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徐志摩空難喪生

1935年11月19日

1931年11月19日 (農曆十月初十),詩人徐志摩空難喪生。

詩人徐志摩空難喪生

詩人徐志摩

詩人徐志摩空難喪生

徐志摩與原配夫人張幼儀

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乘火車由上海抵南京;19日上午8時,乘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飛機由南京飛往北平。飛機師王貫一、副機師梁壁堂都是南苑航空學校畢業生,年齡均為36歲。飛機上除運載了40餘磅郵件外,乘客僅徐志摩一人,也是36歲。開始天氣甚佳,不料在党家莊一帶忽遇漫天大霧,飛機師為尋覓航線,降低飛行高度,不慎誤觸開山山頂,機油四溢,機身訇然起火,墜落於山腳,待村人趕來時,兩位飛機師皆已燒成焦炭。徐志摩座位靠後,僅衣服著火,皮膚有一部分的傷,但他額頭撞開一個大洞,成為致命創傷:又因身體前傾,門牙亦己脫荊。當晚,細雨霏霏,似乎是在哀悼天才詩人的早逝。

21日下午,徐志摩的靈柩暫厝於濟南福緣庵,後由友人沈從文、梁思成,親戚張嘉鑄,兒子徐如孫等主持,將遺體運往上海,由萬國殯儀館重殮,在靜安寺設奠,最後安葬在詩人的故鄉浙江海寧硤石鎮東山萬石窩,墓碑系書法家張宗祥所題。

徐志摩遇難的噩耗傳出後,在文藝界引起很大震動,就連一度跟他筆墨相譏的魯迅也從11月21日的《時報》上剪下了關於這次空難事件的報導。胡適在徐志摩遇難次日的日記中感慨地寫道:“朋友之中,如志摩天才之高,性情之厚。真無第二人!”周作人說:“中國新詩已有十五六年的歷史,可是大家都不大努力,更缺少楔而不捨地繼續努力的人,在這中間志摩要算是唯一的忠實同志。”梁實秋則認為:“志摩的天才在他的散文里表現最清楚最活動。”沈從文號召:紀念志摩的唯一方法,應當是擴大我們個人的人格,對世界多一分寬容,多一分愛。”

蔡元培先生的輓聯最為精妙:“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都是詩,詩的意味滲透了,隨遇自有樂土;乘船可死,驅車可死,斗室坐臥也可死,死於飛機偶然者,不必視為畏途。”

徐志摩(1895.1.15~1931.11.19),中國詩人、散文家。留學美國時改字志摩,小字又申。筆名有南湖、雲中鶴等。浙江海寧人。1916年入北京大學法科。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

1921年,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開始新詩創作。1922年回國,在報刊上發表詩文。1923年參與成立新月社,同時也加入了文學研究會。1924年,與胡適、陳西瀅等創辦《現代評論》周刊,並任北京大學教授。1925年3—7月,歷游蘇、德、意、法諸國,同年出版第一本詩集《志摩的詩》。1925年10月—1926年10月,主編《晨報副刊》。這一年,寫了詩集《翡冷翠的一夜》和散文集《巴黎的鱗爪》、《自剖》、《落葉》中的大部分作品,是他創作最多的一年。這以前的詩作,大多是對於黑暗封建勢力的不滿,帶有激烈的燃燒性的熱情,但也流露出享樂主義的生活哲學和庸俗的生活情趣。

1927年春,與胡適、邵洵美等籌辦新月書店。秋後,任上海光華大學、東吳大學教授。稍後,又任上海大夏大學、南京中央大學教授,併兼任中華書局編輯。1928年3月,《新月》月刊創刊,一度擔任該刊主編。同年9—11月,歷游英國、美國、日本和印度。1930年到北京大學與北京女子大學任教。1931年,與陳夢家、方瑋德創辦《詩刊》季刊。這一時期的詩作,抹去了以前的火氣,調子低沉,多是頹唐失望的嘆息。

他的詩集除《志摩的詩》外,還有《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及身後陳夢家為之編輯的《雲遊》。小說集有《輪盤》、戲劇《卞崑岡》(與陸小曼合作)、日記《愛眉小札》。譯著有《死城》、《曼殊斐爾小說集》等。1991年出版《徐志摩全集》。詩作大都為抒情詩,善於用細膩的筆觸表現豐富複雜的情感。語言自然、純熟,既是地道的口語,又經過藝術的提煉,獨具清瑩流麗的情致。創作的散文較少形式的束縛,更易表現奔放不羈的情感。

詩人徐志摩空難喪生

1919年留美時的徐志摩

詩人徐志摩空難喪生

徐志摩與第二任妻子陸小曼

歷史上的 月 

詞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