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家黃鳴龍出生。

1898年7月3日

1898年7月3日 (農曆五月十五),有機化學家黃鳴龍出生。

有機化學家黃鳴龍出生。

黃鳴龍(1898年07月03日——1979年07月01日)有機化學家。江蘇揚州人。1917年畢業於江蘇省揚州中學,1918年畢業於浙江醫院專科學校。1924年獲德國柏林大學化學博士學位。1925年回國後,任浙江醫藥專科學校教授兼主任。他認為祖國的中醫藥是豐富的遺產,希望能用現代科學發掘這座寶庫,於是,他在1934年再度赴德國,先在柏林用了一年時間做有機合成和分析的實驗,學習新技術;1935年入德國符茲堡大學化學研究所進修,師從著名生物鹼化學專家Bruchausen教授,研究中藥和的有效成分;1938年後到德國先靈藥廠研究甾體化學合成,首次發現中的雙烯酮反應,用於生產女性激素。又在英國密得塞斯醫學院、英國倫敦大學研究女性激素。1940年回國後,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西南聯合大學教授。他研究了驅蛔蟲藥的立體化學研究,發現變質山道年的四個異構體在酸鹼中可以成圈轉變,由此推斷出山道年及四個變質山道年的相對構型。

1945年至1952年,先1945年,應美國哈佛大學甾體化學家Fisher的邀請,黃鳴龍到哈佛大學做訪問教授,後任默克藥廠研究員。初到哈佛,時值二戰後期,Fisher還在做戰時服務工作,研究與合成抗瘧藥相關的。黃鳴龍在利用“wolf-kishner還原法”做萘醌中間體的還原實驗時,出現了意外,但他沒有棄之不顧,而是繼續做下去,結果出乎意外地好,他仔細分析原因,對這種還原法進行了創造性改造,取得突破性成果,新方法被命名為“黃鳴龍還原法”,這是以我國科學家名字命名的重要有機化學反應的首例,被寫進了各國有機化學教科書中。

1952年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科學院化學系主任;1956年後,在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研究所工作,歷任研究員、中科院數學物理化學部委員、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領導了用七步法合成的研究,並協助工業部門投入了生產。領導研製了等計畫生育藥物,為建立甾體藥物工業作出了重大貢獻。關於甾體合成和甾體反應的研究,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發表論文百餘篇。

黃鳴龍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三、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點評:黃鳴龍還原法是有機化學史上迄今唯一一個用中國人名字命名的反應。

歷史上的 月 

詞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