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宋史.岳飛傳》:“方指日渡河,而檜欲畫淮以北棄之,風台臣清班師。飛奏:‘金人銳氣沮喪,盡棄輜重,疾走渡河,豪傑向風,士卒用命,時不再來,機難輕失。’檜知飛志銳不可回,乃先請張俊、楊沂中等歸,而後言飛孤軍不可久留,乞令班師。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飛憤惋泣下,東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南宋時,岳飛率軍奮力抗金,收復了淮河與黃河流域的大片國土。正在準備乘勝前進,直搗黃龍府時,不料權奸秦檜為賣國求榮,卻傳令岳飛班師,將淮河以北的廣大國土奉獻給金人,致使岳飛多年抗敵之功,一朝遭到毀棄。

後俗常作“十年之功,廢於一旦”,用指事情經過很多努力,一朝遭到毀棄,令人不勝惋惜。

十年之力,廢於一旦字典分解

十年的解釋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順便了解:十變五化【歷史典故】

謂變化多端。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世有祝師及諸幻術,猶能履火蹈刃,種瓜移井,倏忽之間,十變五化。” 並列 變化的樣式很多。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世有祝師及諸幻術,猶能履火蹈刃,種瓜移井,倏忽之間,~。”△多用於描寫變化的狀態。→變化多端 變化莫測 ↔一成不變 始終如一

十年之力,廢於一旦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