翠間。說向城中應不信,隔湖最好看芝山。
  • 蝶戀花(初夏)

    趙長卿宋代〕亂疊青錢荷葉小。濃綠陰陰,學語雛鶯巧。小樹飛花芳徑草。堆紅襯碧於中好。梅子弄黃枝上早。春已歸時,戲蝶
    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原文_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山村

    陳杰宋代〕喬木藏村古,枯藤取逕微。落紅隨蠟屐,空翠近荷衣。抱翁雲間出, * 月下歸。桃源吾酷慕,何必此間非。
    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原文_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四仙像

    陸游宋代〕曾看四岳薦虞鰥,閱歲三千一瞬間。歸臥青山孤絕處,白驢常伴白雲閒。
  • 遣季子壽黃循齋二首

    陽枋宋代〕五峰高處五雲新,黃石先生非避秦。圯上未空書出袖,岩前元自易無塵。煙霞窟冷苦留客,雲霧窗虛亦可人。好為
  • 后土廟瓊花詩

    王禹偁宋代〕春冰薄薄壓枝柯,分與清香是月娥。忽似暑天深澗底,老松擎雪白娑婆。
  • 李若水宋代〕夜靜竹藏風。
    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原文_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鄔季文送清軒

    曾豐宋代〕主人胸次風韻勝,萬象皆傾如聽命。開窗凝目立相招,霽月影從溪回響。神迎氣送煩此君,拜嘉有何答殷勤。棐幾
  • 雪晴野望

    張耒宋代〕蕭蕭空谷隱山雲,渡水人歸何處村。樵徑雪迷唐苑路,鳥聲寒集漢祠門。公堂吏散惟修竹,近嶺林疏見飲猿。客坐
  • 次韻趙帥五首

    陳造宋代〕平時花酒費詩催,塊坐愁城誰為開。六輩妖姬十從事,先生親遣斬關來。
    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原文_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勤上人歸吳中

    蔡襄宋代〕吳江水好吳岫靈,吳人皙白神氣清。當須比屋皆佳器,奈何儻有名公卿。究觀是事見藏伏,例學浮圖超死生,遂令
  • 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

    黃庭堅宋代〕 * 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
    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原文_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滿園花/促拍滿路花

    秦觀宋代〕一向沈吟久。淚珠盈襟袖。我當初不和、苦撋就。慣縱得軟頑,見底心先有。行待痴心守。甚捻著脈子,倒把人來
  • 送醫家孟宗良漢鄉

    楊萬里宋代〕醫家者流多盧人,亦如許猜浪得名。有眼何曾識內經,有手何曾赦方兄。一丸足可殺一命,卻道良醫逢死病。荊溪
    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原文_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酬答柳宗言秀才見贈

    張祜唐代〕南下天台厭絕冥,五湖波上泛如萍。江鷗自戲為蹤跡,野鹿閒驚是性靈。任子偶垂滄海釣,戴逵虛認少微星。金門
  • 山居詩

    釋延壽宋代〕進退應須與智論,浮萍自在為無根。掃門何太拋途轍,解佩猶能棄渥恩。草徑旋封迷舊跡,苔階亂織露新痕。不唯
  • 偈頌六十七首

    釋原妙宋代〕今朝八月一,行腳禪和出。不識自家珍,卻向途中覓。直饒走遍一百一十城,參見五十三善知識,功超十地三乘,
    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原文_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靈陽宮

    李覯宋代〕費君投杖處,行客過彷徨。水面風雷散,沙頭草木荒。一壺誰世界,千古共淒涼。大塊偏勞我,燒丹未有方。
    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原文_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的賞析_古詩文
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原文_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