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終味

食不終味怎么寫好看

食不終味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同“食不味”。三國 曹植《釋愁文》:“坐不安席,食不終味,遑遑汲汲,或憔或悴。”


見“食不甘味”。三國魏·曹植《釋愁文》:“沈溺流俗,眩惑名位,濯纓彈冠,咨諏榮貴。坐不安席,食不終味,遑遑汲汲,或慘或悴。所鬻者名,所拘者利。”

詞語分解

  • 食的解釋 食 í 吃:食肉。食慾。 吃的東西:食品。糧食。零食。豐衣足食。 俸祿:“君子謀道不謀食”。 日月虧缺或完全不見的現象:日食。月食。 食 ì 拿東西給人吃:食母(乳母)。 食 ì 用於人名:酈食其
  • 味的解釋 味 è 舌頭嘗東西所得到的感覺:味覺。味道(亦指興趣)。滋味。 鼻子聞東西所得到的感覺:氣味。香味兒。 情趣:趣味。興味。意味。津津有味。 體會,研究:體味。耐人尋味。 量詞,指中草藥的一種:五味藥。

歷史典故推薦:泉灑面

參見:水灑面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食不終味歷史

相關歷史

食不終味_食不終味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