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三慮

宋景三慮怎么寫好看

宋景三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呂氏春秋.制樂》:“宋景公之時,熒惑在心(註:熒惑,即火星;心,即商星,為宋之分野),公懼,召子韋而問焉(註:子韋,春秋時宋國的天文歷算家,知星宿善卜吉凶),曰:‘熒惑在心,何也?’子韋曰:‘熒惑者,天罰也;心者,宋之分野也;禍當於君。雖然,可移於宰相。’公曰:‘宰相所與治國家也,而移死焉,不祥。’子韋曰:‘可移於民。’公曰:‘民死,寡人將誰為君乎?寧獨死。’子韋曰:‘可移於歲。’公曰:‘歲害 * 飢,民飢必死,為人君而殺其民以自活也,其誰以我為君乎?是寡人之命固盡矣,子無復言矣。’子韋還走,北面載拜曰:‘臣敢賀君,天之處高而聽卑。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賞君,今夕熒惑其徙三舍,君延年二十一歲。’公曰:‘子何以知之?’對曰:‘有三善言,必有三賞。熒惑必三徙舍,舍行七星,星一徙當一年,三七二十一,臣故曰君延年二十一歲矣。臣請伏於陛下以伺候之。熒惑不徙,臣請死。’公曰:‘可。’是夕熒惑果徙三舍。”此事又見《淮南子.應道訓》、《史記.宋微子世家》、《新序.雜事四》、《論衡.變虛篇》等。

春秋時,熒惑星處於宋國上空。古人認為熒惑主惡,它光臨何方,上天將降懲罰於此地。因此,宋國子韋認為宋君將遭災難。為了解除這種災難,子韋提出移禍於宰相、人民或歲時三個辦法。但宋景公以仁德為懷,經過再三考慮,拒絕了這些做法。宋景公的至德之言,感動了上天,於是熒惑遷徙三舍,景公延壽二十一年。後因用為詠君主仁德之典。

《文選》卷一五平子(衡)《思玄賦》:“湯蠲體以禱祈兮(見“桑林禱雨”),蒙龐(註:大)褫(註:福)以拯民;景三慮以營國兮,熒惑次於他辰。”

詞語分解

  • 宋的解釋 宋 ò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帶。 中國朝代名:南宋。宋代。宋詞。 響度單位,一宋約相當於人耳剛能聽到的聲音響度的一千倍,等於毫宋。 姓。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 慮的解釋 慮 (慮) ǜ 思考:考慮。思慮。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擔憂:顧慮。憂慮。不足為慮。 筆畫數:; 部首:虍;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乘興而來,興盡而返

興盡:興致徹底滿足或興致不存在。指趁著興致前來,興致滿足了或一旦興致不存在就回去。《晉書.王徽之傳》記載,徽之住在山陰,夜裡忽然想起遠在剡溪的朋友戴逵,於是乘小舟連夜拜訪。船行一夜到了戴逵門前,徽之卻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宋景三慮歷史

相關歷史

宋景三慮_宋景三慮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