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冷嘲熱罵

冷嘲熱罵

尖刻的嘲笑和謾罵。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獨立蒼茫子〈東京學界公憤始末告鄉人父老興學書〉》:“諸兄父老知當時之光景乎,死者蹈海,生者病狂,愁雲匝地,憤氣填胸,百鬼環伺,群魔揶揄,外人之冷嘲熱罵,幾於不可以人,而各方面之刺擊,更非筆所殫述。”郭沫若《反正前後》第一篇一:“他一進一出要受學生們的冷嘲熱罵,然而也不能不忍耐著裝聾賣啞。”


見“冷嘲熱諷”。茅盾《從創作和才能的關係說起》:“他對於他所認為並無才能而從事創作的青年~。”

冷嘲熱罵字典分解

成語冷嘲熱罵的解釋 尖刻的嘲笑和謾罵。

冷嘲的解釋 尖刻的嘲笑。 清 黃景仁 《邁陂塘·蝙蝠》詞:“羞他雞犬相共,寄人簷下須臾事,且耐冷嘲閒諷。”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什麼是“諷刺”?》:“如果貌似諷刺的作

熱罵的解釋 猶痛罵。 魯迅 《南腔北調集·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鬥》:“但必須止於嘲笑,止於熱罵。而且要‘喜笑怒罵,皆成文章’,使敵人因此受傷或致死,而自己並無卑劣的行為。”

也學習下:冷廬雜識【歷史知識】

書名。清陸以湉撰。八卷,附續編。鹹豐五年(1855)成書。主要記載清代和清代以前學者的品行、師承、經歷和著述,清代的科舉制度及其弊端,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的一些情況以及作者對經史、詩詞、金石、碑文、書畫的研究。有些內容在史書中沒有記載,為後人提供了新史料。全書屬隨筆漫錄,不拘體例。有鹹豐六年初刻本、光緒十九年(1893)龐氏刊本、清代筆記小說刊本、清代筆記叢刊本。

冷嘲熱罵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