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之無

不識之無怎么寫好看

不識之無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連最簡單的之和無字都不認識。比喻不識字,或文化水平很低。由唐白居易的事跡引伸而來。參見“詩入雞林”條。史載白居易天賦聰穎,始生七月便能認識“之”、“無”二字。後來人們便把文化水平極低比喻成“不識之無”,意即連七個月的嬰兒都不如。

【出典】:

《新唐書》卷119《白居易傳》4304頁:“其始生七月能展書,姆指‘之’、‘無’兩字,雖試百數不差;九歲暗識聲律,其篤於才章,蓋天稟然。”

【例句】:

阿英《胡沙隨筆·土山灣 * 》:“因此輩系竊偷而來,兼以不識之無,遂至無全軼者。”


述賓 不識“之”和“無”這常用的字。唐·白居易《與元九書》:“仆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仆者,仆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後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用於描寫人文化水平不高,連簡單的字也不認得。→不識一丁

詞語分解

  • 不識的解釋 .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
  • 之無的解釋 .之字與無字。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僕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僕者,僕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 金 元好問 《贈利州侯神童》詩:“極知之無不足訝,更恐洛誦難為功。”.

歷史典故推薦:弊衣簞食

同“弊衣疏食”。《周書.儒林傳論》:“其沉默孤微者,亦篤志於章句,以先王之道,飾腐儒之姿,達則不過侍講訓胄,窮則終於弊衣簞食。” 見“弊衣疏食”。《周書·儒林傳論》:“其沉默孤微者,亦篤志於章句,以先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不識之無歷史

相關歷史

不識之無_不識之無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